茯苓免煎颗粒联合不同干预疗法对肥胖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2-06-14 21:49李景辉刘乃榕任刚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炎性因子肥胖

李景辉 刘乃榕 任刚等

【关键词】肥胖;茯苓颗粒;综合干预;炎性因子;血脂;

【中图分类号】R256.3.R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8-0023-04

肥胖是一种亚健康状态[1],其发病机制与能量代谢失衡、机体脂肪过度储存等因素有关。临床中常依据其发病因素将其分成单纯性及继发性两种[2],而前者占据了九成以上。受生活压力增加、膳食结构不规律等因素影响,单纯性肥胖已成为严重困扰人们的疾病。肥胖的发病机理主要是体内发生了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慢性炎性反应[3]。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常采用手术、运动、控制饮食等方法,虽效果显著但副作用大且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中医学认为肥胖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司[4],痰湿内生密切相连。多运用中药、拔罐等传统疗法进行治疗[5]。本研究通过对脾胃气虚、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联合口服茯苓免煎颗粒、拔罐等不同干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某高校及附近4个社区的120例脾胃气虚、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予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1、干预组2及综合干预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1内含男患22例,女患18例,年龄20~53(40.23±15.62)岁;干预组2内含男患20例,女患20例,年龄20~52(41.55±15.21)岁;综合干预组内含男患22例,女患18例,年龄20~54(41.89±15.47)岁。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西医诊断标准:(1)符合我国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标准[6],即体重指数(BMI)≥24kg/m2;(2)属于西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定义,即除外一切可诱发的肥胖因素,单纯由饮食过度、运动缺乏、遗传等诱因而引发的肥胖。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7]教材对脾胃气虚、痰湿内阻型肥胖的描述:肢体肥胖、倦怠乏力、腹满、气短、纳呆、大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

納入标准:(1)年龄19~60岁;(2)符合上述对于脾胃气虚、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中西医诊断标准;(3)近6个月内未进行类似治疗或口服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1)诊断患有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无法遵医嘱进行治疗者;(2)患有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呼吸等系统疾病;(3)口服激素类药物。

1.2治疗方法

对干预组1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的干预性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脂肪及体格评估,在保证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水分以及相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摄入量充足,严格控制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可超过食物总量的50%,脂肪摄入量不可超过食物总量的20%。并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包括运动项目及时间的制订。高效的减脂运动项目以慢跑、游泳、踏脚踏车、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为主[8],可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进行。运动时间以不少于40min,不超过2h为宜。

干预组2在干预组1治疗基础上进行日2次口服茯苓免煎颗粒的基础性治疗,茯苓免煎颗粒为中药茯苓的颗粒剂型。

综合干预组在干预组1及干预组2治疗上进行拔罐治疗。分别选取中脘、天枢、足三里、大肠俞穴进行火罐治疗[9],每次留罐15min。

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长达4周的治疗。

1.3疗效评定

显效为症状基本消失,腰臀围减少>35%,体重减少>50%;有效为症状部分消失,腰臀围减少>20%,体重减少>30%;无效为症状未消失,腰臀围减少<20%,体重减少<30%。

1.4观察指标

(1)BMI、体重、腰臀围检测。①BMI:BMI=体重(kg)/身高(m2)[10];②体重的测量:被测量者着贴身衣裤,于排便后进行;③腰臀围:嘱患者站立后测量,并将测量值精确至0.1cm。

(2)血脂、炎性因子及胰岛素的监测。于清晨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并监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运用免疫分析法对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胰岛素(INS)进行检测。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以SPSS23.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干预组1(50.00%)及干预组2(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MI、体重、腰臀围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BMI、体重、腰臀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的BMI、体重、腰臀围、血脂、炎性因子及胰岛素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综合组更优(P<0.05),见表2。

2.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治疗前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在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综合干预组指标更优(P<0.05),见表3。

2.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血清胰岛素比较

治疗前CRP、IL-6及INS,三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三组在CRP、IL-6及INS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综合干预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BB6A5AE4-6E60-47E3-9D2D-BFCCC1DFA5CB

3讨论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究其根本源于脾胃运化功能受损,致体内气水运行不畅,痰湿阻滞,正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10],津水聚集留而成痰,聚而形成肥胖。诚如“脾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又如“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脾气受损,水液代谢异常,于内形成痰、湿、膏等,加剧肥胖。而过食辛甘厚腻而成内火,聚积于胃,胃热亢盛而善饥多食[11],促使机体进食更多的食物而加重肥胖,如此形成非良性循环。因此,治疗中常遵循益气健脾除湿的原则。

单纯盲目的控制饮食不但无法高效的减肥,还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只有形成科学的膳食结构,在确保人体必需的电解质、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摄取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控制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才是正确的。运动减肥是通过运动的方式将体内多余的残存脂肪加速分解为水和脂肪酸[12],而脂肪酸却恰恰是运动能源的提供者。因此,运动能够迅速缩小脂肪细胞体积。火罐疗法是中医较为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可通过火罐的吸附之力促进局部组织发生溶血反应,而释放出大量对机体具有良性作用的介质。通过加快体内气体交换速率,提高人体酶的转换速度,降低脂质含量。治疗中选取八脉交会之中脘穴[13]、背部之大肠俞以及天枢穴,充分发挥了通肠健脾、利水行气的作用。配合人体重要保健穴之足三里[14],将补益脾胃的功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茯苓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茯苓味甘平,主胸肋、逆气,忧患、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15]。”茯苓为利水化痰健脾之常用草药,正所谓:“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而肥胖的主要病机无外乎水液代谢异常,体内痰湿聚集。翻阅医术古籍对于痰湿水饮治疗的常用方剂,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皆离不开茯苓。茯苓甘淡平和,能补能渗[16],甘淡而补脾土之气,平和使补而不腻。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茯苓提取物中含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发生、降脂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的物质。由此可见,茯苓不论是入药还是入饮食均为减肥之首选。

以IL-6及超敏CRP为代表的炎性细胞,主要来自于脂肪细胞[17],IL-6及超敏CRP與脂肪厚度、BMI等呈向相关。肥胖者血液及机体细胞中不但存在着大量炎性因子,且能够通过脂肪细胞释放出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反应的蛋白质。因此,临床研究中常通过分析IL-6或超敏CRP的含量判断脂肪含量[18]。INS最基本的功效即为储存脂肪,INS可将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进行转化,加快血脂与葡萄糖的合成,阻碍脂肪分解。因此,INS含量往往提示肥胖程度,二者呈正比关系[19]。本研究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三组的BMI、体重、腰臀围、血脂、炎性因子及胰岛素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综合组更优(P<0.05)。治疗后三组的临床有效率相比较,综合干预组疗效更高(P<0.05)。说明茯苓免煎颗粒联合饮食运动、拔罐干预疗法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改善肢体肥胖、倦怠乏力、腹满、气短等症状,有效提高临床疗效。BB6A5AE4-6E60-47E3-9D2D-BFCCC1DFA5CB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炎性因子肥胖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影响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