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服务减低剖宫产产妇疼痛及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价值评估

2022-06-14 00:20严丽金曾兆芬罗淑芳张东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疼痛效果

严丽金 曾兆芬 罗淑芳 张东丽

【关键词】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剖宫产产妇;效果;疼痛;母乳喂养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正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剖宫产会对产妇的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且术后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因而部分产妇在生产前后都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没有正面意义。为提升产妇恢复的速度并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产科的护理质量与效率,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与干预至关重要。临床中对产妇所进行的护理大多都是把产妇当作核心,并十分关注产妇的身心健康,鉴于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期间,需要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而在制订护理方案期间需要更为严格地参照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而为产妇给予治疗、康复方面的指导、教育,让产妇更为配合,并保障其最终的效果。现如今在临床中,持续性阶段护理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近几年被许多因素所影响,使得我国的总剖宫产率有所升高,所以对剖宫产产妇的各项护理工作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将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应用到剖宫产产妇中,对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泌乳总量的作用与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本院接收并对其进行护理的剖宫产产妇共16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1~39(30.73±4.80)岁,孕周36~39(37.80±1.03)周,初产妇、经产妇依次是44例、39例,孕次2~4(3.10±0.22)次,产次1~3(2.87±0.18)次;观察组年龄22~38(30.78±3.94)岁,孕周37~38(37.12±0.34)周,初产妇、经产妇依次是45例、38例,孕次1~4(2.98±0.72)次,产次1~3(2.92±0.17)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属于单胎妊娠;(2)产妇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主要目的以及大致内容有一定知晓度,予以理解,签订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4)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5)年龄20r-40岁;(6)生命体征平稳;(7)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者。

排除标准:(1)合并较为危重的心肺疾病;(2)不愿意参与研究;(3)临床资料不全;(4)剖宫产手术禁忌症;(5)入组前已经存在高血压患者;(6)并发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及产妇家属医院环境等各事项,全方位掌握产妇有关的信息,辅助其进行各项检查,对产妇进行手术教育与指导、术后事项告知等。

观察组行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1)护理人员需要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在术前,需要告知其手术有关的事项,并对其进行健康指导、教育;引导产妇家属给产妇予以更多的支持、激励、抚慰,让产妇更为配合;同时,还需要告知产妇及其家属手术已经成功的案例、安全性等,降低其焦躁感、惧怕感,让其对于手术更具自信心。(2)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予以流食,如蒸蛋、鸡蛋汤、骨头汤等,让产妇能够摄取更为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产妇的各类饮食均需要以容易消化作为基础;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辅助产妇侧卧、平卧等,在产妇的双腿已经具有知觉后,需要辅助其端坐,并引导其对下肢进行活动,避免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在產妇逐步得以恢复后,可以适量地增多其运动总量,并辅助其下床。(3)护理人员需要判别产妇的身心状态,明确其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并告知其母乳喂养方面的优势,加之各类正确的姿势、方法,怎样对新生儿的排便、脐带等进行检查、观察,怎样判别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等。(4)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细致地对产妇的伤口进行加压处理,并定时对其切口进行检查、观察,如果具有渗液、渗血,需要马上告知医师进行处理,避免引发感染;在术后8h,需要告知产妇多喝水,以增多排尿;随时检查产妇的体温是否太低或太高,并保证其饮食的科学性、合理性,定时对病房进行换气、通风。

1.3观察指标

产后第2 h、24 h、48 h,对两组的VAS评分进行分析研究,分数为0-10分,0分即无疼痛;10分即疼痛最为剧烈;分数愈高会出现愈加剧烈的疼痛。

产后第24 h、48 h、72 h,对两组的泌乳总量、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进行分析研究。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若新生儿在每一次哺乳结束后都能够安稳地入睡,且能够入睡超出2 h,大便也正常,则母乳喂养成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产后第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24h、48h,观察组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比较

产后第24h,两组患者母乳喂养总成功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产后第48h、72h,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总成功率依次是87.95%(73/83)、90.36%(75/83、),相较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总成功率[75.90%(63/83)、78.31%(65/83)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泌乳总量比较

产后第24 h、48 h、72 h,观察组的泌乳总量相较于对照组泌乳总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我国剖宫产率非常高,已经超出世界卫生组织正常的警戒范围。剖宫产是医院产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助产技术,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会选择剖宫产进行生产。然而,由于剖宫产会引发较为剧烈的疼痛,且产后康复的时间较久,所以临床中需要更为关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临床中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手术期间,其较易出现焦躁感、惧怕感等,这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麻醉,且产妇无法配合手术,较易使得其胎儿出现滞产、窘迫等,无法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加之剖宫产手术结束后,产妇需要卧床较久时间,在此期间会引发许多护理方面的问题,所以,临床中急需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持续性阶段护理能够在各个阶段对产妇予以相对应的护理,且护理人员也可以认知到产妇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需求,并尽可能地满足。本次对产妇施予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服务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泌乳总量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由此说明,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期间,应用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并降低其VAS评分,提升其泌乳总量。分析其原因,即对剖宫产产妇予以持续性阶段护理,能够保障其分娩质量、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饮食科学性、合理性的关键性,在分娩的前一周,饮食需要更为清淡;还需要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关键性、相关优势,并辅助产妇应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告知产妇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怎样观察、检查新生儿排便、脐带等方面的情况,以随时掌握新生儿总体的状态,只要出现异常,需要马上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告诉产妇剖宫产术后有关的内容,能够给产妇给予更多的关爱、尊重,引导其构建主动向上的态度,保障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创建护患间和谐的关系,让产妇更为配合。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剖宫产术后有关的问题及有可能引发的部分并发症等,并参照其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增强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沟通、交流,降低其负性情绪。术后康复锻炼也十分关键,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及其家属这类锻炼能够保护盆底肌、促进尽早得以康复,以增强其总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在进行持续性阶段护理期间,需要随时保持温和、亲切的语态,应用更为适宜的行为、眼神、表情等,体现出对产妇的关爱、激励、抚慰。最终,增强产妇对剖宫产产前、产后、手术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缓解其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母乳喂养率,这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期间,应用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母乳喂养的总成功率,并降低其VAS评分,提升其泌乳总量,能够给临床中剖宫产方面的护理给予更多的参照,可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疼痛效果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健康月历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灵动耳环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