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探索

2022-06-15 00:26张仰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张仰梅

摘 要:财务标准化管理及财务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举措。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控制、防范各类风险,可保障国有企业快速发展。重点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采取标准化管理及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同时梳理国有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推进国有企业标准化管理及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进程。

关键词:国有企业;标准化管理;内部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5-0125-03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逐渐步入国际化发展体系中,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1],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更倾向于风险防范。国有企业开展标准化财务管理,既符合国有企业发展需求,又能保证国有企业业务经营利益最大化,具有积极作用。但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足,未与风险防范体系形成有效整合、对接,甚至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限制了国有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为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埋下了隐患,需引起重视。应积极推行标准化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以推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落实标准化管理政策。

一、标准化管理及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价值

(一)可固化管理经验

国有企业施行标准化财务管理,具有传承技术、公开管理、明确责任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开展管理工作前,必须制定相应标准,并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以固化、推广已积累成果,但要注意固化内容需与客观规律相符[2]。

(二)可细化财务人员行为

国有企业制定财务管理标准后,可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即规范财务人员权限、工作时间、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质量。

(三)可优化管理流程

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可减少财务管理环节,还可简化财务管理程序,同时细化财务管理标准,可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无缝对接各项财务活动,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四)可强化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落实财务标准化管理后,可降低财务人员管理误差,使其客观分析核算内容,还可保障国有企业各项财务工作均有法可依,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进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3]。

(五)可加强财务部门与非财务部门的沟通

国有企业施行财务标准化管理,可推进财务部门与非财务部门结合,无缝对接企业管理与各项财务活动,进而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者能够精准把控企业各项业务控制点与各项财务信息,进而提升部门间的沟通效率。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現状

(一)财务风险管控缺乏协同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在执行流程、组织形式方面均处于独立状态,导致财务风险管控合力不足,而财务内部控制重点在于财务管理过程是否合规,并非风险防控,导致标准化管理与内部控制优势不足。此外,两者相对独立,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使得财务管理期间难以发现各环节核心风险,不利于标准化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国有企业需着重融合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以强化风险防范管理。

(二)财务信息建设水平有限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仍沿用传统方案,依赖人工定期或不定期检验,实现内部控制,重点体现在要件齐全与流程合规中。因此,整体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务信息建设相对滞后,虽然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已初见成效,管理系统也已符合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但受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不足影响,未突出财务风险管理优势,甚至拖累整体控制效果。二是财务信息执行难度高,信息建设背后体现新型管控理念与新型管理系统,部分国有企业控制人员受传统固化思维影响,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无法适应信息建设对内部控制的变革[4]。因此,国有企业需着力探索财务管理信息控制水平,以满足现代化风险防控需求。

(三)财务管理与业务经营结合度低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标准化管理和内部控制未与业务经营实现有效结合,管理水平较低,且在某些环节中存在脱节。因此,财务管理无法匹配相应业务经营,难以取得防范业务风险目的,综合分析后认为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是标准化管理与业务相脱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主要为业财融合,即财务管理能够反向促进业务经营,可反射过去经营状态与财务状态,进而全面参与公司业务经营,在财务角度中提升经营效果。二是内部控制与业务脱离,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过分执着于执行过程合规性,进而防范经营风险,而部分国有企业未重视内部控制影响,因此实际管理期间存在风险点,无法覆盖业务执行期间各环节[5]。此外,内部控制时效性、针对性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存在内部控制形式化、流程化风险,限制了内部控制价值。因此,国有企业需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内部控制时效性与针对性,实现内部控制与国有企业业务有机结合。

(四)财务监督力量弱

当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未创建科学监管系统,导致企业对财务监管缺失,加上审计工作未能全面披露企业财务问题以及企业内控指标、财务指标不透明,均影响着财务管理有效性。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审计机构缺乏合理性、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审计体系尚未健全,包括审计制度不全面、岗位职责不详细、绩效考核不标准等;二是审计环境不利,如管理层忽视审计工作,致审计独立性不足,甚至受到财务部门制约,且部分国有企业让财务人员兼职审计工作,削弱了审计作用;三是审计权力有限,审计披露出国有企业相关问题后,一般不可参与国有企业财务调整;四是审计方式单一,审计部门仅审计财务票据,未对财务内财务融合管理与内控系统等进行审计[6]。

三、标准化管理及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一)学习标准化财务管理方案

国有企业标准化财务管理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会计核算,即国有企业开展项目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计量,包括采购、生产与管理资产等业务,以客观现实完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为价值管理,即国有企业创造价值期间管理,包括预算管理与资本结构管理等内容。因此国有企业需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标准化管理理论与方案,并掌握标准化政策制定要求,了解标准化原理、形式与要求。同时全面收集国内外标准化财务管理研究成果,借鉴其他国有企业标准化管理经验。

(二)增强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防控中的协同性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期间,需全面认识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关系,提升两者在财务风险防控中的协同性。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关注内部控制对财务标准化管理的约束力,国有企业可通过规避违规管理操作问题,规避财务管理执行风险,同时国有企业还需充分认识到此约束力具有辩证性,约束标准化管理期间,也可规范流程、优化操作,并非单纯约束、监督;关注财务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在防控财务风险上的一致性[7],财务管理核心为防控风险,而内部控制是防控企业财务风险重要类型,因此可从财务风险防控上,使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相结合,并在标准化管理内容、管理过程中相互融合,以有效防控财务风险。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标准化管理期间,国有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致力于内部控制建设,以切实提高建设水平,适应当前复杂环境。结合当前水平分析,国有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内部控制信息建设,国有企业信息建设是以自身发展情况、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不可盲目建设,需平衡成本与效益,追求效益最大化。建设期间,需重视顶层设计,基于内部控制自身,面向整个企业开展经营管理,同时重视财务管理结合现有管理系统,保障数据结构、接口的一致性,同时选聘外部机构,关注外部机构服务经验与财务信息建设能力。二是应用内部控制信息平台,完善监督体系与评价体系,避免信息化建设成为无效资产[8]。

(四)增强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的针对性

想要提升财务标准化管理有效性,需加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结核度,以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核心,进而提升财务管理针对性。总结分析,国有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重视业务经营期间,标准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关键点,立足于上述环节,加深工具应用,以全面覆盖关键风险点。梳理关键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国有企业在发展期间不断作出调整,且由于国有企业经营重点与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财务管理关键点不断调整,这就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期间,定期或不定期总结,及时调整策略,进而提升管理针对性。二是重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与内部控制相互支撑,以发挥业务经营对关键风险点的敏感度优势,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内部控制管理举措,同时要重视财务管理反向促进业务经营的作用,落实业财融合目标[9]。想要明确业务经营及内部控制间的反馈机制,可在领导的带动下,创建跨部门联合机制,深度沟通、探讨财务管理工作,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以保证国有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重视审计监督

企业标准化管理和内控工作,同审计监督有效性联系密切。加大审计力度,明确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可为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供支撑。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审计工作。一是完善审计制度。国有企业管理层,需提升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度,明确审计标准、岗位职责,同时确定审计岗位人员配置,要求审计岗位中,既不能出现冗余人员,又可满足审计需求。此外,还需完善审计细则,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营造审计环境,将管理层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打造企业审计环境,并在国有企业内部宣传审计的重要性,确立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要求审计部门具有独立性,由国有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管理[10]。开展审计工作時,需披露财务情况与内控情况,并分析披露结果,给予优化建议。三是扩大审计范围,监督国有企业内所有部门,并非局限在财务审计。因此,审计部门需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尽早发现各部门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提升审计职能。

(六)强加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人才,是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需重视财务人员素质。一是国有企业需提升招聘门槛,重点考察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充分了解标准化管理与内控体系知识,最好具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经验,以为国有企业构建财务内控体系提供帮助[11];二是国有企业需加强培训,辅助财务人员树立财务内控观念,同时学习相关理论、掌握正确方案,并将其运用至标准化财务管理中;三是提升工作人员风险管控能力与识别能力,扩大内控范围,进而明确财务风险原因,使财务内控真正独立,以保障内控管理客观性、有效性;四是完善财务内控系统绩效考核,以提升财务人员管理意识。

(七)控制财务管理风险

想要更好经营国有企业,需严格控制财务风险。企业需从风险控制出发,建立财务内控体系,落实标准化管理。因此国有企业需结合市场变化,预测潜在财务风险,评估自身风险内控能力,同时建设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创新预警制度,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12]。

(八)明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权责

国有企业需严格设计财务内控岗位,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财务内控权责,以充分发挥标准化财务管理中财务内控的作用。保障财务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业务资金层级审批,规范资金管理工作,避免徇私舞弊。同时需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其配合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尽早上报财务管理期间违法乱纪行为,切实保障国有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质量。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也有所增加。面对上述环境状态,国有企业需协调发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以提升企业预期效益,担起社会职责。当代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新型经营模式、经济业务均影响着国有企业发展。因此,国有企业需更新、优化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标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管理,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进而保障国有企业利益最大化,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玲玲.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21):155-156.

[2]  吴治国.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0,(31):114-115.

[3]  韩雪燕.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全国流通经济,2020,(23):52-54.

[4]  梁津津.基于审计视角下国有文化企业的财务规范化管理[J].财会学习,2020,(22):13-14.

[5]  李宗懿.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索[J].时代金融,2020,(21):101+141.

[6]  李灿芳.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评《化工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设计》[J].塑料工业,2020,(7):168.

[7]  贺艳.浅谈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8,(7):58-59.

[8]  陈先华.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财务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0,(9):74-75.

[9]  许丽娟.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5):161-162.

[10]  陈品汐.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探究[J].营销界,2020,(9):127-128.

[11]  赵卫东.论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商讯,2019,(31):77-78.

[12]  潘幸卫.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7,(29):115+117.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