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2-06-18 04:46苏芬芬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苏芬芬

摘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感兴趣他们才会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堂,那么他们学习必然是低效的,或者是无效的。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双减

引言:

减负后学习效率是否会降低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只有高效学习,学生的负担才能减轻;只有高效学习,减负才能长久地落实下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十分必要。

一、新授课中的“节点”与“结点”

(一)框架的“节点”

清晰的讲解框架能使讲解条理清楚,引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把握知识脉络,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特级教师张宏伟在教学“相遇问题猜想”时先出示了这样一句话:“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节点一:怎么理解“相向而行”?节点二:在运动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形?节点三:相遇问题怎样分类?整节课,师生围绕这三个节点展开了研究和讨论,从画图到思考,再从学生演示到理解图意,不断修正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有效,促使学生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形成丰富的数学经验和认识。

(二)启发的“结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帮助学生“开其意”“达其词”的领路人。启发式“结点”不仅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认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借助结点的概括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建构体系。

例如,“相遇问题猜想”这一课的教学中,张老师围绕三个节点展开探究,从而归纳了以下三个重点:第一,查字典明确“相向”,师生演示“相向而行”,明确概念;第二,师生演示在运动中会出现相遇的五种情况,教师通过画图,明确不同情形,找等量关系;第三,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相遇问题分为正好相遇、没相遇、相遇过了三类,其中正好相遇又可以分为在中点相遇、在中点左边相遇、在中点右边相遇三类。通过对这三个节点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分析与推理、形成一般化的结论这一过程,思维打开了,思路清晰了,思考完整了。

二、变压减数量为精准设计,以“2+X”作业模式助力减负增效

高质量的作业至关重要“。双减”绝不是单纯地做“减法”。如何让作业更具含金量,从“凭借经验”走向“精准设计”呢“?2+X”作业模式是有效途径之一。

“2”指作业答疑辅导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共性基础部分。这部分作业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以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素养的发展情况为主。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对应性检测,不加深,不拓展。这部分作业要求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教师面批面改,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巩固当天的基础知识,强化学习效能感。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5、4、3、2 加几”后,作业目标应定为: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凑十”法,掌握 5、4、3、2 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形成较熟练的计算技能;学会从较复杂的图文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恰当地运用“5、4、3、2 加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成功的快乐。第二部分为个性拓展部分。这部分作业根据不同学生分层设计,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新知、查缺补漏,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升能力、发展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两道题,第一道题聚焦教学难点,鼓励全班学生选做,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第二道题聚焦变式练习,可面向全班 60%的学生设计,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X”指多元的数学拓展课程作业,即在促进学生强基固本的基础上,设计富含生活情境的开放性作业。开放性可以体现于解题思路、答案的不唯一,也 可 以 体 现 在 题 目 信 息 上,如 有 多 余 信 息 的 题 目(如,一个箱子可以装 8 千克水果,现在有 32 千克苹果和 16 千克梨,要把苹果全部装完,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箱子?)和需要补充信息的题目(如,男生有 2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这样的作业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乐于思考的习惯。

三、分散练习,化繁为简

信息加工理论指出,利用好分散练习法,可以大大地减少记忆负荷,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孩子的成绩。所谓分散练习,就是将学习材料分割成小块逐步学习,并每隔一段时间对学过的材料进行复习。比如要求学生背诵 100 以内的质数,可以分成 20以内的,20 到 50 的,50 到 100 的,每天上课前背几个,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再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2/3既可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 份,表示这样的 2 份。也可以表示把“2”平均分成 3 份,表示这样的 1 份。如果遇到理解内化比较慢的同学,一下子不能完全接受,这是我们可以根据分散练习法的理念,每天上课前出示一个分数,问一问,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用图怎么表示。这个过程学生并没有去额外花时间,而收到的效果却很好,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减轻学生的负担。

结论:

综上所述,让学生减负并不是减效,数学学习的减负并不是降低难度,而是在更少时间内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甚至超额完成。虽然我们时间花的少了,练习题做得少了,但数学学习的效率却没有降低,甚至比原来还高。这是新时代、新课改对我们数学学习提出的要求,只有在這样高效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发展才能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拉毛加.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关注学生能力[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2):31-32.

[2]周志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J].清风,2022(02):69.

[3]朱敏.教育游戏,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J].清风,2022(02):70.

[4]王海红.助力学困生腾飞——小学数学学困生预防、转化策略[J].清风,2022(02):74.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