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6-20 09:08顾淑云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信息技术同学

顾淑云

许多学生都反映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在写作训练中,学生们经常出现言之无物、凑字数等问题。写作的教学目的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写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教师采用的单一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往往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进行写作训练。阅读和写作是两大不可分割的语文学习内容,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一、开展分层次的教学

分层次的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教师可以为这些同学布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来帮助他们通过阅读素材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一次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学生们的个人意愿将学生们简单地分为“基础组”“拓展组”。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要注重于让他们学习阅读素材中的各种写作思路和手法,再在自我的写作训练中进行模仿、重复;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则要锻炼他们对不同的阅读素材进行总结分析,在写作训练时融入自我的真情实感和人生感悟。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教师可以组织基础组的同学在深度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行思考自己的父亲母亲各自有什么特点,进行对比式写作;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进一步对父母亲情进行深入思考、展开写作。开展分层次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推行的因材施教理念,也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适合自我水平的写作训练。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形式

如今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同学们结合阅读素材进行写作。掌握信息技术是对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改编本来枯燥、单调的语文教学课堂,为学生们创设各种奇妙的模拟情景,让同学们仿佛亲身体验作者笔下的世界一样,激活自我的创作热情。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等童话故事后,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让同学们进行电子化阅读,然后教师可以给同学们展示故事绘画,让同学们结合图片说一说,看自己能不能将整个故事完整地重复出来,而在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后,教师在课后再让学生们进行缩写写作训练,将这些篇幅较长的神话故事缩写成一篇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文章。当在进行描写景色类文章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一边阅读课文内容,一边欣赏视频中的真实美景,然后再让同学们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例如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时,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奇观,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三、开展课外阅读及写作实践活动

语文的学习平台绝不仅仅只是在校园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将阅读、写作教学相互结合。名著阅读是常见的一种语文课后活动,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相互合作针对阅读素材、写作训练开展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以活动形式展开教学也可以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宝黛初会》等四大名著中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一起阅读这些名著小说,然后举行“名著剧本改编比赛”,让同学们自选这些名著中的经典桥段,结合原著内容和自我的创作想象将小说改编成剧本,给自己偏爱的人物设置独特的情节结局。有的同学非常喜欢《三国演义》,在他的笔下,刘关张三人一路所向披靡,最终成功复兴汉室、一统三国;有的同学将《水浒传》的诸位好汉的结局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各位好汉来自天边的繁星,最终也悉数归位、飘然离去。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互相对彼此改写的剧本进行分析探讨,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剧本进行舞台剧演绎活动。

结束语:

在小学这一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减少所谓的套路化、公式化教学,要更多地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他们对生活实践的观察为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分层次的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和应用信息技术来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践行以讀促写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信息技术同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