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教学方法

2022-06-20 08:59宋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板书文本内容

宋超

中心思想是作者希望通过文章的创作来表达的主要思想,也能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在核心素养盛行的当下,“概括文本中心思想”不仅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

一线教师运用的方法相对较为集中,概括为下面几种类型。故事梗概法:思考课文内容,然后将其连接起来成为课文的主要内容。信息梳理法:阅读时注意梳理关键词句,把握内容重点。思维导图法:学生画一张思维导图或师生板书,以此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元素连接法:写人记事的文章通常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主要内容与往往与这些元素有关。题目扩写法:一些文章的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果将标题稍加扩充,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节选段落法:一些文章中的首句、过渡句、段首段尾句和关键句直接概括了全文的主旨,这样的文章主要内容可以直接引用这些句子或略加修改。

一、板书思维导图法概括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框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图式思维的教学策略。板书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学观念的外在表现。学生很容易通过板书掌握课文要点,理清课文结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板书能反映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和整体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直观参考。例如《爬天都峰》《灰雀》《小摄影师》,让学生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再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写出课文发生了什么事,来初步感受文意。

教师通过板书,直观地向学生呈现课文结构,并引导学生用“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表达了什么”的思维框架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学生理清文本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关注文本的焦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文本的中心思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关键词句梳理法概括中心思想

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意,也是一线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之一。这类文本有一个共同特点: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巧妙通过某些段落、句子或词语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内容和一些关键词句和段落分析作者情感倾向,抓住一些议论和抒情句子进行推理,从而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狼牙山五壮士》并没有明确说明中心思想,但文本中五位壮士面对敌人“斩钉截铁”“热血沸腾”“胜利的喜悦”“昂首挺胸”等无不透露着作者的情感傾向。课文最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又把这种情绪渲染到高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眼看不透文本”到通过词、句把握文中故事的发展脉络,从士兵的动作、语言、神态把握发自内心的对敌人的憎恨和对人民群众的爱。在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一类概括性强、意义深刻的句子,在文本中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狼牙山五壮士》的结尾就借助人物的话语和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来指出全文。

三、故事梗概法概括中心思想

文本的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事物的印象、观点、态度或情感。行文思路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而是一个围绕中心意思展开的弧形结构。所以有的学者称之为文学文本的“向心性”,如果思路弄明白了,中心思想就会清晰。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思路除了通过抓住关键段落和关键词,我们还可以概括故事梗概。

对于故事性强的文本,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首先要告诉学生要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多问“为什么”,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普罗米修斯》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几个人物。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火神和大力神。(可用第一种方法先板书下来)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老师提示:普罗米修斯做了什么?宙斯的反应如何?……通过老师的提示,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最好的语文老师是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的人。”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章思路是学生分析人物特点、明晰事件脉络的前提。要理清思路,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课文的特点,合理运用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30BAE3F0-EBBC-45DE-AB4D-17FF9BED49E1

猜你喜欢
板书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