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县五龙头石窟调查简报*

2022-06-20 09:03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物季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袈裟北齐石窟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

沁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

2021年1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与长治市沁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对沁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保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五龙头石窟雕刻精美、保存状况良好,因此于同年3月进行了考古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五龙头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次村乡五龙头村石榴山脚下(图一;图二),徐阳河在山下自东向西流过,石窟对岸即为村庄。地理坐标为北纬36°40′30.8″,东经112°47′49.5″,海拔高度为982米。石窟斜向坐南朝北,共有一个洞窟和三个附属龛,所在岩体为黄色砂岩,质地疏松。由于紧邻河水,窟内潮湿,壁面雕刻剥落较为严重。窟内造像头部在文革时期被凿毁,窟外有当地村民修建的砖砌券门(图三)。

图一 五龙头石窟位置图

图二 五龙头石窟远景

图三 窟外砖砌券门

窟门位于石窟北壁,方向为50°,圆角长方形,宽70、高82、厚11厘米,门槛外侧高46厘米。窟门外现代修建的砖砌建筑宽183、高177、深100厘米,正中砖门宽71、高104厘米。

洞窟平面近方形,平顶略向上弧(图四)。窟内进深81、宽84、高142厘米。窟内三壁雕凿坛基,宽21、高15厘米。

图四 五龙头石窟平、剖面图

南(正)壁

南壁为正壁,坛基上雕凿一佛二弟子(图五;图七)。

图五 石窟南(正)壁造像

图七 石窟南(正)壁

主尊为结跏趺坐佛,高48厘米,胸部以上残毁。从袈裟残留的四道阶梯状衣纹来看,应着袒右式袈裟,衣纹疏朗,薄衣贴体,悬裳较短,呈水平展开,下垂高度为10~13厘米。佛像右手残损,左手施与愿印。头后雕刻双层头光,内层为莲花纹,外层为浅浮雕忍冬纹,头光最大直径为37厘米。身后雕刻舟形大背光,上方阴刻火焰纹,施红彩,背光高109厘米,最宽处68厘米。佛像坐于方座上,座宽43、高13、厚13厘米。方座前阴刻两身跪坐供养人,东侧供养人保存较好,高约12厘米,西侧供养人风化严重,供养人中间为莲花香炉。

佛像两侧各立一弟子。西侧弟子高59厘米,内着僧祇支,外着外衣搭肘式袈裟,衣纹疏朗,薄衣贴体,双手合十于胸前,色彩剥落不存。东侧弟子高60厘米,右肩残,造型与西侧弟子相同,色彩剥落不存。两侧弟子头后均阴刻素面圆形头光,头光内侧被主尊佛像头光遮挡,仅刻出外侧半圆,施红彩。

主尊背光两侧刻有题记,西侧漫漶不清,东侧由内向外可辨认出两处题记,为“……/像主□德(?) ”、“大菩萨主……”。

东(右)壁

坛基上雕凿三尊菩萨(图六;图八)。

图六 石窟东(右)壁造像

图八 石窟东(右)壁

主尊为倚坐菩萨,连座高74厘米。面部已残毁,从残迹看宝冠较宽,颈部较粗,双肩丰厚,体形健壮。颈部戴桃尖形项圈,前缀一圆形饰物。双肩刻有圆牌,肩前垂有短飘带。披帛较窄,自双肩下垂后于腹前交叉,垂于腿部后上搭于双臂,披帛交叉处雕有花朵装饰。下着长裙,薄衣贴体,无衣纹,施黄彩。菩萨双足跣露,踏于圆座上。圆座原可能为莲花座,现花瓣风化剥落不存。菩萨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展施与愿印。菩萨头后雕三层头光,内层阴刻莲花纹,直径40厘米;中层浅浮雕荷叶纹;最外层头光位于中层头光上方,阴刻卷曲火焰纹,宽68、高109厘米。

主尊两侧各立一身胁侍菩萨。南侧菩萨高66厘米,面相方圆,五官已风化剥落,颈部短粗,体形丰壮。头戴宽宝冠,披帛绕双臂垂于身体两侧。下裙略短,仅至小腿中间,衣纹疏朗,由中间向两侧下垂。腰带较宽,于腹前系结后直垂于腿前。菩萨跣足立于坛基上,左手置于胸前,右手垂于腹前,手中似持物品。北侧菩萨高67厘米,与南侧菩萨造型相同,二菩萨均通身施红彩,色彩剥落严重。两胁侍菩萨头像后刻桃尖形素面头光,头光内侧被主尊菩萨头光遮挡,仅刻出外侧半圆,施红彩。

倚坐菩萨头光两侧刻有题记,南侧由内向外释读为:“教化主李康/都维那主田供业/香火主荀珎”;北侧由近至远释读为“……中转主李/□侍佛□(时)/都维主闫智兴”。

西(左)壁

西壁为左壁,坛基上雕凿一佛二菩萨(图九;图一〇)。

图九 石窟西(左)壁 造像

图一〇 石窟西(左)壁

主尊为一立佛,头部已残,从残迹看通高72厘米。身体丰壮,小腹较为凸出,佛像内着僧祇支,施绿彩。外着袒右式袈裟,施黄彩,袈裟右端搭于左肘上,薄衣贴体,衣纹疏朗。双手已残,从残迹看,右手上举,应为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佛像跣足立于坛基之上。佛像头后刻三层头光,内层为莲花纹,直径36厘米;中层浅浮雕荷叶纹;外层阴刻蜷曲火焰纹,宽61、高58厘米。

立佛两侧各立一身胁侍菩萨,头部均已残毁,造型与东壁胁侍菩萨相同,从残迹看北侧菩萨通高61厘米,南侧菩萨通高62厘米。菩萨长裙施绿彩,剥落严重,腰带施黄彩。

佛像头光北侧刻有题记,大部分已剥落不存,仅存“上转主张敬”。

北(前)壁

窟门两侧坛基上各雕一身菩萨装力士,风化剥落严重。东侧力士高78厘米,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腰带较宽,系于腹前,色彩剥落严重,仅见腰带施黄彩。右臂残损,左手下垂至腰带处,手中似持物。力士头后刻素面圆形头光(图一一;图一三,1)。西侧力士崩毁严重,从残迹看高80厘米,上身施红彩(图一二;图一三,2)。

图一一 窟门内东侧力士

图一二 窟门内西侧力士

图一三 窟门内两侧力士像线图1.东侧力士 2.西侧力士

附属龛

窟门外修建的砖券门遮挡了石窟外立面,仅能从缝隙处看到东侧崖壁上雕刻有两行三个附属龛(图一四)。第一行有二龛,由东向西编号为第1、2龛。第二行有一龛,编为第3龛。

图一四 窟门外东侧摩崖造像

第1龛,尖楣圆拱龛,宽31、高30、深3厘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图一五)。主尊为结跏趺坐佛,高28厘米,身体丰壮,风化剥落严重,似施禅定印。西侧弟子已崩毁,东侧弟子高18厘米。

图一五 摩崖造像第1龛

第2龛,尖楣圆拱龛,宽32.5、高31、深7厘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主尊为结跏趺坐佛,高18厘米,风化严重,残存轮廓,似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座宽18厘米。两侧弟子均着外衣搭肘式袈裟,整体呈筒形,东侧弟子高18厘米,西侧弟子高22厘米。

第3龛,圆拱龛,龛楣已风化,龛宽31、高33、深6厘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图一六),主尊为一结跏趺坐佛,高30厘米,体形丰壮,着袒右袈裟,悬裳较短,似施禅定印。佛像坐于方座上,座宽18厘米。西侧弟子高19厘米,着外衣搭肘式袈裟,袈裟搭于左手,佛衣轻薄贴体,整体呈筒形。东侧弟子高18厘米,风化严重,仅存轮廓。

图一六 摩崖造像第3龛

五龙头石窟内虽有题记,但无纪年。石窟的年代还需根据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与风格来判定。

石窟平面为方形,窟内三壁前凿有低坛基,平顶略向上弧,这种洞窟形制出现并流行于北魏晚期,之后在山西北朝晚期洞窟中十分流行[1]。附近的沁县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圣窑沟石窟[2]、武乡县北齐石窑会石窟[3]均为这种窟形。

造像题材与组合方面,五龙头石窟正壁为结跏趺坐佛,右壁为倚坐菩萨,左壁为立佛,晋东南地区类似的题材组合还有晋中左权北魏晚期圆子山石窟[4],不同之处在于圆子山石窟右壁为倚坐佛。倚坐菩萨在山西地区最早出现于北魏晚期的祁县子洪镇石窟[5],两侧壁为交脚菩萨与倚坐菩萨。之后倚坐菩萨在这一地区北齐中小型洞窟中较为流行,如长治沁源北齐至隋的程壁石窟第3、5窟[6]以及晋中地区的北齐石窟。李裕群根据造像组合与题记,推定倚坐菩萨为弥勒菩萨,是晋东南的地方表现形式[7],邺城北齐响堂山石窟中则多表现为倚坐弥勒佛,如南响堂第7窟和第5窟[8]、水浴寺[9]、天龙山第1窟[10]。立佛在晋东南地区北魏晚期至东魏石窟中已经出现,如沁源绵上石窟右壁[11]、高平石堂会第3窟右壁[12]、长治交顶山石窟左壁[13]、榆社圆子山石窟左壁[14]、响堂寺石窟两侧壁[15],北齐时期的立佛见有河南安阳小南海西窟两侧壁主尊[16]。五龙头石窟中的立佛可能为本地造像题材的延续。

造像风格方面,五龙头石窟造像与摩崖造像均体态丰壮,佛像与弟子着袒右式袈裟,薄衣贴体,衣纹疏朗,属于北齐造像的典型特点。菩萨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天衣自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及坛基,腰间系带,这是北齐邺城地区新出现的菩萨着装样式。北响堂山石窟北洞、中洞、南洞[17],小南海石窟中窟[18]等石窟造像均为这种风格,五龙头石窟造像风格应受其影响,但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菩萨腰带较宽,披帛绕双肘而不是自双肩下垂。这种地域性还表现在造像的头光纹样方面,头光中层雕刻的荷叶纹虽较为精美,但不见于其他地区。

综上,从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与风格来看,五龙头石窟的开凿年代为北齐,造像风格主要受到北齐邺城地区造像风格的影响,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石窟中倚坐菩萨、立佛的造像题材可能继承了当地北魏至东魏的造像传统。

五龙头石窟位于沁县南部,春秋时晋国在此置铜鞮县[19],至两汉时,铜鞮县为上党郡所辖[20]。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分上党郡而置武乡郡,下辖铜鞮县[21]。北魏时武乡郡省称乡郡并沿用这一行政区划,至隋开皇年间废乡郡,铜鞮县重归上党郡所辖[22]。铜鞮县治即位于今沁县新店镇古城村[23](图一),五龙头石窟在其东北约11公里处。

铜鞮县地处晋东南地区,北魏时位于平城到洛阳的交通干线上[24],《魏书》卷二一《彭城王传》记载,孝文帝由洛阳“后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25]。北朝时期,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往往沿交通路线分布。铜鞮县内,今沁县南部地区发现有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南泉摩崖造像[26]、北魏晚期的月岭山石窟[27]、北石山石窟[28]、九连山石窟[29]以及开村造像碑[30]。至北齐时期,这一地区除五龙头石窟,还有天统四年(568年)的圣窑沟石窟[31](图一)。以此来看,铜鞮至北朝晚期,仍位于交通要道上,即邺城至太原的滏口道西线。这条路线从邺城入滏口、武安经过涉县,越古壶关口,抵黎城后[32],沿浊漳河西北行,到达襄垣的井谷关,即今井关村[33],《元和郡县图志》:“魏武初迁邺,于此置关,周建德六年废。”[34]严耕望指出太原经襄垣至邺城,必走此关道[35]。从目前发现的佛迹来看,从井谷关到太原有多条路线,除由武乡北上,还可沿浊漳河西源西行至铜鞮,再向西进入沁河的山谷地带,北上到达太原。

调查人员:武夏、李加嘉、刘亚娜、肖诗颖、马楠、李辉、景晓敏、冯鹏锦

摄影:武夏

绘图:肖诗颖、徐晴、马楠

执笔:武夏、赵杰、李加嘉、马楠、李辉、冯鹏锦

猜你喜欢
袈裟北齐石窟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陆孝昇墓志》考释
夜宿石窟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夜宿石窟
袈裟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佛祖的袈裟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