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2-06-23 05:42刘丹丹唐冬卉王春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终端智慧金融

刘丹丹,唐冬卉,王春辉

(长春财经学院,长春 130122)

1 智慧课堂概述

1.1 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的概念源于智慧教育。目前,智慧课堂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祝智庭认为智慧课堂是以智慧教育新理念为指导,将传统课堂进行空间上的拓展,实际教学环境拓展到虚拟的网络平台,对翻转课堂进行优化和升级。刘邦奇从两个角度对智慧课堂进行了界定,他一方面认为智慧课堂是一个以“智慧”为核心培养学生智慧的过程,另一方面认为其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造信息化课堂环境,实现智能教学。因此,笔者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后,将智慧课堂概念总结为在泛互联网、数据库、智能学习空间、互联网媒体、“云+端”等新型科技的辅助下,将师生的智慧和新型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及时性、特色化、高效性、互动性、智能性等特征,是综合利用各方面智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式课堂,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1.2 智慧课堂实现的技术与教育理念

在当前的智能时代,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课堂教育也逐渐融入了智能技术,智慧课堂的应用技术和教育理念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在应用技术和设备上,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应用的技术和设备多为互联网、投影仪、幻灯片等,多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而最新版的智慧课堂3.0 则提出“云-台-端”智能化服务平台,即“智能云服务-教室智能平台-智能终端”,如依托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的智能黑板、大学生慕课等线上教学资源、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智能云服务是指提供学习资源管理、教师微课管理、网络教研资料、课堂教学实录、在线学习等服务;教室智能平台是指智能教室设有数据控制中心、能力控制中心、通信控制中心;智能终端是指包含管理和教学的角色智能终端及工具智能终端,其中角色智能终端包括管理人员智能终端、教室教学智能终端、学生学习智能终端、家长交流智能终端,工具智能终端包括智能黑板等硬件设施和线上学习App 等软件系统。“云-台-端”智能化服务平台可以为智慧课堂提供智能化的网络教学空间和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提供资源。

在教育理念上,智慧课堂是一个以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形式和教学体系,它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在学科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当前智慧课堂的应用研究应该着眼于具体学科的智慧课堂特征。刘邦奇认为可以构建“4+N”智慧课堂学科特征模型,将通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具体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4+N”中的“4”指的是全学科智慧课堂的共性特征,而“N”则是指每个不同具体学科智慧课堂的个性特征。

2 智慧课堂在金融工程课程的应用现状

2.1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的具体学科“4+N”特征

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呈现出4种共性特征。这4 种共性特征是属于所有学科共同拥有的智慧课堂教学特征,是以往智慧课堂研究的基础。最近研究表明,智慧课堂的研究重点已经由通用智慧课堂模式逐渐转变为具体学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每个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标准,所以金融工程的智慧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特征。通过实践教学和调查访谈,文章对金融工程课程进行具体学科特征分析。金融工程智慧课堂“4+N”特征模型分析如表1 所示。

表1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4+N”特征模型分析

2.2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笔者通过参与金融工程的教学设计、调查访谈金融工程课程教师与学生、开展金融工程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教学反馈及评价工作,发现金融工程智慧课堂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教学活动方面,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活动仍然延续传统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并没有根据智能黑板、超星学习通等先进的设施及软件进行创新改造;第二,在教学服务方面,一些教师只是将传统教学中的金融工程学习资料传送到网络空间,单纯地将空间外的资源转移到空间内,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和价值;第三,在教学服务方面,学生在线上或课堂上学习、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统计和保存,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这部分记录的数据进行教学改进和深入教研;第四,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学评价仅限于对课程内容及方法的评价,缺少教师和学生对智慧课堂内部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的评价。

3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根据“云-台-端”总体架构和智慧课堂“4+N”特征模型,结合金融工程个性特征和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建立金融工程具体学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1 基于智能平台设计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过程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依托智能教室平台进行系统性教学设计,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性的课程,应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金融工程课程的个性特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金融工程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是基础理论篇,主要教学内容是金融学相关理论。此部分依托大学生慕课等智能化服务平台为学生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料,满足教学过程的材料资源多样化;依托超星学习通和智慧黑板等软件和硬件设施创建多样化学习情境,实行线上线下师生协同探究和多角色互动等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达到表述诠释富媒化。第二篇是金融工具篇,主要教学内容是应用数学知识教授各种金融工具的估值定价和交易策略。此部分主要运用智慧黑板的图形数据处理功能,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简单,实现感受体验情景化、抽象探究模型化。第三篇是技术应用篇,主要教学内容是利用计算机对前期知识进行应用实验。此部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等软件的信息传送功能,学生可以将实验结果直接上传网络学习空间,并通过软件的互动功能与教师实时交流,实现计算机应用实验过程数字化。教师通过以上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智慧课堂与金融工程具体学科特征充分结合。

3.2 基于智能云服务实现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服务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依托智能云服务功能进行全面性的教学服务。通过线上平台的“资源管理与应用”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金融工程课程丰富的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的“微课管理与应用”功能为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提供便利;通过智慧黑板和超星学习通的“结构化实录资源”功能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和教研依据。另外,通过在线学习与服务、个性智能推送、多维度智能评价、信息互动服务及多样化教学工具等功能,为师生提供同步学习交流、个性化课后复习、智能批阅、精准讲解等服务,完成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服务云的全方位互联互通。

3.3 基于智能终端完成金融工程智慧课堂评价过程

智能终端可以为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提供课堂全面化的数据采集,包括课堂活动数据、教学行为历史数据、师生互动数据、整体环境数据等,全面保存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此外,智能终端借助智能平台和智能黑板,将所有数据传送到不同的角色终端上,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完成对金融工程智慧课堂的全方位评价工作。例如,教师端实现微课程制作、智能记录、教学交流、评价等功能;学生端可以接受学习任务,完成实验和作业,与教师交流和互动,个性化学习,评估和反馈课堂效果;管理端实现了学生行为控制、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班级管理和评价等功能等。

4 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4.1 课前应用

课前阶段,教师利用智慧课堂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将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学生可以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通过智能平台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4.2 课中应用

课中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智慧课堂的服务平台创建金融工程相关情景并利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进行答疑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智能软件多样化的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同样可以使用上述功能,将考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及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可以实时掌握课堂情况,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3 课后应用

课后,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上交实验结果或作业,同时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实验结果或作业进行点评。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给出个性化的复习资料,实现个性化辅导。

5 结语

本文以“云-台-端”智能化服务平台和“4+N”智慧课堂学科特征模型为基础,构建金融工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金融工程交叉性学科的特征出发,设计出能够引导学生高效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针对金融工程课程的学科特点(金融学原理的广泛化、数学应用的抽象化、计算机应用的数字化),通过“云-台-端”智能化服务平台的支持,实现学生对金融工程知识与应用的深入学习。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让学生通过金融工程这门课程获得在金融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终端智慧金融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P2P金融解读
有智慧的羊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