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2-06-23 14:20胡博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变性椎间盘影像学

胡博 辽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MRI与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71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及各征象的检出率。结果:MRI对诊断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及椎间盘游离的准确率较高,与CT诊断准确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中椎间盘变性、神经根受压及硬膜囊受压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也相对较高,优于CT诊断的方式,P<0.05;MRI对椎间盘脱出诊断灵敏度(95.00%)均显著高于CT(80.00%),P<0.05,MRI对椎间盘脱出诊断特异度(98.04%)和准确率(97.18%)均高于CT(92.16%、88.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均为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但是MRI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由于脊椎退行性变化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都具有椎间盘纤破裂、髓核突出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神经根、马尾神经等会产生影响[1]。患者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反复腰部扭伤等密切相关,具有腰腿疼痛的症状,对其日常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2]。常规临床多根据患者的综合体征进行判断,使用X射线检查患者的腰椎图像,但是整体的诊断效果不佳。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与MRI逐渐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为了深入研究MRI与CT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文章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71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检查的结果予以比较,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71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30~73岁,平均(53.94±4.53)岁。病程时间在5个月~8年,平均(2.09±1.01)年。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确诊椎间盘脱出20例,椎间盘突出26例,椎间盘膨出15例,椎间盘游离10例。入选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本院手术治疗,术前MRI、CT影像学资料完整;②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②合并外伤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不能经受MRI检查者;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疾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等。

1.2 方法

1.2.1 CT诊断

使用GE 64排螺旋CT为患者扫描,设置管电流是160mA,管电压80kV,层厚是1mm,层距0.5mm,机架倾斜±30°。扫描期间指导患者平卧位,扫描层线平行于患者椎间隙中位线。先为患者实施正侧位定位扫描,而后行L3~4、L4~5、L5~S1共3个腰椎椎间隙轴位扫描,对患者的椎软组织窗、骨窗图片进行检查。

1.2.2 MRI诊断

使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GE Signa)诊断。扫描矢状面SE序列T1WI、T2WI及T2WI压脂成像和横断面T2WI成像;矢状位T1WI:TE 11ms,TR500ms;轴状位T2WI:TE 1 01ms,TR 2 400ms;层厚3.0mm,层距3.0mm;矢状位椎间盘信号特点、椎体形态展开分析,观察矢状位、轴位的硬膜囊病变情况及脊髓受压情况。对患者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状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将手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予以比较,评估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以术中探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诊断方式对不同椎间盘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准确率=(真阴性+真阳性)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 20.0为数据整理工具,计数材料用χ2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I诊断与CT诊断的准确率对比

MRI对诊断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及椎间盘游离的准确率较高,与CT诊断准确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MRI与CT诊断的准确率对比

2.2 MRI与CT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对比

MRI诊断方式下,椎间盘变性检出率为96.97%(32/33),神经根受压检出率为96.43%(27/28),硬膜囊受压检出率为95.45%(21/22),脊髓变形检出率为100%(26/26)。CT诊断方式下,椎间盘变性检出率为84.85%(28/33),神经根受压检出率为82.14%(23/28),硬膜囊受压检出率为77.27%(17/22),脊髓变形检出率为84.62%(22/26)。MRI检查中椎间盘变性、神经根受压及硬膜囊受压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也相对较高,优于CT诊断的方式(P<0.05)。

2.3 两种诊断方式对椎间盘脱出诊断效果比较

以术中探查结果为金标准,MRI对椎间盘脱出诊断灵敏度(95.00%)均显著高于CT(80.00%),P<0.05,MRI对椎间盘脱出诊断特异度(98.04%)和准确率(97.18%)均高于CT(92.16%、88.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种诊断方式对椎间盘脱出诊断效果比较

2.4 两种诊断方式对椎间盘突出诊断效果比较

以术中探查结果为金标准,MRI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灵敏度(96.15%)、特异度(97.78%)和准确率(97.18%)均高于CT(88.46%、93.33%、91.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种诊断方式对椎间盘突出诊断效果比较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骨科常见疾病,常因腰椎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出现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等症状[4]。在患者年龄增长,运动磨损加重的情况下,病情会随之发展,具有不可逆的特征。腰椎间盘解剖结构是由椎间盘和周围韧带连接构成,两个位置所承担的压力较大,易于发生损伤症状。

常规临床多以X射线对患者腰骶椎前后情况、椎间隙病变状态等进行观察。但是X射线检查的图像质量不高,临床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治疗时机。MRI诊断方式下,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能够从不同位置对椎体、周围组织病变情况等进行观察,直接呈现患者腰椎间盘是否存在增生、形态变化的问题,对患者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状的检出等,也具有积极影响[5]。

MRI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能够直接根据影像学图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在多序列、全方位成像的诊断方式下,提升临床诊断的检出率。CT的诊断时间较快,费用较低,但是CT诊断的整体检出率偏低。MRI诊断椎间盘疾病准确率可高达90%~98%,而CT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游离诊断准确率仅为70%~90%,MRI对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更高[6,7]。本次研究也发现,MRI对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97.18%,69/71)更高,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游离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诊断(84.51%,60/71),提示MRI对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向小昌等[8]在研究报道中,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别行CT与MRI检查后,发现MRI诊断椎间盘变性、硬脊膜受压、脊髓变形的检出率较高,分别可达到80%~97%、85%~95%和85%~98%,而CT对椎间盘变性检出率仅为80%~90%,神经根受压检出率为75%~90%,硬膜囊受压检出率为70%~85%。本次研究也发现,MRI诊断方式下椎间盘变性检出率96.97%(32/33),神经根受压检出率为96.43%(27/28),硬膜囊受压检出率为95.45%(21/22),脊髓变形检出率为100%(26/26),显著高于CT诊断方式(84.85%,28/33;82.14%,23/28;77.27%,17/22;84.62%,22/26),可知MRI检查中椎间盘变性、神经根受压及硬膜囊受压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显著优于CT诊断的方式,可作为椎间盘、椎体及其附件解剖结构病变的首选诊断方式。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以术中探查结果为金标准,MRI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灵敏度(96.15%)、特异度(97.78%)和准确率(97.18%)均高于CT(88.46%、93.33%、91.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RI对椎间盘脱出诊断灵敏度(95.00%)均显著高于CT(80.00%),提示MRI和CT均对椎间盘突出和脱出诊断效果可靠,但是MRI诊断效果相对较好。

MRI诊断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及椎间盘游离的准确率较高,且MRI检查中椎间盘变性、神经根受压及硬膜囊受压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也相对较高,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对患者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症状等进行分类,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早期对症治疗有益[9]。临床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诊断方法,提升临床诊断的检出率。

综合上述内容,CT与MRI均为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但是MRI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猜你喜欢
变性椎间盘影像学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征兵“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