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乡村生态振兴

2022-06-27 01:3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耕地马克思主义生态

邱 潇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整治工作。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明晰了“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22年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再次突出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让生态振兴成为农村发展新引擎。[1]为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实现中国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1.1 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首先,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人的血、肉、头脑的存在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因此,人类与大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人类对大自然具有依赖性。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服从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将自然界作为一种外在的对象加以认识和改造。而在这之中,劳动过程提供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化的联系,其中劳动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基础,承担起人与自然相互联结的纽带作用。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制造出人们所需要但并不是自然界中所存在的物品,以此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既是社会的存在物,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的联系过程中,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性质。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质上看,也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某种反映,并且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也有一定的反作用,达成双向互动的联系。换言之,人与自然之间能否真正达成和谐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形式达到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1.2 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根源

“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为了追求无限增殖,便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生产力以节约成本,进而促使人们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致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的功能遭到削弱,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就是生态危机的发生。此外,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矛盾所造成的经济危机,也进一步加速了生态危机的爆发。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而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爆发生态危机的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同工人劳动者之间对立的阶级关系。

1.3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由的同时,提出了只有在实现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从根本上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和超越,其本身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改变。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和解。通过消灭一切阶级,让生产力高度发达,获得充沛的物质资源,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问题也才能得以解决。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环境问题成为共识,尊重自然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并从根本上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容的梳理,不难看出马克思:一方面,高度揭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实践是人与自然达成统一的关键基础,将自然与社会问题相关联;另一方面,马克思也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找到了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的社会根源,并最终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提出了只有共产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矛盾的和解。如今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旧具备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2.1 推动经济生态平稳转型的理论路标

人们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关于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找寻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发展韧性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是贯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主线。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因此,亟需推动经济生态平稳转型,在这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理论路标,指引着经济生态发展的稳步行进,将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2.2 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根本方法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60年代就曾提出的警示。自然规律失调,必定导致环境突出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帮助人们脱离生态危机的困境,马克思、恩格斯同样也给出了答案——消灭私有制。这一思想也为我们今天探寻环境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根本方法和制度参考。

2.3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着自然界,而且还相互影响。”[5]在物质世界中,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且人与自然以及其他生物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最终破坏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并危及自身,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前瞻性的思想观点。因此,面对如今生态危机肆虐,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着宏大的视野,着眼于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规律,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奥秘,对我国生态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当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充分发挥其理论奠基作用;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范式下探寻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根本路径和对策,同样也会根据我国现实国情为乡村生态建设指明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农村生态问题,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人与自然思想并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并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精神财富,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并结合新的时代要素,牢牢遵循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了符合乡村自身实际的创新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总要求,明确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包括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观念指引和转变新时代中国的“三农问题”,并立足于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统筹谋划,“提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构建以人和自然相结合的乡村生命共同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发展新格局。”[6]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所明确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乡村振兴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进一步开拓了新境界,得到了新发展。

4 当代中国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

4.1 耕地短缺与退化现象严重

近几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如表1所示,“截至到2019年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27 862千公顷,相较于2009年减少7 523千公顷。”[7]此外,由于长期无休止地利用耕地,许多耕地质量已经不容乐观。目前,中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四成,加之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影响,在全国多地其退化现象愈发显著,耕地红线已经面临严峻挑战。

表1 全国农用地资源年度变化情况[7] 单位:千公顷

4.2 垃圾废弃物污染形势严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增产增收,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农作物生成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使用化肥、农药。长此以往,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农业部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5 250.70万吨,农药施用量131.30万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8]此外,由于农村大多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塑料地膜、生活垃圾、金属等固体废弃物经常被随意倾倒或采取填埋、焚烧简单处理,以及近年来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个别农户为减少投资成本,对牲畜排未进行合理处理,直接排放农田沟渠等,其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对周围的空气、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饮食起居。

4.3 现代城镇化推进致使乡土文化流失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规模快速增加,“到2021年末城市化率已从改革开放之处的不足20%上升至64.72%。”[9]其空前的增长速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建设规划方面,由于不少城市一味追求城市建筑群、地标、高层等作为衡量地区经济水平的标准,而胡乱高强度地开发建设,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滥用,以及不少高污染、高耗能工厂为节省成本,往往也规划在城乡边界,长时间的污染也对农村生态造成了威胁。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少地方政府对农村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时,没有着重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而把原有的乡土文化逐渐“边缘化”,一味模仿,相继涌现“千城一面”的窘境。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投入,城乡发展差距被拉大,劳动力流失、留守问题也进一步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4.4 责任主体意识差,环保理念薄弱

农村地区大部分以老幼人群居多,文化观念相对滞后,并未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以四川省L州为例:由于该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生态治理主体意识薄弱,受传统农耕观念的影响,仍旧沿袭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毁林拓荒、乱垦乱挖、陡坡垦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现象在全国不仅仅是少数,大部分村民对于地方政府环保思想的灌输并不具有吸引力,只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对长远的生态效益没有任何概念,给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应增添了不少难度。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当代中国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路径

5.1 找准症结,多渠道缓解耕地问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0]2022年“三农”中央一号文件就指明:“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应对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11]因此,要严守耕地红线,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首先,要找准症结,分清不同类型耕地退化的成因,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策略,并且应当要继续推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治,让耕地扎扎实实发挥农产品生产的功能性。其次,还应加强耕地监测,定期对耕地质量进行评级,并纳入全国数据库,党政问责、部门协同,自上而下下达耕地保护刚性指标,动真碰硬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让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促进耕地优质循环,提高耕地生产力,使耕地退化现状得到有效逆转。再次,还要充分发挥本土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自发成为耕地的守护人,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行“田长制”“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率先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络。”[12]同时,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保证农民不吃亏,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健全补偿机制,让农民真正从耕地保护中得实惠。

5.2 建立健全农村污染治理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13]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卓有成效,农村一贯以来较差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有效改观,但是,突出问题依旧存在,还应继续引导广大村民,从根源杜绝污染源排放,定期对土壤、水质、空气等进行监测,保证农村安全生活环境,降低生态污染风险。首先,积极发展新业态,继续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助推“绿色农业”发展,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其次,还应完善农村垃圾分类运收处理体系,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配套,持续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向纵深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意识,绝不能越雷池一步。”[14]对于农村生态建设,应当采取更严格要求,坚决严处职责不清、部门推诿等现象,加大监管力度,认真执行环境污染追究问责制度,严格打击农村环境违法现象,多措并举打好农村污染治理“组合拳”。

5.3 构建城乡二元良性发展新格局

在目前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不仅要做到“有没有”,更重要的是要“好不好”,推动城乡区域间的产业、基础设施、生活服务等统筹、协调发展,只能依靠合理地科学布局这一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基于城乡发展规律和区位特点,利用GIS、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建设平台,有效实现城乡之间的衔接与融合,找准乡村定位,处理好城乡空间矛盾,“既防止由城郊化所带来的城区‘空心化’,又要避免形成人口外流、服务弱化等农村‘过疏化’问题。”[15]同时,面对城镇化冲击的乡土文化流失现象,也应重构起乡土文化发展机制,唤醒文化自觉与乡土情怀,防止城乡更新变形走样。“乡村振兴既要塑性,也要铸魂。”[16]保护本土风貌,守住历史根脉,是实现乡村振兴赋能增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生态振兴,将以往的“旧村庄”摇身一变为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的“桃花源”。

5.4 坚持农民主体,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当明确农民是乡村生态治理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人,突出其在农村生态秩序建构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生态宣传力度,要尽可能用通俗易懂话语向村民灌输生态保护意识,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还应在农村基础文化教育环节中,设置生态保护教育实践课程学习,相互传教,促进农民环保共识的培育,同时,让学生从小接受环保教育,也为当地生态环保建设人才做准备。其次,要听取民意,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诉求,保障村民的生态权益,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村民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以此激励村民投入到生态保护之中。再次,还应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村朝着绿色、低碳、循环、节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迈进,依靠党委带头、政府引领、村民参与、多维度联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将生态农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多方发力,形成多元经济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耕地马克思主义生态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生态养生”娱晚年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