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教育维度观照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与实践化

2022-06-28 05:22车凤
中国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

车凤

【摘 要】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尚有不足,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更多把传统文化教育视为知识教育和课外活动教育。事实上,只有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和维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真正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时代内涵,也才能充分实现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障作用,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生命教育 生活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019年12月,中国教育学会制定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对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详细界定和设置。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被逐步系统地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相关学科的统编教材中已经融入浓浓的“中国风”,各地学校也广泛开展了中华经典吟诵、诗词大赛、国画书法、戏曲欣赏、古代天文历法、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华服饰、中华茶艺、传统工艺美术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或吟或诵,或歌或舞,或写或画,生动活泼。然而,在热热闹闹的表象之下,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深入解析和真实面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目标也依然任重道远。

总体说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第一,学校和教师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认识不到位,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知行分离问题突出,道德践行无法落实在生活中,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机制远未建立起来。对此,广大教师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和维度重新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也试着在此提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化和生活化的一些实施路径。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多维和谐的生命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说是外延广、内涵深。在实践中,不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常常具有窄化和形式化的误区。

通常情况下,校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包含国学经典、文化常识和技能技艺等多方面内容。教材体系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形式上通常就是汉字、诗词、古文等知识点和文学常识。由于长期以来学校皆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似乎学生能够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章和传统文化知识,就是一种教学效果的展现。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摄生命教育的首要命题

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本源和前提,又是教育的本质和全部。”生命教育要回答的首要命题,是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这两个终极命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人为什么要学习,要立一个怎样的人生志向的问题。《论语·述而》中,孔子讲到自修目标同时也是教学的目标,正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为把生命的目标确立为向道,把做事的原则确立为道德,把与人相处的依据确立为仁爱,把知识和技能作为载体和路径,进而充实生活和提高修养。通过这段孔门的“教育纲领”,我们不难看到:孔门虽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但夫子从来不是以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核心的,相反,那些只是道、德、仁的载体和形式。

对此,朱熹进一步解释:“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要树立宏伟的人生志向,把“道”作为目标引领时,人就能不离做人的根本,就能不因为一己之私而德行有亏,就能不被物欲所牵绊和绑架。否则,任何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没有灵魂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也说“君子不器”,一个致力于成为君子的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沦为知识的“器皿”,把自己物化。

2018年,第24届哲学大会在中国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回顾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教育的灵魂和根本目標正是“成人”。“成人”的本质,正是生命教育的第一要义。关于怎样才算“成人”,正是今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生命教育的探讨的核心。钱穆先生曾说:“惟其中国人之学,主要在如何培养一理想完整之人格。”[1]有了理想完整人格,一个人就从按照本能活着的自然人变成通过文化的熏陶能战胜习气和低层次的欲望、达到道德境界甚至天地境界的理想人。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向生命的和谐状态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人如何存在。生命教育的另一个核心目标,是教人认知和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与他人的和谐,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与自我的和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关于人际和谐的学问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必然具有爱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懂得人际交往的原则和界限,因而能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中包含大量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指导性原则和理念,对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关于家国、孝道、交友、师生等关系的探讨,也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内涵,进行遴选取舍,当下转化。

以“孝”的伦理精神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孝”的内涵。“孝”不仅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交流态度,这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无疑能对亲子关系的促进和优化起到正面作用。然而,作为教师也一定要认识到:传统的“孝”的含义,从来不是“盲从”,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判断父母行为的正确与否,当父母发生原则性的错误时,孩子应该表达出不同的意见。这正是《孝经·谏诤章》中孔子明确指出的“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社会中,“孝”更加不再意味着一味的“顺”,而是要秉持着内在对父母的爱和尊重,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和探讨。

又如交友问题,由于“五伦”关系中包含朋友关系,古人对此也有相当多相关的论述,不管是对今天的成人还是青少年群体,都有非常重大和切实的借鉴意义。《论语·公冶长》中,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说晏婴这个人善于与人交往,时间长久了,大家熟悉了,依然会很尊敬他。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相处时不妨带大家对这则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为什么晏婴可以做到这样,而平时人们一旦相互熟悉之后就会缺少应有的敬意呢?青少年把友谊看得十分重要,但常常因为不懂得交往的分寸和彼此间的相互尊重而断送友情,如果能把儒家的交友之道领会于心,会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特殊年龄段里这一重大“课题”。再如《论语·颜渊》篇中,当学生子贡问如何交友时,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为“对朋友要忠诚劝告并和善引导,如果对方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可以说这一条的可操作性也极强,不管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甚至对其一生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

(2)“天人合一”道尽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对当下的教育也具有极高的启发意义,它既包含了教育中应当传递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蕴含了个体对于生命价值的珍视和省察。

中国文明根源于乡土。《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意为“天地生养万物、爱护万物就是最伟大的功德”。中国古人正是在晴耕雨读中与自然连接和对话,汲取天地生命能量的。从物质自足到精神自足,在读书和劳作中,他们体验到了生命的充实和崇高。

中国古人“贵生”,《荀子·王制》通过比较指出:“水火有气(作者注:气,意为活动、气息)而无生,草木有生(作者注:生,意为滋长)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作者注:义,意为道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一个内心和谐、与自我和谐的个体,显露出的也必然是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一个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人,其内在的自我也一定是分裂和扭曲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泰戈尔才说:“对人的教育应是符合人性的教育。它应使受教育者生命更健康,人格更完美,个性更突出,心灵更自由,与世间万事万物更和谐相处。”[2]《礼记·礼运》中又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在天地万物中间,所处的位置很重要,一言一行都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变化。这些内容一方面在强调人的尊贵和生命的可贵,另一方面也表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综上,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全方位体现了生命教育的诉求和主张,并且涵盖了从幼儿到成人的全部生命历程。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强调传统文化教育要“契理”,这个“理”就是传统文化根本的道理和精神。这其中包含了一个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各个维度,对于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和自我和谐都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如果说每位学生的生命是一台电脑,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技能技艺就是诸多的应用软件,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是让人锦上添花的本领和光环,但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所对应的却是电脑的操作系统,是思维模式和人格养成。任何时候,教育的最终成果不仅是知识,更是人格。一个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3]术可以承载道,但永远不能替代道。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只有注重實践与养成,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生活的时时处处,才能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

1. 实践育人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高原则。孔子推崇“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子路》里有这样一句话:“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这样的话,背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儒家的教育,根本目标是身心学的教育,推崇“君子之学,以美其身”。王阳明更是明确指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表示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并告诫弟子“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一脉相承之下,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为中心,而不单单以知识和考试为中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

学习方法上,中国传统的教育也紧紧围绕实践。《论语·学而》是整部论语的开篇,第一章即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其中大有深意。“习”字的含义,常常被简单粗暴地解释为“复习”“温习”。事实上,习的繁体字为“習”,《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习,数[shuò]飞也”,本意为小鸟多次练习飞翔,这其中强调的就是实践。当我们学习了一种理论、一个道理,能够在实践层面行出来,那么必定会感觉到乐在其中的满足感了。反之,按照通常的解释,把一遍一遍地做练习题、背单词当作复习和温习时,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其中的“不亦说乎”的。了解了实践育人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教师们便会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真谛。

2. 生活化与实践化的路径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国家和教育部已经做出了很多制度安排,如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尽可能融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等。在此,笔者仍想从青少年教育的层面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1)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融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和环境的变化,学习困难、校园霸凌、情绪障碍、游戏成瘾等青少年发展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8.4%[4]。对此,很多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筛查、设置了心理健康教师岗,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疏导和解决的效果有待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的“心”学根基,历代心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教育家,在安顿中国人身心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如《论语·子罕》讲“仁者不忧”,仁者坦荡乐观,安宁幸福;《礼记·大学》讲“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品德可以修养人的身体,内心宽广的人身体也会安泰。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徐凯文教授始终在尝试探索基于中国文化和古代哲学的“青少年抑郁的文化疗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心理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构建优秀传统美德和伦理资源,立足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特色心理教育,结合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

(2)学校与家庭进一步联动协同,共同立德树人

目前,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仍局限在校园,手段主要依赖于课本,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教育局面。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案提出了家庭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这是以法律的形式强调了家庭的文化教育责任。第四十一条又明确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要,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对于家校联动中学校一方的职责也进行了明确。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对于文化理念和文史知识的传达必须和家庭生活中的成员互动、活动安排相配合,才能真正起到育人作用。比如,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就必须辅以家庭成员的集体行动:春节时全家守岁,让孩子体验家文化的传承;清明节祭祖扫墓,让孩子懂得慎终追远的意义。没有了家庭的协同,就只会剩下刻板的“死知识”。

(3)借鉴耕读教育传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劳动教育赋能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劳动教育成为全国范围学校的一个教育重点。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当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最受诟病的典型问题,正在于“有劳动,无教育”现象,往往把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动动手、流流汗,与德智体美的教育割裂开来,更没有真正挖掘劳动教育的人文内涵和育人价值。

事实上,传统经典中包含大量與动植物相关的知识素材,也蕴含了关于耕读、勤俭的许多哲理。比如,《诗经》305个篇章中,有153篇提及了各种植物;又如,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人对自然、劳作的审美表达,《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人文精神,都可以为劳动教育注入多元的文化内涵。从实践内容上可以加强城市与乡村学校的互动,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环境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场域,培养学生对土地和自然万物的亲切情感。

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中国青少年生命充实、健康成长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唯有在生命教育的高度和维度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有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去功利化的教育合力,创设真诚无私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环境,传统才会焕发出它新时代的生命力,国人才会在精神上找到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

[1]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历史与文化论丛(第42册)[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53.

[2] 刘自觉.人性化:泰戈尔教育思想主题初探[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79-81.

[3] 梁启超.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演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170.

[4] 刘福荣,宋晓琴,尚小平,等.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2):123-12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