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课堂实施策略的探索

2022-06-30 22:32高凌
关键词:研学旅行

高凌

摘    要:“‘农耕时代’穿越指南”博物馆研学,具有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是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也是基于逆向设计的大单元教学,其实施可采用入项课、探究课、出项课等多种课型,并在驱动型问题设计、学习脚手架设计、创新性成果设计上下功夫。

关键词:研学旅行;博物馆研学;学习课堂

2021年是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笔者聚焦农耕博物馆,开展了课堂实施博物馆研学的实践,以克服研学旅行经常出现的多“课外”少“课内”、重“游玩”轻“游学”、有“结果”无“成果”等现象,进而探索升级版的研学旅行样态,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博物馆研学的课程视域

文物是博物馆的精华,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农耕博物馆以丰富翔实的考古发现史料,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需要从跨学科的课程视域探索博物馆研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整合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文明古国,杭州良渚博物院、金华上山遗址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博物馆都是课程学习与资源共享平台。博物馆研学采取了实地研学、线上研学等方式,涉及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等学科课程。其跨度大、内容多、范围广,涵盖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地理學科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素养。所以,博物馆研学实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整合。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

博物馆研学的课堂教学宗旨是培育历史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行路径是以项目化学习解决教学关键问题“如何解释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明确人类文明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该关键问题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以杭州良渚博物院研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辨析人地之间即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既要理解良渚区域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稻作文化,又要领会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培养综合思维、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三)基于逆向设计的大单元教学

2016年11月发布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关于农耕时代的博物馆研学涉及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以及《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需坚持结果与目标导向,依据评价先行、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思路,落实三步走策略(确定预期学习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设计学习体验活动和教学),以确定大单元目标,实施小主题分解、微项目学习和短时段安排。

以良渚博物院研学为例,笔者设定的学习目标如下:

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设计博物馆研学方案,依据事先收集的良渚博物院文物信息,撰写“良渚日”短视频拍摄脚本,解析人类文明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培育史料实证、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与学习目标相对应,评价的重点是短视频脚本的撰写。评价标准如下:

【画面评价】1.选点典型;2.镜头恰当;3.时间合适。

【解说词评价】1.有依据:以史料实证良渚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圣地;2.有趣味:生动讲解遗址场地或文物;3.有逻辑:文字简明扼要与流畅自然。

整体评价:按照每个镜头的脚本设计获得1~3星。

逆向设计,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可实现评价先行。确定评价标准,将评价放于教学目标制订后、教学活动设计前,有助于激励、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二、博物馆研学的课堂实施路径

博物馆研学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笔者设计了以“博物馆研学:‘农耕时代’穿越指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回到博物馆营造的“历史现场”,体验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并统筹规划了入项课、探究课、出项课等多种课型。

(一)倡导目标引领的入项课

2021年,笔者围绕“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设计研学问卷调查和学思单、体验博物馆情境和微项目任务,并在浙江省新课程培训、浙江省项目化学习培训、浙江省“百人千场”专家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中执教了三节博物馆研学“同题异构”入项课。

课例1   “保护下汤遗址”:课前调查研学情况;“披荆斩棘的原始人”环节,学生选择农民、猎户身份,想象史前的生产、生活;“明察秋毫的801”环节,学生观察教师研学照片,探讨下汤遗址保护的问题与优势;“沧海桑田的博物馆”环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下汤遗址博物馆设计”项目方案。

课例2   “探秘良渚文明”:问卷调查研学情况;结合师生良渚研学活动经验,设计“光耀华夏的良渚日”“助力挑战的脚手架”“别出心裁的小导演”等三个教学环节。微项目是拍摄“杭州良渚日”宣传片,学生现场撰写以解说词为主的30秒视频分镜头脚本,要求结合对史料的解说实证良渚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课例3   “解密上山文化”:问卷调查研学情况;设计“万年上山的文化史”“助力挑战的脚手架”“别出心裁的推广人”等三个教学环节,模拟《中国考古大会》的考古推广人,拍摄“万年上山”研学宣传片。微项目是撰写以解说词为主的60秒视频分镜头脚本,要求结合对史料的解说,实证上山是中国一万年文化史的遗址。

一个学习主题,三份课堂教学设计,对应不同地域的原始农耕遗址资源展开教学。第一节课设计三个微主题学习,并逐步深入,其中第三个任务比较难,课堂完成度不高;后面两节课简化微项目,撰写宣传片分镜头脚本这一学习任务更有针对性,学习效果较好。此外,三节课都设计了研学问卷调查表、学思单,课前都让学生欣赏《国家宝藏》主题曲,课尾都有赠语“时空之间隐匿文明密码;方寸之地孕育文化自信”,以此烘托学习氛围,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彰显价值导向。

(二)倡导问题解决的探究课

博物馆研学探究课需要创设学生体验的“历史现场”,开展体验、探究活动,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包括线下研学、线上研学等探究。笔者与同事围绕湖南博物馆网上展厅“法老·诸神·木乃伊 ——古埃及文物特展”的“外景”“前言”“尼罗之歌”“多元信仰”“不朽传奇”等五个部分,尝试了博物馆线上研学探究课。

下面是“一眼五千年:古埃及文明奇妙游”线上研学探究课的三个教学环节:

“网游小家族”环节:学生课前组建博物馆研学“小家族”,设计网游方案,聚焦古埃及文物展,选取1个感兴趣的问题,运用文物资料验证历史观点。

“研学大侦探”环节:集体登录湖南博物馆网上展厅,反复观看古埃及文明成果,收集并记录有效文物信息,开展历史推理,提出并凝练历史观点。

“文明微展览”环节:展示研学“小家族”聚焦问题的小报告。小报告采用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方式,并利用多媒体教室平台进行展示,开展古埃及文明大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沉浸式游戏“古埃及一日游·穿越指南”来实施探究课:师生提前阅读教材,观看《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等专业解说视频;教师搭建学习脚手架,打通“课程”“场景”“剧情”,同时设计古埃及人的日常饮食、修建金字塔、信仰祷告等游戏任务,开展游戏化研学。

(三)倡导成果评价的出项课

出项课以成果评价为主,以核心素养达成为标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笔者与同事共同设计了一节集趣味性、评价性于一体的出项课“‘农耕时代’穿越指南”,引导学生共商“穿越”注意事项,神入历史,模拟穿越农耕时代。学习流程如下:

“穿越五千年”环节:模拟再现五千年前的农耕时代生活状况,研学“小家族”展示农耕生活的研学成果,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形态的影响(实施当堂评价)。

“我们是农民”环节:模拟再现农耕时代的生产状况,研学“小家族”展示农耕工具与农业生产的研学小报告,分析农耕时代的生产水平(实施当堂评价)。

“谁能当首领”环节:模拟古代部落大会,根据研学“小家族”的整体表现,评选“最佳团队奖”;依据个人表现,推选部落“智者”当首领(实施当堂评价)。

笔者选择穿越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计了“穿越五千年”“我们是农民”“谁能当首领”等三个环节,全面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多层次展现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指南,以通过开展三阶段的学习成果评价实现评价激励。

此外,学生可充分利用线上研学不限时间、地点、次数等优势,反复观看、记录、研究农耕时代,一周内完成研学小报告,并精选成果开展以“生活篇”“生产篇”“艺术篇”“信仰篇”“文物篇”等为主题的古文明研学展览。

出项课注重综合素养评价,师生共同研讨,设计基于“5C素养”的综合评价表(见表1),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博物馆研学的实施策略

时空之间隐匿文明密码,方寸之地孕育文化自信。博物馆研学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提升学生分析、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鉴于其课堂实施受体验难、时间短、成果少等限制的实际,笔者注重在驱动型问题设计、学习脚手架设计、创新性成果设計上下功夫。

(一)驱动性问题设计策略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起点与灵魂,好的驱动性问题应具备真实性、挑战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课堂实施的驱动性问题适宜师生共同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首先,笔者依据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聚焦教学关键问题,厘清“中外史前文明”大单元的逻辑,提炼单元主题。其次,设计研学问卷并开展调查,掌握学情,梳理博物馆研学的小主题,设计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驱动性问题。再次,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以真实生活世界的项目作为挑战性任务,设计产品和成果。例如,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拍摄短视频,所以可引导学生撰写以解说词为主的短视频分镜头脚本,锻炼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二)学习脚手架设计策略

学习脚手架是学生完成挑战性任务的重要助力。首先,笔者通过课前研学情况问卷调查,把握学生学情,设计“地理条件”“文明实证”“相册传真”“展厅遗址”等学习脚手架。其中,“文明实证”可列举中外学者对文明的判断标准,以给学生撰写解说词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逆向设计教学细节,提供示范案例与评价工具,引导学生理解“到哪里去”。例如,提供“文物解说词”范例,帮助学生模仿学习。再次,引导学生迁移性运用脚手架,培养高阶思维。例如,放手让学生运用脚手架知识与能力,撰写宣传片分镜头脚本,使学生像导演、编剧一样思考并解决问题,助力学生的实践探究。

(三)创新性成果设计策略

展示与评价学习成果,是项目化学习的最后阶段与价值追求。首先,注重激励性,师生讨论评价标准,其涵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笔者设计项目化学习之《博物馆研学手册》,并将其作为学思单,以做到有据可依,评价先行。其次,鼓励原创性,以挑战性任务设计产品与成果,实施星级评价,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再次,体现多元化,采用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课堂实施博物馆研学,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
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构建“阅历课程”: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在大地上行走
“研学旅行”要靠依法治校护航
“研学旅行”怎样“研行”一致?
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设计示例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