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2-07-01 01:59裴翠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裴翠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概念逐渐被人们熟知和重视,也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要阵地,为此,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需要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调整教育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目前,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和模式,已无法适应新一代的需要。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以核心素养为方向,是我国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途径,但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法,是高中地理教育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在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学科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总是站在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因此高中地理课程需要重在培养公民形成开放的思维意识、灵活的综合应变能力。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育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落实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認知及地理实践力等相关地理核心素养。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地理知识、人文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地理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综合的地理知识。对教育者而言,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核心素养意识,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尽可能有效地运用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的地理知识,使得学生的地理素养逐渐提升。

2高中地理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般而言,在高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研究国内外地理知识,一般涵盖了基本地理概念,或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学生的地理知识为基础,有助于更多的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充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将人文理念融入地理学习过程,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掌握综合地理知识[1]。此外,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主题有效地建构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便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遇到地理想象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了解如何处理相应的地理问题。

3.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3.1实施情境教学

人地观念,指导学生掌握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教师要注重人地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大自然有充分的了解,清晰地指导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第二,人的日常行为会须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第三,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认识人是如何发展以实现自然和谐的。人地观念的渗透具有很高的要求,假如教师直接讲述人地概念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阐述“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为了更好地渗入人地观念,让学生充分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相应的教育情境,为学生播放“一滴水的旅程”,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目光,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人地观念的含义。然后,教师从人地概念来阐述问题,可以提出问题:“知道大自然界中水资源是如何循环的吗?”此时,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适当时间引入水循环的概念,让学生加深理解,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2利用案例展开教学

地理学是一个很全面的课题,自然、人口、社会、气候、土壤、城市等地理因素相互关联。在高中地理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气候、地形、经济为重点,从自然、人文等角度对相关地理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激发学生对地理学因素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荒漠化防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沙漠化实例,从自然和人工两个方面阐述我国西北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沙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最为重要。通过讲解向学生提出问题:西北地区基本的区位条件是什么呢?经过几次思考,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从气候的角度来看,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水严重不足,风大,但流水的影响很小,所以沙漠和戈壁沙漠就形成了。从低质上来看,我国西北地区沙化程度较高,植被稀少,土壤发育能力较差,植被稀少,严重的自然条件使荒漠化加剧。在学生说完后,老师要做出相应的评价:西北地区荒漠化,除自然因素外,还与人类不合理活动密切相关。在案例教学中,逐步让学生融入案例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3.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地理对学生也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事实上,地理教育与学习是有一定规律的,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构建并重组地理知识,使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但从实践上看,在地理教育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对根据教材进行配置,集中讨论某些主题,很少要依靠现实生活,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偏低。为改变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狭隘的观念,关注现实生活,整合教室内外,掌握与地理相结合的人类生活环境知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2]。

比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讲出寒潮、冷空气、霜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气象灾害的危害。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台播放的城市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以小组的方式分析天气,讨论短时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引导学生绘制天气预报知识的卡片,以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天气预报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有关气象系统的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动手的好习惯。

3.4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教育中,为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促使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地理专业知识指导,促使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建立学习自信心[3]。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地理主题,帮助学生将人文关怀与地理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框架,为把地图与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对于高中国地理教育,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育情况,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这能有效地加强整合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要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合理使用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教育,促进其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芬.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5):66.

[2]卢兆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6):68-69.

[3]刘顺霞.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6):46.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