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民族音乐 弘扬民族文化

2022-07-02 14:55陈楚阳
教育界·A 2022年1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小学音乐

【摘要】我们的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内涵不断丰富,我们应该用心了解、研究民族音乐的内涵,从而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文章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以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陈楚阳(1989—),女,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民族音乐是来自民间,表现了民间生活,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乐曲、歌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大量出现,人们的审美趣味也逐渐发生改变,民族音乐的受众范围不断缩小,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是我们的教学期望[1]。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提出几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包含了各个民族的情感与思想,是各个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折射出每一个民族特有的风俗、文化、历史、生活等,传达出各个民族对家族和谐、邻里和谐、民族和谐、国家和谐等的追求。民族音乐中蕴含着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且极具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带领学生深入挖掘音乐背后所蕴含的美感,使学生通过民族音乐了解我国多样的民族文化,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传承民族文化。

(二)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

美妙的音乐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心情,还可以发挥育人作用,经常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获得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还可以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品位。但是当前网络上的流行歌曲良莠不齐,加之小学生年龄较小,尚未形成良好的辨别能力,因此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歌曲的荼毒。而与流行歌曲相比,民族音乐更加淳朴、无邪,一首美妙动听的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美感。音乐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美妙的民族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各个民族因地域差异,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音乐风格[2]。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学会鉴赏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例如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蒙古族的音乐往往气息宽阔、情感深沉;藏族的音乐往往节奏欢快又不失韵律;怒族的音乐往往是即兴编唱的,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真挚深厚的情感;维吾尔族的音乐往往热情明朗、情绪饱满……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民族音乐所蕴含的美感,感悟其中所流露出的情感,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能力也会随之获得提升。

(四)有利于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民族音乐各具特点,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领略各具特色的民族唱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日常,也可以加入各种民族乐器让学生演奏,还可以结合各种民族舞蹈让学生载歌载舞……总之,加入民族音乐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世界中感悟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就要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具体来说,可分为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校要注重民族音樂课程建设、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构建等,双管齐下,以保证民族音乐教学的地位。

(一)教师层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民族音乐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常以流行音乐教学为主,虽然流行音乐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长此以往,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我国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其中民族音乐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忽略了民族音乐的教学。音乐教师应该意识到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与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元素,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结合当代的教育理念,明确民族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和技能。第二,明确民族音乐在小学阶段的育人作用,注意结合民族音乐的内容进行日常教学。第三,重视民族文化的作用,将民族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现民族音乐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五月五赛龙会》这首江苏民族音乐时,要将端午节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中,通过对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的详细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江苏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爱上江苏民族音乐。此外,教师还给学生简单教授了江苏方言,引导学生尝试用江苏方言唱一唱这首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江苏民族音乐的认知,提高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实现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

2.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现代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音乐教师不能用教授流行音乐的方式去教授民族音乐。由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比流行音乐少,接受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民族音乐的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更加生动,让学生集中精力关注课堂,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民族音乐曲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传统的音樂课堂是在一节课上来来回回教授一首歌,让学生反复唱,直到下课。这难免有点枯燥,还可能让学生感到厌烦。为了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师除了在上课时教授本节课的歌曲,还可以引入其他同类型的民族音乐,从而扩充学生的民族音乐储备。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加深学生对经典民族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创作的认识。要做到这些方面,就要求教师增强自身对于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第二,教师要通过对比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形态结构。比如,教师让学生学习新疆舞曲《青春舞曲》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对比教学,来突出这首民族音乐的民族性。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用民族音乐腔调演唱的《青春舞曲》,为了凸显民族音乐的特点,再放一个用现代流行唱法演唱的《青春舞曲》版本,让学生评价两种不同唱法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民族唱法的版本。然后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讨论,并且模仿这两种唱法,当学生模仿完两种不同风格的《青春舞曲》的唱法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唱法。第三,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比如在教授彝族音乐《阿细跳月》时,教师可以进行基本的舞蹈教学,让学生在起舞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第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借助书籍、网络等资源去了解民族音乐的题材背景以及风格,去探索民族音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第五,教师还可利用已有的资源,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有关于民族文化的活动,诸如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民族文化表演等,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3.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民族音乐的地域性

做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立足实际,因此,要想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就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民族音乐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教师在教授民族音乐时,要注重其地域特性,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由此提高其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将民族音乐与自身的生活实际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自己的经历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3]。比如,在给学生教授民族音乐《新疆之春》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图片等,营造出一种带有新疆春天氛围的课堂,让学生仿佛来到了春天的新疆,将音乐与新疆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悟音乐中所带有的独特文化内涵,进一步完成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

(二)学校层面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好的教材对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套好的民族音乐教材,能够有针对性地促进小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从而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主要是通过师徒相传、口传心授或者民众口口相传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不利于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也不适用于小学音乐的教学。因此,学校要加大对校本音乐教材组织创编的力度,组织教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学习,去了解、探索民族音乐背后的民族性,编纂适合当地小学生使用的校本音乐教材,在教材中注重民族音乐的呈现,突出民族特色。

学校要增设民族音乐课程,开办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活动。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增设民族音乐基础知识课程,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开办“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概论”等课程。第二,增加乐理课程,加强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打好乐理基础,如开办“民族乐理”等课程。第三,开设视听结合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视听训练。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乐器,让学生自己演奏,体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样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曲目的记忆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进行了解。

此外,学校还要构建完善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符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切忌盲目跟风。正所谓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要适应学生培养的需求,要能够保证教学落到实处,取得效果,促进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中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就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想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教师就要注意将民族音乐的传承渗透进日常的小学音乐教学之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品味,开拓文化视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徐佳炜.解读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J].新课程,2021(44):213.

[2]潘佳佳,孙小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55.

[3]赖茶兰.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新课程,2021(35):55.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小学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