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7-03 12:43郭治宏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郭治宏

摘要:目的:研究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间隙蓝光治疗,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以及结合胆红素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结合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以观察组患儿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间隙以及持续蓝光照射均可在新生儿黄疸中发挥治疗效果,并且以间隙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以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该治疗方式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应用和借鉴。

关键词:间隙蓝光;持续蓝光;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3--01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28d内发生的黄疸症状,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巩膜、皮肤颜色为浅黄色,症状严重者全身将呈现该症状。对于该疾病来说,应当早期进行有效治疗,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蓝光照射作为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黄疸的主要方案,相关研究中显示,不同的照射时间可将其分为间隙照射和持续照射,治疗效果也均不相同。为研究两种照射方式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治疗效果,故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对结果进行说明。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男27例,女28例,年龄9~16d,平均年龄(12.31±1.30)d,对照组患儿男29例,女26例,年龄8~17d,平均年龄(13.72±2.05)d,两组患儿的各项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所纳入研究的患儿均存在全身皮肤黏膜黄染表现;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250umol/L,且以间接胆红素上升为主要表现。

排除标准:不具备光疗适应症;伴有肺炎、败血症者;新生儿分娩时有窒息史;非母乳喂养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蓝光照射之前,均行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将患儿置入黄疸治疗箱,选择无菌布覆盖患儿的会阴部和眼部位置,对治疗箱的温度进行调整,各准备完成后即可开始蓝光治疗。对照组为持续蓝光照射,具体时间为12~18h/次,1次/d;观察组使用间隙蓝光治疗,每3h照射3~6h,2~3/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d。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结合胆红素水平,统计两组患儿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皮疹以及腹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并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尤其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结合胆红素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来说,其生理状态以及胆红素的代谢情况和常人具有较大的区别,并且在胎儿阶段,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年龄差异间的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正常情况下,日龄为4~5d的新生儿处于胆红素最高的状态,并且随着日龄的上升,胆红素指标会随之下降[1]。

当下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蓝光照射作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法操作便捷、且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基于光的异构效应,会促使血清胆红素的分子变形,将其转化为水分,并在机体中受到溶解,从而排出体外,发挥治疗效果。随着蓝光照射时间的不同,也衍生出了两种治疗方式,分别为间隙照射和持续照射。在相关研究中显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照射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对DNA的破坏,但是具体的照射时间当下尚无统一标准[2]。但持续蓝光照射会将热量聚集在皮肤表面,若散热条件不理想,将会引起发热等症状,同时长期的蓝光照射也会促进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皮疹和腹泻的发生。而间隙蓝光照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照射时间,保证治疗效果,合理控制不良反應的发生率。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结合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间隙蓝光照射较之持续蓝光照射更能发挥治疗作用,调节胆红素指标,缩短了照射之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志军.持续性与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西藏医药,2021,42(05):13-15.

[2]张金玲,邱明明.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中外医疗,2021,40(25):59-62.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
肠道益生菌联合黄疸茵陈颗粒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新生儿黄疸应用药物联合短u,3多次蓝光治疗的临床观察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护理措施探究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