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胰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疗效观察*

2022-07-04 06:22史世更尤芳芳尤文苹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6期
关键词:血尿淀粉酶肝胆

史世更 尤芳芳 尤文苹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急性胰腺炎(AP)若不及时治疗,约25%患者会发展至重症胰腺炎,出血坏死同时出现全身炎性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病死率达40%。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AP发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西医采用禁食、抗炎、抑制消化酶分泌等措施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本病属于中医学“胰瘅”范畴,肝胆湿热证最为常见。近年来中医药改善AP症状、提高疗效方面效果显著[3]。笔者观察清胰汤治疗AP(肝胆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参照文献[4]诊断标准;中医参照文献[5]“肝胆湿热证”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发病时间≤72 h;患者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伴有胃肠穿孔、肠梗阻引起急腹症者;伴有恶性肿瘤者;伴有手术、外伤引起胰腺炎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40例AP肝胆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9.68±5.73)岁;病程4.5~50 h,平均(25.37±2.61)h。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0~70岁,平均(49.92±5.86)岁;病程3~72 h,平均(25.30±2.58)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进水,维持胃肠减压等治疗,采用生长抑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010,规格0.25 mg/瓶)0.25 mg慢速注射,奥美拉唑钠(武汉长联来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278,规格40 mg/瓶)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广东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184,规格100 mL∶0.9 g/瓶)100 mL静脉注射,每日2次。治疗7 d。2)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用清胰汤加减:大黄12 g(后下),柴胡12 g,白芍12 g,延胡索9 g,木香9 g,芒硝9 g(冲服),当归6 g,生地黄12 g,木通6 g,车前子15 g(包煎)。黄疸严重者加红花10 g,赤芍10 g;腹胀甚者加香附 10 g,香橼10 g;口干者加石斛10 g,天花粉10 g。水煎取药液200 mL,每日1次,每次100 mL采用胃管灌注,灌注后夹闭胃管1 h,每日1次,治疗7 d。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6]拟定。显效:7 d内血尿淀粉酶正常,症状好转,疗效指数>70%。有效:7 d内血尿淀粉酶下降,症状减轻,疗效指数>30%,≤70%。无效:7 d内症状未减轻,血尿淀粉酶未下降,疗效指数≤30%。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之和。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后病情恢复时间。记录治疗后患者腹痛消失、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时间。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参照文献[7]评价中医证候,主症、次症按照病情轻重评分0~6分,0~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重。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采用苏氏法测定尿淀粉酶水平,采用估测基准剂量法检测血淀粉酶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样本量不足,未行统计学分析。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病情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2。治疗后观察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病情恢复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病情恢复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n 腹痛消失 腹胀消失 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观察组对照组20 20 3.25±0.30△4.74±0.53 4.20±0.36△6.28±0.67 2.53±0.32△4.20±0.41 1.48±0.16△2.65±0.18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上腹胀痛胁痛、呃逆倦怠、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身黄目黄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上腹胀痛胁痛、呃逆倦怠、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身黄目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上腹胀痛胁痛 呃逆倦怠 大便不畅 小便短赤 身黄目黄观察组(n=20)对照组(n=2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1±0.13 0.86±0.63*△3.98±0.12 1.05±0.65*3.42±1.06 0.83±0.25*△3.40±1.12 2.75±1.28*1.61±.54 0.52±0.17*△1.60±0.49 0.94±0.33*1.51±0.18 0.64±0.32*△1.50±0.19 1.09±0.61*1.46±0.15 0.53±0.32*△1.49±0.16 0.97±0.41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下降,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比较(U/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比较(U/L,±s)

组 别 时 间 血淀粉酶 尿淀粉酶观察组(n=20)对照组(n=2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633.48±68.07 112.50±13.84*△632.75±67.92 154.31±16.47*1 601.83±185.64 539.72±57.04*△1 599.05±186.70 727.42±79.06*

3 讨论

中医学将AP归于“胰阐”范畴,肝胆湿热是最常见证型,病位在胰腺,但是涉及肝肾脾胃等。肝气郁滞,蕴积湿热,胆汁瘀积,恣食肥甘辛辣、蛔虫上扰导致中焦积滞,泻热和食滞互结,腑气不通[8]。方中大黄泻阳明散结,消痞行气;柴胡理气疏肝;白芍缓急止痛,助大黄通便;延胡索活血止痛利气;木香止痛行气;芒硝泻热;木通、车前子清热活血;当归补血活血;生地黄清热生津。诸药配伍清泻肝火,清胰湿热,诸病悉。药理学实验表明大黄抑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抗胰酶自身消化[9]。柴胡提高胃黏液蛋白量,降低胃酸水平,防止胃出血[10]。白芍保护肝脏,抑制胰淀粉酶活性,抗炎[11]。延胡索镇痛,改善微循环。木香抗炎,促进胆囊收缩,镇痛。芒硝刺激肠道蠕动,吸附大量水分,刺激排便。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利尿,抗菌。当归改善血供,抗炎抗损伤。活血化瘀药物化解肠道气血瘀滞,佐大黄之力下行,遍布肠腑,行气散瘀。清胰汤提高肠黏膜抗氧化剂含量,清除肠道内毒素,降低肠道血管壁和肠黏膜通透性,调整肠道菌群,抑制免疫活性物质产生[12]。

AP是胰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炎症性疾病。虽然部分患者康复良好,但是仍有20%患者病情恶化,最终出现重症胰腺炎[13-14]。大量炎性因子进入血液中引起炎症爆发反应,预后极差[15]。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淀粉酶后随着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部分进入血液中。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逐渐增加。西医治疗包括增强肠道蠕动,改善胰腺微循环,降低内源性细菌移位等,阻断疾病发展[16]。

本研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上腹胀痛胁痛、呃逆倦怠、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身黄目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上腹胀痛胁痛、呃逆倦怠、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身黄目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下降,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与西医常规疗法比较,清胰汤加减治疗AP(肝胆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血尿淀粉酶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淀粉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敬民深处见肝胆
白豆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调节高脂血症的研究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