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

2022-07-05 13:22陈辉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

陈辉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中国教育行业的高速发展。在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性素质教育逐渐推进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学史学和社会课程开始实施了深刻变革,以不断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并运用了体验性教学方式,以实现培训学习者自主把握社会历史文化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进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研究初中历史和社会的过程中,学校运用体验式教学,有效培养了中小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中历史与社会

引言:人都有自身特殊的感受,有表现与展现自我的欲望。在课程教育中提出育人为本,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但当前,中小学生在历史和社会等学科课程中,不自主复习(预复习课程)、不能发表讲话、不会提出问题、不能思维分析、不学会协作共赢的现象普遍存在,约束了课程教育中个人精神情感思想态度社会价值观基本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理念的实施和中国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一样,注重中小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班前、课中、课后的协同教学,也注重与文字信息交流对话,并特别强调人际关系。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型生态对话模式概述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分析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由老师创造带有某种感情色调的情境与氛围,以吸引学习者的关注力,并使得学习者能更积极性地主动投身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活跃学习者的思想。一般来说,知識性的感受可以提高学习者对有关认识的了解程度,而情感的感受可以帮助学习者对有关认识终身难忘。所以体验式的教育应用在初中历史和社会中有着很大的使用价值,学习者只要积极参与感受,便可以从感受中提高对认识的了解与把握,进而养成出在感受中学习的良好习惯[1]

2、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互动性

在中学史学与社区教学,指导老师在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学史学和社区课程的理论知识,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情境,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目的。在体验式教育中,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可以利用体验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从中得到不相同的感受。但因为学习者个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当教师在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时,学习者经过实施后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促使学生个体快速成长,开阔思维,实现共同提升。在初中历史和社会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增进教师之间和学员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利于老师准确掌握学员的需要与不足,以便合理引导学员,以便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身心健康蓬勃发展。

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学校要想加强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改革,必须要对其当前的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思维和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教育在初中历史和社会课堂教学中,其存在着突出的应试教育特色,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以老师单方面讲授为主要的教育手段,而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特点。同时,教材仅仅只是根据课本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位置,学生仅仅只能从教师讲解中认识和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难以搜集相关历史事件的拓展资料,更难以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发表[2]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型生态对话分析应用

1、将生活化因素融入课堂

每一段小学课文都以语句文本规范化工作为媒介载体记述了特定的日常生活信息内容,学生掌握语文课正是在大脑上将语句文本的规范化工作还原成客观事物,并从中获得主观体验。但有的主要内容离学习者的现实日常生活较远,给学生的掌握造成相当的阻碍,但适当进行情境背景的教学是最行之有效的。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田忌赛马》时,就应该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分人物装扮孙膑、田忌和齐威王。经过生动活泼形象的表现后,不但让中小学生增进了对孙膑已胸有成竹的认知,同时也对田忌和齐威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盎然,想像力、创造性等都受到了很好的培养。

2、注重引领学生亲身体验

伟大教育家乌申茨基曾说过:孩子是用形象、声响、颜色和感官思考的。针对孩子的这一特征,老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情境,将课文阅读教学中所展现的客观真实情景和现象生动有趣活泼地展现在学习者眼前。例如在课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中小学生进行丰富想像的基石上,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一幅幅和风拂面,几个中小学生在园区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生活意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响起,中小学生们一起舞蹈,一起齐声欢歌,由中小学生们美妙的舞蹈动作、陶醉的表情便可知道:学生们所感知到的并已不仅是黑色的文字了,而更是充满着生机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既增进了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又激励了学生们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情。

3、对话始终贯穿课堂教学

对话是本样式的课型特色,贯通并联系了整个教育流程的各个环节,是本课式的教育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对老师来说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意识、教育过程和心理调控活动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策略,进而转变或完善了自身的教育活动方式;对学习者而言,主要体现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始终以主动对话者的角色存在,包括了自己在课前与书本内容(或文本信息)的对话(预习)、在课中与老师和同伴之间的交谈,以及课后的进一步拓展探究等,在交谈过程中中,充实和积累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技巧,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教学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结束语:生活和历史与社会是孪生的兄弟,同生存,共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如果一旦离开了生活,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日常生活来突破教学中的困惑、化解学生心头的疑惑,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践思想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历史与社会的知识能够理解的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谢卫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黄建平.浅谈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

[3]尹琦玲.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0C0DA4BC-0E0C-48A6-AB05-3E72E9530C7F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与社会
简述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有效性
论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后进生教育中的应用
在“对话教学”中发展初中学生历史与社会思辨能力的研究
生活的历史 鲜活的课堂
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摭谈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析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