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浮针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伴失眠患者骨关节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05 06:59郑金国黎铖张昊天许俊榆魏汉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骨关节穴位膝关节

郑金国 黎铖 张昊天 许俊榆 魏汉贤

(开平市中心医院中医骨科,开平,529300)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临床常见表现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同时会引发失眠、便秘等其他症状,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KOA目前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虽能有效缓解病症,但远期疗效不理想;穴位按摩和浮针均属于中医治疗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效。本研究选取我院中医骨科收治的老年KOA伴失眠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浮针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老年KOA伴失眠患者骨关节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开平市中心医院中医骨科收治的老年KOA伴失眠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57~72岁,平均年龄(64.52±1.47)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25±0.35)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5.08±1.41)岁,病程0.7~8年,平均病程(4.35±0.40)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经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确诊为KOA;2)近30 d内未接受其他治疗药物及方法;3)浮针及按摩治疗配合度良好。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因骨肿瘤、骨结核或膝关节畸形外伤导致的膝关节病变者;2)排除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膝关节处于畸形、致残状态者;3)排除局部皮肤破损或晕针者;4)排除临床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操作者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等舒适体位,并在患者患侧面站立,以膝关节为中心循经拍打患肢肌肉使其放松,然后以髌骨为中心采用双手掌交替进行圆心式掌擦,直至局部发热微红,随后使用右手大拇指指腹以点按手法对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飞扬穴、委中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梁丘穴、血海穴和阿是穴等相关穴位进行按摩,按揉阳陵泉穴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腓总神经,每个穴位按揉60 s左右,以局部温热感为佳,不可过力,并随时询问患者有无“酸、胀、麻、痛”等感觉,观察患者神情,若有不适应暂停按摩,指导患者饮水休息。穴位按摩15 min/次左右,1次/d,连续治疗4周。

1.4.2 观察组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联合浮针治疗 采用中号一次性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方法:1)定位患肌: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者俯卧位,采用食、中、无名指的指腹沿着肌肉循行触诊,患肌手感多为紧僵硬滑感,伴条索状,少数有疼痛感,滑感和紧感明显,一般要排查的嫌疑肌为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内收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2)浮针治疗:选择相应患肌后,在患肌旁3~5 cm处行常规碘伏消毒,采用浮针专用进针器,以患肌肌腹为方向快速进针,分离进针器和浮针,浮针在皮下筋膜层停留,针体退至皮下,针身放平,使针体平行于皮肤,针尖略微上翘,针体在皮下组织内推进直至完全进入皮下,然后退回针尖至软管中并锁定,以拇指为支点在皮下进行扇形扫散,并同时轻柔配合再灌注。以小腿三头肌是患肌为例,a.操作者左手按住患者足底部前1/2,指导患者做足跖屈运动;b.左手按住患者足背部前1/2,指导其做足背屈运动;c.左手按住患者踝关节,指导其做直腿抬高运动。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时间10 s/次,扫散频率为100次/min左右,2~3次/组,每次可选择不同灌注方式,灌注后叮嘱患者休息3 min左右,待疼痛感缓解或消失后,将针芯抽出,皮下留置软套管,针座则采用输液贴固定6 h后再出针,3次/周,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失眠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偶有疼痛和失眠,但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为有效;未达上述要求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2)疼痛程度: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2组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VAS为十分制,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疼痛越剧烈;3)骨关节功能: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膝关节评分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估患者骨关节功能,量表为百分制,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骨关节功能越好;4)睡眠质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总分21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5)炎症介质水平: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膝眼处关节滑液1.5 mL,保存于-20 ℃冰箱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2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分)

3 讨论

KOA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患者往往伴有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可导致骨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受疾病困扰会出现失眠、精神不振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KOA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范畴,其病机以外邪侵袭、肝肾亏虚、筋脉痹阻和血瘀阻络为主,致关节屈伸不利、疼痛肿大等[2]。刘贺君[3]研究指出持续的疼痛感将影响患者睡眠质量,诱发睡眠障碍。本研究应用浮针结合中医穴位按摩,结果显示观察组VAS、HSS和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可见二者结合对患者骨关节功能、疼痛和睡眠质量有较大的改善效果。分析原因可知,本研究所用的中医穴位按摩依据中医辨证,对患者患处实施拿、按、捏、揉、推、点、拍等不同手法及力道的推拿按摩,使局部气行血活、筋通络舒,起到调和阴阳、驱邪扶正、痹除痛消等效果[4]。李虎等[5]认为KOA患侧肌肉是造成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而浮针疗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病症,缓解疼痛。浮针疗法是一种以经筋理论和针灸皮部为基础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取效快捷、疗程短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浮针以患侧肌肉为治疗靶目标,通过针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利用扇形扫散动作增加刺激量,并配合患侧关节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增强针刺疗效,推动气血运行,促进肌肉修复,达到消肿、消炎、镇痛等目的[6]。冯宇等[7]研究认为KOA病理改变与炎症介质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可能机制为中医穴位按摩采取适当手法刺激患者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等特定穴位,利用经络传导对脏腑气血进行调和,从而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纠正周围肌肉不良营养状态;而浮针疗法可通过扫散击痛点并配合再灌注活动,使患处临近的丰富血液重新灌注至缺血的局部组织,从而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减少止痛物质,同时促进炎症吸收,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故浮针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治疗效果[8-9]。

综上所述,浮针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可明显减轻老年KOA伴失眠患者膝关节疼痛,促进骨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睡眠质量,治疗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骨关节穴位膝关节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夏季穴位养心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螺旋CT对106例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分析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