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音乐教育 用红色基因照亮人生

2022-07-07 16:06张雪晶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建构红色基因音乐教育

张雪晶

摘 要: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以知引行,以知导行,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又凸显校本特色。我校学生在红色音乐的演绎中绽放生命的精彩,在美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了责任感、使命感、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基因;美育;音乐教育;课程建构

哈尔滨市育红小学(以下简称育红小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借助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健康红娃”的办学思想,在“文化精进、科研突进、团队共进”的工作思路的指引下,阔步进行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明方向定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国红色音乐中蕴含着强大的红色基因,依托小学音乐课堂阵地,挖掘出音乐中爱党爱国、矢志不渝、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精神,对当代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育红小学根据学校红色教育核心理念,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唤醒学生对红色文化音乐的审美认知力;依照音乐课程标准,努力通过视觉、听觉及文学审美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涵养学生对红色文化音乐的审美体验力;基于核心素养观的审美情感、审美思维、审美观的发展,开启了学生对红色文化音乐的审美创造力,引导学生传承红色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根据育人目标、校情生情、学科逻辑,学校确立了红色音乐课程目标,即“聆音察理、立德树人、音与政通、渗入基因”。靶向课程实施途径,建构了“五音课程体系”,即:“同音共律——全员基础课程”“众口之音——核心领域课程”“丝竹之音——广域选择课程”“余音绕梁——个性特色课程”“青鸟传音——云端节日课程”。

二、课程实施,借音律育全人

(一)同音共律:挖掘教材红色基因,“实”全员基础课程

树立全员美育、全面普及的课程理念,规范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以音乐教材中的红色歌曲为基础,汲取红色基因,让学生学会演唱《雨花石》《卖报歌》《共产儿童团歌》《卢沟谣》《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歌曲,并进行红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二)众口之音:传承学科红色精神,  “融”核心领域课程

1.音乐+军事体育:学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少年军校特色教育,打造了嵌入式音乐课程。学校创编了海军旗语操《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空军舞蹈《我爱祖国的蓝天》、陆军舞蹈《军歌声声》等,促进了音体学科的相互融合。

2.音乐+传统文化:红娃快板以独特的音乐呈现方式得到学生的青睐。学校创编了《育红好少年》《英模颂》《新兵赞》《育红军娃赞国防》《红色基因代代传》等适合于集体表演的作品。响亮的竹板加上动人的旋律,配以朗朗上口的校园童谣,形成了学校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形式。

3.音乐+器乐表演:以军民腰鼓为代表的打击乐课程更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奏响红色最强音。学校创编的腰鼓表演《当兵的人》气势恢宏,学生用铿锵鼓点表现出永不言败、奋发向上的军娃气概。

4.音乐+学科渗透: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语文课上用歌曲《歌唱二小放牛娃》渲染文章气氛,向小英雄致敬;美术课上在画国旗前欣赏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让学生心怀爱国之情画出国旗的炫美;军事课上用《一二三四歌》感受军人的步伐统一、团结一致;“课前一分钟”活动中,学生用红歌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全员红色音乐教育促进了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三)丝竹之音:开发红色音乐资源, “拓”广域选择课程

红色音乐资源无处不在,除开发面向全体的课程外,学校根据学生需求,结合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选修课程。在合唱、儿童表演唱、快板、琵琶、口风琴、街舞、儿童舞、拉丁舞等课程中,教师将红色教育元素融入其中,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筑牢思想之根。例如:儿童表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口风琴《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合唱《十送红军》《游击队歌》,舞蹈《在灿烂的阳光下》,琵琶《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四)余音绕梁:打造红色音乐品牌, “精”个性特色课程

学校快板队、合唱队、琵琶队、舞蹈队让学生一时的兴趣转化成长期的热爱,也成就了育红小学的音乐教育品牌。其中,快板队每学期都会代表学校多次参加省市区各类演出,将红色教育辐射更广;合唱队曾经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献唱,在松花江畔传递红色精神;琵琶队曾经在南岗区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舞蹈队在哈尔滨市庆祝家乡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演出中表演。

(五)青鸟传音:延续红色教育成果 ,“研”云端节日课程

在学校红色音乐的熏陶下,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让红色声音在云端传递。“十一”国庆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用歌声向祖国告白,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创编手语操《国家》,在微信公众平台展示;建党百年,学生创编、表演的校园童谣在微信公众平台展播;疫情期间,教师与学生在云端会议室连线,共唱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课程评价,重多元共发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音乐教育需要多元的课程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由以往的“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作品性评价”转变。

除每节课教师当堂检验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外,学期中,学校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赛促练、以师带生、以展带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如:定期举行“校园红歌比赛”,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举行“我向党来唱支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红歌汇”“祖国在我心中——红色音乐作品展播”“建队日 我与红歌同行”等活动,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课程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班班同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参与中成长,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一次次用红色音乐点燃学生的爱国梦想。

在红色音乐教育研究中,育红小学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与“哈尔滨市红色文化教育传承协会”的兄弟学校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如: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编排的红色京剧《智取威虎山》、哈尔滨新区二校编排的红色舞蹈《万泉河水清又清》、哈尔滨市雷锋小学编排的歌舞《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优秀作品让红色基因在众多的学生心中扎根。彼此借鉴,相互学习间促进了校际联动发展,更促进了评价机制的更迭与创新。

学校申请了国家级课题《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与研究》,以教育科研为中心,树立“红色音乐教育”品牌观,提升理论,精准管理,突破重点。一是完善理论体系:拓展红色音乐内涵,增添红色音乐要素,提升红色音乐教育实效。二是完善制度体系:确立“项目式管理”方针,组织教师团队自主研发新的课程项目,由“静态定向管理”走向“动态自主管理”机制。三是完善行为体系:修订“红色音乐课程”体系,开发红色音乐教育校本课程群,科学调整研究方案,彰显红色音乐教育的张力。四是完善文化体系:打造校园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红色歌曲集群,定制班歌、团队歌等红色经典歌曲,提升红色文化品牌观与可识别性。

育红小学将继续与众多红色教育伙伴携手并肩,聚焦音乐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红色音乐久久回荡在校园,让红色基因永远注入血脉,照亮学生人生之路。

编辑/魏继军

9E3E16A6-E6C1-4FAB-BBD5-A3828749F3C7

猜你喜欢
课程建构红色基因音乐教育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