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赋能培训模式护理在提高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2022-07-07 14:58陈春丽董丽娟
广西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科总分条目

陈春丽 董丽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60,电子邮箱:airflow61@126.com)

Scrum赋能培训是现代互联网企业在管理公司时常用的一种培训手段,具有快速反应、快速迭代、价值驱动的特点,是企业针对市场需求所设计的灵活多变、可重复多次的赋能培训模式[1-2]。通过多次培训,不断对上一次培训结果查漏补缺,并融入现阶段新的要求,最终使得产品能够完全达到客户的要求[3]。目前,Scrum赋能培训大多应用于教学及企业管理,鲜见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4-5]。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产科患者大多病情多变,且急危重症者常见,其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应急意识与应变能力,掌握相关技能,这与Scrum赋能培训的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我院产科将Scrum赋能培训用于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2例急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1)妊娠或分娩时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急危状态,包括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难产、产后出血等产科急危重症,产科急危重症的诊断参照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孕产妇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6]及2011年《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有关1~3 级的急危重症诊断标准[7];(2)年龄20~45岁、孕周>28周、单胎妊娠。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恶性病变者,过敏体质者;(2)多胎妊娠、胎儿畸形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年龄20~45(28.5±5.7)岁,体重52~78(62.8±6.7)kg;孕周28~41(37.8±2.0)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12例;子痫前期13例,胎盘早剥10例,胎儿宫内窘迫9例,子宫破裂6例,难产、产后出血各4例;合并精神疾病16例,高血压18例,心脏病1例。试验组年龄21~44(28.3±5.2)岁,体重54~80(62.3±6.8)kg;孕周28~42(38.0±1.8)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5例;子痫前期14例,胎盘早剥12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子宫破裂7例,难产4例,产后出血2例;合并精神疾病14例,高血压19例,心脏病3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病因构成、合并症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另外,选择同期本院护理人员22名,纳入标准:(1)大专及以上学历;(2)有3年及以上的助产专科护理经验;(3)经过笔试与专科技术考核合格,能胜任工作。根据学历分层进行分组,对应护理相应组别的患者。对照组护理人员10人,均为女性;年龄24~44(35.2±4.37)岁,工作年限2~14(6.2±2.7)年;学历为大专7人,本科2人,硕士1人;职称为护师8人,主管护师2人。试验组护理人员12人,均为女性;年龄22~47(34.8±4.56)岁,工作年限2~18(6.4±2.8)年;学历为大专7人,本科3人,硕士2人;职称为护师8人,主管护师3人。两组护理人员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常规护理。在多学科协作救治的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给予对症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监测胎心音,做好术前准备、新生儿抢救与复苏准备等,预防感染,做好口腔、皮肤等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支持护理。

1.2.2 Scrum赋能培训式护理:试验组采用Scrum赋能模式的护理。(1)组建Scrum赋能护理团队。由2名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12名护士组成,主治医生任“产品负责人”,护士长任“敏捷专家”,护士为团队成员。首先,团队敏捷专家负责收集互联网Scrum赋能培训的相关文献资料,请教专业人士,充分了解Scrum赋能培训的流程、方法,并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然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基于Scrum赋能培训的护理计划、护理流程与护理目标;接着分解护理项目,细化成若干个“Sprint目标”,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情况排列,形成护理服务列表;最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护理路线图,以便于团队成员按列表计划有序展开护理。(2)召开站立会议。团队成员每天早晨召开1次站立会议,会议时间约15 min,会议主题包括“昨天都做了哪些护理服务?”“你所负责的护理任务还有哪些?”“今天的护理计划是什么?”“你在目前护理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等,在产品负责人与敏捷专家主导下,团队其他成员每人都要围绕会议主题进行阐述,目的是让所有人了解其他人的任务,当前护理计划进展如何,并通过会议找出护理问题并共同解决。每天的站立会议尽量在科室内进行,如遇特殊情况也可远程在线召开。(3)迭代护理。护士结合护理服务列表内容,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情况展开相应的护理。每天护理结束后,总结自己的护理内容,于次日站立会议上迭代分析,提出问题,并在团队讨论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下次护理中查缺补漏,融入新的护理方案。通过在每天站立会议上对护理内容的迭代,使护理目标逐渐靠近终点目标,最终符合患者的需求。(4)召开回顾性会议。设置每7 d为1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召开1次回顾性会议,总结“Sprint赋能”护理任务的完成效果及其优缺点,整改存在的问题。回顾性会议也可通过互联网远程在线进行。(5)互联网式护理回访。基于互联网平台,将产科急危重症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通过网络平台查看患者病历资料,评估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和居家护理要求。由团队护士回答患者及其家人提出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在线护理指导。(6)重复迭代。完成一名患者的护理工作后,总结护理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在团队产品负责人及敏捷专家的指导下改进,并继续为下一名患者迭代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在急救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凝血功能异常、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3.2 护士工作压力评价:分别在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前和参与6个月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8]对两组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评价,该量表有5个维度,共35个条目,包括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5个条目)、工作环境及资源配置问题(3个条目)、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7个条目)、患者护理问题(11个条目)、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4级评分法,赋分1~4分,总分35~140分,总分越高代表护士工作压力越大。

1.3.3 护理质量评价:分别在干预前和患者出院后7 d内,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评价内容有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环境护理4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条目,共4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分1~10分,各维度的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3.4 护理核心能力考核:分别于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前和参与6个月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护理核心能力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20分)、操作技能(20分)、职业素质(25分)、临床综合能力(20分)和病例护理(1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核心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围产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797,P=0.00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n工作环境及资源配置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109.51±1.829.52±1.550.0130.99031.82±6.5031.48±6.240.1180.908试验组129.46±1.634.67±1.088.486<0.00131.53±6.7517.43±4.565.996<0.001 t值0.0688.6300.1026.098P值0.947<0.0010.920<0.001

组别n管理及人际关系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总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1025.56±4.0225.22±3.970.1900.85197.64±14.6597.15±15.720.0720.943试验组1226.46±4.2611.93±2.3110.387<0.00197.50±11.8352.84±8.5610.595<0.001 t值0.5069.8020.0258.408P值0.618<0.0010.980<0.001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比较(x±s,分)

组别n健康宣教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环境护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4674.50±4.2374.41±4.530.0980.92281.26±5.5180.22±5.260.9260.357试验组4675.20±4.6887.70±2.9115.384<0.00179.56±5.1490.48±3.3012.125<0.001 t值0.75316.7411.53011.163P值0.464<0.0010.130<0.001

2.4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护理核心能力考核成绩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理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核心能力考核成绩的比较(x±s,分)

组别n职业素质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临床综合能力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1019.52±1.8819.78±1.950.3040.76514.68±1.7415.04±1.800.4550.655试验组1219.76±2.0223.46±1.385.2390.00114.96±1.6318.72±0.946.9220.001 t值0.2865.1750.3896.164P值0.7780.0010.7010.001

组别n病例护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总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1011.56±1.6211.68±1.730.1600.87575.38±8.2277.84±8.460.6600.518试验组1211.52±1.6914.26±0.805.0760.00175.85±8.3594.51±4.816.7080.001 t值0.0564.6230.1325.808P值0.9560.0010.8960.001

3 讨 论

产科急危重症的病情复杂凶险、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且伴随症状多,患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产科急危重症的常规护理方法过于板滞,护士在面对突发病情时,较难做出快速有效的响应[9-10]。同时,产科危重症患者心理压力大,易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正常的救治及护理[11]。因此亟须探索一种更加适合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模式和护士培训模式,以提高护士的灵活应变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往Scrum赋能培训多用于企业的项目管理当中[12]。针对标准开发项目的进度与质量问题,基于Scrum赋能的项目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强调沟通、迭代和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优势[13]。近年来,Scrum赋能培训也开始探索应用于医疗物资及临床医学领域[14-15]。

在产科护理中,Scrum赋能培训作为一种提升护士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的综合性培训,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将持续管理及优质护理作为护理思路,通过反复实践,发掘以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持续迭代中不断完善与改进,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要求。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基于Scrum赋能培训模式的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期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Scrum赋能培训模式护理可有效降低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Scrum赋能培训使产科护理目标更为量化和细化,可有效夯实基础护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提高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基于Scrum赋能培训模式的产科护理,提高了护士对突发状况的快速应对能力,也使护理服务更为规范,更具针对性。Scrum赋能培训优化了护理流程,使团队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使成员之间的职责划分更为明确,减少了护理的重复性与混乱性。而团队中医生的指导,能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并快速处理,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Scrum赋能培训模式为护士创造了一个更为和谐、团结、健康的工作环境,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其对待工作的积极性。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Scrum赋能培训模式护理可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和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Scrum赋能培训模式护理可有效降低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和护理质量,降低护士工作压力。

猜你喜欢
产科总分条目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浅谈产科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