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助力提升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的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2022-07-07 05:06
图书馆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全民民众数字

吕 睿

(临沂市图书馆,山东 临沂 276000)

随着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强化民众健康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使命[1]。2015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针对“健康信息素养”给出了明确解释,健康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归纳健康领域基本信息资源,并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做出科学决策,维护身体健康的能力[2]。“健康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是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也是公民健康意识培育与“大健康”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更是公共图书馆创新转型升级的契机。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公民提供高价值信息资源与输出信息服务的重要文化机构,在信息健康服务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健全的信息服务网络、丰富的馆藏资源在“大健康”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公共图书馆需要更新阅读推广服务理念,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方式,深化阅读推广服务资源建设,全面推进阅读推广服务供给侧改革,开展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活动。笔者聚焦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的提升研究,参考借鉴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与全民健康信息素养培育紧密结合,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助力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期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培育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提供有益借鉴。

1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的内涵与现状

1.1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内涵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是面向全体民众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深度融合的概念,是指全体民众意识到健康信息需求,快速查找信息源并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健康信息检索、评价信息质量及在具体情景适应性探究、分析,理解并使用健康信息,科学做出健康决策的能力。具体包括5项基本能力:正确认识健康信息获取需求,能正确获取健康信息资源;依托自身认知能力正确理解健康信息,鉴别信息来源检索相关信息;正确筛选出高价值信息资源,测评出健康信息针对特定健康问题的适用性;将健康信息与自身知识储备、认知结构高度整合,正确理解信息,并使用信息合理做出健康决策解决特定健康问题[3]。

1.2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现状

我国针对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始于2005年,并在2008年由卫生部门首次公布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制定出台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即《中国公民健康66条》。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试行版的基础上又新修订出台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与2008年版相比,2015年版突出了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检索、健康信息评价、健康信息使用等知识,越发体现出健康信息素养在全民健康中的重要性[4]。从2008年开始,中央卫生健康部门已经发布了11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从首次公布的7%,即每100个中国公民中有7人具备健康素养,到2013年的8.75%,2015年的10.3%,2017年的15%,2019年的17.18%,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的监测报告将健康信息素养纳入了监测指标,2015年公布的全民健康信息素养为17.8%,2017年为23%,2019年为27.5%[5]。从全国范围来看,全民健康信息素养呈稳步上升态势,但结合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具有健康信息素养的居民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偏低,且呈现东部发达地区比西部地区民众、城市居民比乡村民众更具备健康信息素养,健康信息资源的获取手段更丰富,获取渠道更全面的特点。

2 公共图书馆助力提升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的可行性

2.1 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教育服务职能

公共图书馆是优质文献资源的汇聚地,能利用自身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快速获取第一手健康信息资源,能充分发挥出健康教育与健康信息服务两大职能,为民众获取优质健康信息资源并做出健康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也能为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与全民健康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决策信息[6]。如北京市丰台区公共图书馆与北京航天总医院深度合作,对医药卫生文献信息全面搜集,建立了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文献资源培育支持中心,围绕“健康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目标,树立了以公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为中心、服务社区的发展理念,聘请北京航天总医院公共卫生疾病主任医师作为特聘专家,成立了公民健康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全面参与社区与医院的公共健康服务事业,并定期举办疾病预防、流行病防治、季节性疾病预防等教育培训讲座,充分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教育服务职能,全面培育民众的健康信息意识。

2.2 具有大量的信息情报人员和专业健康信息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图书情报学、公共信息学、图书馆学、信息情报学等方面的高级技能人才,他们长期从事公共信息搜集、文献资源检索、书籍文献管理、信息咨询服务方面的工作,具有专业信息资源开发、阅读推广服务的能力和经验,能根据公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需求高效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如河北省廊坊市图书馆长期致力于图情工作人员的健康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从2016开始与河北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了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职业培训课程,并在2018年正式确定为图书馆员定向考核课程,每年年末针对图书馆员的医学信息检索能力进行考核,保障图书馆员有效掌握医学信息检索技能。

2.3 具有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全民健康信息高效普及

公共图书馆在长期的阅读服务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众多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能依靠图书馆自有的网络端口、服务终端快速普及、快速宣传,而线下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服务活动也能促进优质的纸质书籍、经验读物快速普及[7]。北京昌平区图书馆与昌平区精神保健院深度合作,聘请精神疾病预防专家,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定期开展精神疾病预防直播讲座,在向公众普及精神疾病危害、预防常识的同时,在直播间也能对公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有效解答,使主讲嘉宾与公众充分互动,进一步提升健康信息服务普及效率。

3 公共图书馆助力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

公共图书馆助力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需要从打造健康类馆藏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开展健康类主题阅读推广服务活动3个维度进行建设,如图1所示。公共图书馆首先要确定健康信息数据源,要与不同的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实现医疗卫生数据共享。健康类主题数字资源是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基础架构,需要对不同类型健康数字信息采集、分析、聚合与整理,为健康信息数字服务提供有效支持。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需要针对公民不同健康信息需求提供多种信息咨询服务,帮助民众合理做出健康决策。健康主题类阅读推广服务需要考虑民众的健康信息接受程度,以培育公众健康信息意识为中心,开展种类多样的阅读推广服务活动,使健康信息资源能有效普及。

图1 公共图书馆助力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3.1 打造健康类馆藏数字资源体系

健康类馆藏数字资源包括健康类数字文献数据库、健康类信息资讯数据库、民众健康监测信息数据库、疾病信息数据库等,依靠不同类型的健康类主题数据库对各类健康信息数据深度整合[8]。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依靠数字技术与虚拟处理技术将健康类实体馆藏资源、文献资源数字化处理,运用算法工具将不同类型数据资源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库中,通过对民众的健康信息需求与体质健康监测需求精准定位、精准分析,使数据库资源与民众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引入智能技术,针对民众的健康信息服务需求量身定制阅读推广服务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匹配健康类数字阅读资源、智能推荐健康信息资讯,使民众的健康信息咨询需求得到满足。

3.2 建设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需要建立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依靠数字网络为民众提供数字阅读服务。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是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核心框架,针对民众多种健康信息需求提供医学信息检索、健康信息咨询、体质健康监测、健康数字资源个性化推荐等服务,针对民众的体质健康问题提供咨询答疑,并合理推荐数字阅读资源,培育民众的健康信息素养[9]。同时,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要与健康类数字文献数据库高度关联,数据库可随时为数字服务平台提供数字资源支持,方便数字服务平台及时调取。此外,健康信息数字服务平台依靠数字网络保障各种健康类信息数据资源高效传输,并与民众的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共享,让民众随时随地能接受健康类数字阅读资源,保障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果。

3.3 开展健康类主题阅读推广服务活动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还要以种类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健康信息素养培训教育,要通过举办健康信息教育读书会、健康信息教育讲座、社区信息健康教育“读者沙龙”等激发民众参与健康信息阅读推广活动的兴趣,使民众能自发接受健康信息知识。这也要求公共图书馆要在全面采集民众健康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对民众的健康信息行为精准感知,并能根据民众健康信息资源使用状态,在阅读推广服务活动中融入具有内在关联的健康信息知识,使民众潜移默化中受到健康信息知识熏陶[10]。同时,公共图书馆应对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服务活动的举办频率、服务效果、资源状态科学评估,要对阅读推广服务内容与民众健康信息需求间的内在契合度科学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对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内容不断调整与优化,对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以保障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4 公共图书馆助力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创新路径

公共图书馆助力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可以从阅读推广服务方式、阅读推广服务渠道、阅读推广人才培训3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创新,具体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创新思路框架

4.1 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方式,丰富阅读推广服务内容

阅读推广服务方式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考量民众的健康信息需求,实现数字资源、实体资源的创新转化。公共图书馆要运用线下媒体、网络媒体做好全面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宣传工作,将馆内优质健康类数字阅读资源、实体资源及时推送出去,让民众能够及时获取、及时了解。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App、快手、抖音等数字应用在线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问题竞猜、健康养生视频分享会,吸引网络用户积极参与,也可以使用数字社交媒体及时发布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养生读者会、养生座谈会等线下活动信息,引导民众积极参与[11]。线上、线下的阅读推广服务内容要贴近民众生活,针对民众健康信息诉求及时反馈,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与多种内容形式开展健康信息阅读服务活动,使阅读推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最大程度地满足民众健康类阅读服务需求。

4.2 拓展阅读推广服务渠道,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面向全民健康信息素养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方式创新还需要拓展阅读推广服务渠道,结合不同群体用户的健康信息素养需求,在用户、移动端口、服务网络、阅读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拓展。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加大与医疗服务机构、医学科研机构、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公共文化组织、网络健康服务平台、保健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不断更新健康信息数字资源,优化健康卫生信息传播环境,拓展阅读推广服务群体与服务范围,将不同的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中,进一步提高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有效性;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不断深化健康信息数据资源建设,联合不同的信息服务机构继续深化服务终端建设,保障健康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效能提升。

4.3 加强阅读推广人才培训,提升阅读推广服务效能

公共图书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全面培育好阅读推广人才,面向图书馆员开展专业的健康信息素养技能培训、课程培训、服务培训、信息培训等活动,保障图书馆员具备专业的健康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公共图书馆还需要建立健全健康信息素养专业技能培训机制,如可与医学专业院校深度合作,建立健康信息人才专业培养机制,培养专业的健康信息服务馆员;与医学科研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开设健康信息服务专业课程,深化本馆图书情报人员健康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图书馆员队伍的健康信息专业化服务能力,依靠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活动。

5 结语

我国当前公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的活动形式、服务模式、教育方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民众健康信息素养还处于初步培育阶段。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服务职能,利用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完善健康信息数字资源建设,加强健康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入新兴智能技术夯实阅读推广服务技术框架,结合民众的健康信息服务需求,开展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信息服务活动,构建科学的全民健康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全民民众数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全民·爱·阅读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答数字
可持续全民医保
数字看G20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成双成对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