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教学有“法”有“度”

2022-07-11 00:50时珠平,潘文彬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时珠平,潘文彬

摘要:《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语言的思辨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明白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启迪智慧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四步”教学:课前聊天,游戏引入;读通课文,疏通文意;多元论辩,厘清观点;深度推理,总结提升,做到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度”。

关键词:问学课堂;《两小儿辩日》;文言文教学;“法”;“度”

《两小儿辩日》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文言文。该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材选编此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明白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启迪智慧的重要性。教学此文,以针对性的“问”,启发学生深度学,能让文言文教学有“法”有“度”。

一、教学实录

(一)课前聊天,游戏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好!课前我们来玩一个看甲骨文猜汉字的游戏,有没有玩过?

生没玩过。

师那我们尝试一下。

(出示甲骨文“”。)

生口。

师对的,再看。

(出示甲骨文“”。)

生日。

师不错,有两下子,我们增加一点难度。(出示甲骨文“”。)

生人。

师“人”字在甲骨文中是弯腰垂手的形象。(出示甲骨文“”。)

生箭。

师意思对,这个字是今天的“矢”。再来看这个字。(出示甲骨文“”)这个猜不出来正常,猜出来超常。

生知。

师很接近了,这个字就是今天的“智”。(出示“”)到了秦朝,人们又在“知”的下面加了“日”。(指“”)猜猜看,古人为什么要用它表示“智慧”的“智”呢?

生有人被一支箭射中了,受伤了,自己知道。

师你的猜测有些道理。那谁来猜想一下,为什么后来又加个“日”呢?

生了解近处的事,如自己受伤,还能了解很远很远的事,如太阳,这就是智慧。

(全班鼓掌。)

师你们很有“智慧”!

生知道的越多,就会像太阳一样发光。

師这是智慧的光芒!从你的发言中,我们能看到你身上闪耀的智慧之光。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于智慧的“智”的理解是不断深入的。所以,老师也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交流,能让我们对“智”有更多的理解。想不想知道更多?

生想!

师孔子说“后生可畏”,说的就是像你们这样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言文。(板书:两小儿辩日)一起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有两层铺垫:一是以游戏为引子,从造字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关键字“智”,为下文理解孔子和两小儿的智慧做铺垫;二是为教学本课的难点——课文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中的通假字现象做铺垫。]

(二)读通课文,疏通文意

师课文能读下来吗?谁站起来单独给我们读一读?这一次朗读只有一个要求,字字响亮。

(学生大声读。)

师真不错!第一次能读成这样,很让我惊喜!最后一句大家要注意,有没有发现这一句中有两个字的注释与其他字的注释不一样?

生它们都解释为“同××”。

师对的,像这样的字叫“通假字”。关于通假字,老师只提醒一点:当一个字“同”另外一个字时,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就与它“同”的那个字一样。比如,这个“为”本来是一个多音字,这里现在只能读“wèi”。同理,这个“知”在这里只能读——

生zhì。

师为什么读音和意思一样?还记得我们课前猜的这个“智”吗?

生因为古时候它们是同一个字。

师是的,这就是神奇的古汉语。下面请大家对照注释理解课文。结合注释还不能理解的,在相关词语旁边打个问号。同桌间可以交流一下自己打问号的地方。

(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引入古人读书四法——“藏”“修”“游”“息”,引导学生理解“游学”。)

师(出示句子“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个句子中,哪个词是你不理解的?

生“及其”的“其”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告诉他?

生“其”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种用法。其中一种是“这、那”的意思。如,“其人丹凤眼,卧蚕眉”就是说“那人丹凤眼,卧蚕眉”。

师“其人”是谁?

生关羽。

(教师还结合《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及其”的“其”的意思;又联系成语,帮助学生理解“汤”的意思。)

师那现在能说说“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意思了吗?

生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地热。

师真好!这里面的“汤”你解释得也很准确。其实这两句话的前半句都不难理解,老师仔细看了大家的问学单,发现主要问题在这四个“者”上。(出示学生的问学单)有人解释为“远者”“近者”,有人解释为“远的”“近的”,有人解释为“……的地方”“……的时候”……那到底怎么理解这个“者”呢?老师课前翻阅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本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用的工具书。其中提到,“者”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以译为“……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时候”“……的地方”等。我们来看这个句子。(出示句子“宋人有耕者”) 这里的“者”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的人”。

师连起来说一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生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

师(出示句子“不放心者最是一件,我有一个祸胎,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这里的“者”又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是指“……的事”。

师很好,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者”呢?

生指“……的時候”。

师一点就通,为你点赞。请你把这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这不是离我们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离我们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

师还有一句“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谁来说?

生这不是离得近的时候感觉热,而离得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师真不简单,一下子就把这句话说清楚了。下面我们完整读一遍课文。

(学生齐读。)

师读懂了,自然就能读顺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易错的“字”、难理解的“词”和难断的“句”,分层次帮助学生疏通课文。疏通的起点源于学生问学单中的困惑。从学生开始写问学单时,其思维已经被打开。以“问”推动学生的学,将课前问、课中问,教师问、学生问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三)多元论辩,厘清观点

师明白了文言文的大意,两小儿的观点,你们清楚了吗?

生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另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师这是两小儿的观点。他们各自的理由,你能各用一个字来概括吗?谁能上来填一填?

[学生板书:近(大)、远(小); 远(凉)、近(热)。]

师填得好!字迹工整,用字精准。谁来根据板书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故事。)

师讲得好。滴水不漏。(出示问学单)有同学问,文章开头的“辩斗”可不可以换成“辩日”?

生不能,因为孔子刚开始并不知道两小儿争论的内容。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孔子不知道?

生从“问其故”可以看出。

师你很严谨,那能不能把这个“斗”去掉呢?

生不能,因为“斗”有打斗的意思,表示辩的程度很激烈。

师有道理。那究竟什么是“辩斗”?看来光解释没有用,还要体验一下。 我们先同桌之间辩一辩。

(学生同桌之间辩。)

师这一篇课文其实教会了我们很多“辩”的技巧。比如,先亮观点后摆事实;再如,讲理由时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还有一个小秘密藏在文字里面——我们读“大”“凉”这些放在句子末尾的字时,要把嘴巴充分打开,才更有气势,明白了吗?这也是辩论的一个技巧。我们再请一组同学来展示一下。

(一组学生起立。)

师提个要求,这次你们辩论时,我不喊停,你们就一直辩。

(学生小组辩论。)

师情绪到位了!这才是辩斗的状态,送给他们掌声。接下来我们自由辩论。除了文中两小儿的理由,你们可不可以再给他们各自找一个新的理由?自由辩论时,注意要有来有往,一人一句。

生日初出大如地球,及日中则如西瓜,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凉凉爽爽,及其日中如摸火焰,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生日初出大如玉盘,及日中则如红豆,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冰冰凉凉,及其日中如探火炉,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师你们是聪明的小儿,也是能言善辩的小儿。这就叫“辩斗”。(话筒递给一学生)给你一个机会,说一说对方辩友的破绽。(学生说不出)看来刚才只想着自己要说的了,是吧?不要紧,以后要注意。辩论时不但要想好自己说什么,还要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不过整体看来非常好,看你们辩斗,我仿佛看见两小儿从春秋时期穿越到今天的课堂了,再次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此环节仍然紧扣学生提出的问题,由“‘辩斗’能不能换成‘辩日’”说起。课题是“两小儿辩日”,这里由浅入深,以“辩”导入,以“辩”代“读”,以“辩”代“讲”,设计了“与同桌辩”“小组辩”“自由辩”三个层次的“辩读”,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在线”,在把握辩论技巧的同时触摸到了文本主旨。]

(四)深度推理,总结提升

师两小儿争了半天,后来向孔子请教,结果怎么样?

生孔子不能决也。

师所以这个“决”是什么意思?

生判断谁对谁错。

师孔子不能决的事,你们有人知道吗?我们来看一个同学课前的提问。

(出示问学单:两小儿谁说得是对的?)

生我觉得早晨与中午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是错觉骗了我们。

师你很有智慧。如果同学们还想做进一步了解,请课后上网搜一搜《两小儿辩日的科学真相》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了解得更透彻。同学们都在问谁对谁错,老师想问大家的是,“谁对谁错”真的那么重要吗?说说你的看法。

生重要。

师为什么?

生争辩总要有结果。

师看来你做事比较看重结果。

生不重要。

师那你认为什么才是重要的?

生辩论时的不同理解更重要。

师两小儿有什么特点?

生善于观察、爱思考。

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自己的观点。

……

师你们真的很有智慧,一下就看到了本质。(出示单元人文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人类的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来自好奇心。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好奇心、热爱思考、有求知欲,远比对错更重要。(出示问学单)还有同学问“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嘲笑’还是‘善意的笑’?”。

生我觉得是嘲笑。因为那么大的学问家,连小孩的问题都答不出来。

生我觉得是天真的笑。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不会对长辈无礼,不可能嘲笑圣人。

师孔子是什么人?

生大学问家、大教育家。

师小孩提出的问题把一个大学问家难住了,所以他们笑了,这是什么笑?

生我觉得是得意的笑、纯真的笑,意味着“这个问题我都知道,你居然不知道”。

師说得好。现在,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儿,你会怎么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学生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们看出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生很谦虚,很好学。

师是的,无论是小儿天真的笑,还是得意的笑,其原因都是“孔子不能决也”。(出示问学单中的问题“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也?”)同学们来想想,孔子为什么不决?

生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就不决。他实事求是。

师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还有一个同学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出示问学单:“孔子是不知道不决,还是知道却不想回答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孔子有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不会下结论。

师这是你的想法。刚才我们说,这两个小孩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刚才你们也说了,孔子是大学问家、大教育家。作为大教育家,此时他即使知道,会不会决断?

生我觉得不会。他会为了保护两小儿的好奇心而“不决”。因为他无论判断谁对,都会伤害另一个小儿。

师你将来要是做老师,一定会很高明。你讲得很有道理。看来,“能决”是一种智慧,有时“不决”同样也是一种智慧。这样说来,课文最后两段还真挺耐人寻味的。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

[设计意图:一直以来,人们对《两小儿辩日》结尾的“笑”是“嘲笑”还是“善意的笑”争论不止。换个视角,联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发现:对错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决”与“不决”也不能说明什么。结合学生查的资料,明确了孔子的身份,从教育家的角度去看“两小儿”的反问,就不会产生“绝对化”的认知。至此,学生对文中的“智”也有了全新的认知。]

二、教学评析

“文言文教学的‘法’与‘度’”,这个主题很深奥。这个“法”与“度”,从大处着眼,就是立德树人之“法”与“度”。怎么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来寻求立德树人之“法”与“度”,值得我们探讨。同时,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小学生,那就还要研究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的“法”与“度”。结合时珠平老师《两小儿辩日》一课的教学,说一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种“法”与“度”。

(一)目中有“人”

这个“人”,是指学生。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如何教他们学习文言文?文言文反映了古人的工作和生活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那我们就要先研究学生,尽量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

时老师的课,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是围绕学生课前问学单提出的问题展开的,呈现的问题也大多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如“文章开头‘辩斗’能不能换成‘辩日’?”“两小儿谁说得是对的?”“文中的‘笑’是嘲笑还是善意的?”“孔子是不知道不决,还是知道却不想回答呢?” ……聚集学生有疑惑的、关心的、想学的,关注群体的主体需要,就是目中有“人”的体现。再上一层,时老师引领学生从已知中揭示未知,关注学生理解的盲点,聚焦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获得更高阶的认知,更是目中有“人”的体现。

(二)手中有“法”

此处的“法”,即立德树人之“法”和常见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策略,是两个比较上位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当中来,应该如何理解?就是用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教。

时老师这节课中的一些探索给了我不少启发。

课前的交流环节——“看甲骨文猜汉字”游戏,就很得法。首先,呼应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的内容,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其次,对于“智”的认知,时老师的设计颇为精巧,从“说话像箭一样射出来,很快,了解得很清楚”,到“了解眼前的事,还能判断事情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近处的事如自己受伤,还能了解很远很远的事如太阳”,到“知道的越多,自己就会像太阳一样发光”,再到后面“两小儿的智慧来自于他们观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孔子‘能决’是一种智慧,‘不决’同样也是一种智慧”等,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智”字贯穿整节课,给了学生无穷的“智慧”想象和回味空间。再次,通过课前交流为后面讲“通假字”做了有效铺垫,进而针对很多人认为的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的说法,用“智”的甲骨文和小篆体告诉学生:“智”原本没有“日”,到了秦朝时才在下面加了“日”,这本身就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字的意蕴的认识是在不断加深的;“知”和“智”是同一个字不同时期的写法,所以它们的意思可以“同”,音也可以“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一个汉字演变的呈现,更能帮助他们理解什么叫“通假字”。

时老师对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两句的引导,通过对学生问学单的分析,发现学生的疑惑在于对“者”的理解。有人解释为“远者”“近者”,有人解释为“远的”“近的”,还有人解释为“……的地方”“……的时候”……那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个“者”?时老师结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同时选取学生先前学过的文言文《守株待兔》及读过的名著《红楼梦》中的例句启发学生,最终问题迎刃而解。在此过程中,时老师还渗透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一是用好工具书;二是温故知新;三是记住人物情节,留心语言文字本身的妙处,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阅读。

当然,时老师的这一节课中的教学之“法”还有很多,此处只简单列举一二。

(三)心中有“度”

这个“度”,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度、温度和适度外,我想还有文言文教学的“力度”。

教学活动分“角度”。时老师从单元人文主题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我觉得是高明的。有人文主题的引领,教学就不会走入对“嘲笑”和“善意的笑”的无意义的争辩之中。

教学语言有“温度”。时老师听了学生的理解后说“你将来要是做老师,一定会很高明”,很快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温度”。她给出的评价“这就是神奇的古汉语”“这就是文言文的神奇之处”“最后两段还真的挺耐人寻味的,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能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亲近文言文。毕竟,文言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流淌在我们血液当中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

教学内容选取求“适度”。对于本课易错字词的指点,时老师结合学生的课前问学单,列出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最为关键的“辩”与“辨”,只做到让学生理解其意,并不做过多延伸。他对《论语》中相关句子的引用,也是点到为止,不做过多的拓展,否则整堂课会喧宾夺主,这些都是“适度”的体现。

教学策略讲“力度”。这包括渲染文化的力度、激活思维的力度和强化审美的力度。对于渲染文化的策略,时老师从课前“看甲骨文猜汉字”的游戏,到课中结合古人读书四法(即“藏”“修”“游”“息”)来解释“游学”、结合《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及其”的“其”等,都体现了文言文教学中渲染文化的力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激活思维的策略,时老师基于学生提出的“孔子是不知道不决,还是知道却不想回答呢?”之问,及时追问“孔子有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假设孔子知道,他会下结论吗?”。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次次被打开,得以持续生长和提升。对于强化审美的策略,时老师在课尾说“看来,‘能决’是一种智慧,有时‘不决’同样也是一种智慧”,这是对孔子与两小儿“智慧”的总结。他没有把这篇文言文简单定性为是道家对儒家的嘲讽,而是在“智慧”的源头上、“智慧”的态度上,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发现,智慧无处不在。这具备了适切的审美力度。毕竟,文言文能流传至今,在于它无论何时都具有时代的活力和魅力,亦即其内在而又独到的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