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挺立民族精神

2022-07-13 21:31刘佳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文化

刘佳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现场(燕雁/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持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强劲动力。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各领域创新不断、百花争妍、硕果累累。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以文化自信挺立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张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从福州的三坊七巷再到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旅地标成为新的城市名片;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再到黄河文化旅游带,串联起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廊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阐释了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从出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到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宣传思想工作正本清源,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原则立场得以阐明。

有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时代逻辑更加清晰,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设计,构建起文化自信的战略布局。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要以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到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央统一部署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创建。

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近年来,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的一系列举措,得到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呼应,凝聚起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自信不断深入人心,我们党进一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张军说。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如何使文艺创作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需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力尽责、作出贡献,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坦诚直面的时代命题。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为真实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深入六盘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走访和记录;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张国田在基层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5年多,与老乡的共同奋斗,使他在用摄影记录乡村振兴时有了不竭的创作动力。

“人民群众中孕育着丰富的创作素材,是取之不竭的创作宝库。要推进文艺创新,就要深入到人民中去。”曾执导《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的导演刘家成说。

聚焦时代现场中的火热现实——电视剧《山海情》《大江大河》《人世间》在荧屏上讲述人民生活的史诗,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带领读者深入到脱贫攻坚基层,纪录片《武汉日记》用镜头记录武汉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

回应当代社会中的情感呼唤——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三部曲的爱国主义表达,与社会文化情感的最大共识同频共振,《你好,李焕英》以真诚书写中国人对亲情的眷恋,《流浪地球》用科幻放眼人类未来,对地球文明提出大国人民的思考……

强化历史记忆中的信仰感召——电影《长津湖》用当代电影工业美学展现抗美援朝英雄,电视剧《功勋》以细腻笔触讲述时代楷模何以成就,《觉醒年代》以厚重积淀和充沛情感展开一幅“觉醒者”的群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舞蹈创新重述英烈的信仰与牺牲……

“人们希望看到光,希望看到温暖和良知,希望互相理解,我们的创作着眼点就是去写出这种向往美好的心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文化发展的成果最终要惠及人民,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使每个人在生活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精神之力。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7个、文化馆3317个,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5%和99.7%。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美术馆已经实行了免费开放,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

“诗与远方”以文旅融合相遇。四川省西昌市长板桥村打造了彝族风情驿站,河北省保定市将太行山村风光与红色文化融合……在大大小小的城镇小村,一条文旅助推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通。

从福州的三坊七巷再到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旅地标成为新的城市名片;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再到黄河文化旅游带,串联起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廊道……文化通过旅游业态由资源转化为效益,为地方经济带来全新增长点。

北京史家小学学生在开学典礼上演唱家国主题歌曲(陈君清/摄)

2021年10月29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内观看铜大立人像(刘潺/摄)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福建考察时的话语,掷地有声。

文化自信,建立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基础上。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解答“何以中国”,良渚古城、三星堆遗址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新成果向全世界公布,以实证诉说“上下五千年”。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各地老城整体性保护为代表,一大批历史“金名片”越擦越亮。“古人讲:‘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北京将始终注重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说。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站稳脚跟的根基,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需要在守正创新之路上脚踏实地。

从“紫禁城里过大年”和“数字敦煌”,到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博物馆展览;从《国家宝藏》《如果國宝会说话》《典籍里的中国》《中秋奇妙游》的热播,到舞剧《唐宫夜宴》《只此青绿》重现唐宋之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非遗+扶贫”让四川凉山的彝绣、银饰技艺得到活态保护,电商平台助力这些来自乡村的非遗工艺品销售到城市里。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新科技、新传播、新表达正在赋能文化遗产走入公众视野,使得全社会对中华文化更加自信自豪,对文明传承更有自觉实践的动力。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作家刘慈欣站在国际大奖舞台上,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让海外读者也“追更”,《人世间》开拍不久即被迪士尼买下海外播映权……世界想要听到中国故事,文艺创作者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着眼未来,张军说:“我们相信,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绝不仅仅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全面崛起,亦是中华文明的再次伟大复兴,中国将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和道德上全方位地影响世界。”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