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2022-07-14 09:46徐敏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摘 要:乐器教学一方面能够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天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学习,对于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需要切实加强竖笛课程开发。对此,音乐教师要通过开发竖笛课程、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要点、实施科学评价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竖笛吹奏技巧,使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美学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竖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0-0067-03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旨在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竖笛作为小学音乐课堂上常见的小乐器,在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竖笛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主动对竖笛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表达情感,而不是局限于浅尝辄止。唯有如此,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音乐的教化价值才能在学生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一、小学音乐竖笛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课程的开发是以基本应用技巧教学内容完成为目标。小学音乐教师的课程开发目标便是引导学生掌握器乐的演奏方式和演奏技巧。因此,课堂内容的设计需要结合音乐本身的特点,尤其是在进行相应的基础性内容演示时,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和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其通过观看和聆听,真正沉浸在声音之旅中。在进行竖笛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再引导学生运用竖笛进行演奏,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脑、耳、眼、手、口、舌、气的配合默契度,从而达到能够独立演奏的水平。要想达到上述教学效果并不容易,音乐教师还需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开发器乐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丰富其音乐情感的同时,强化其在音乐理解、鉴赏、创造等方面的能力[1]。为了强化学生的审美力与鉴赏力,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播放一些竖笛的优秀作品或者影视片段,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和震撼。

教学目标的制订难度并不大,难点在于具體的教学执行。音乐教师需要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订常规课程目标,在常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将其进行细化,确保器乐教学能契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体现课程目标的阶段性,同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与考核方案的制订。例如,在开发竖笛校本课程时,若在三年级开设竖笛初级课,那么三年级的常规课程目标就是掌握竖笛演奏的基本技巧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评价则是将G调八度内的节奏型较为简单的乐曲作为标准。后续课程的常规性目标则是结合竖笛演奏技巧,逐渐提升其复杂性,让学生可以逐步掌握竖笛演奏时的呼吸方法、运指法及运舌法,将G调拓展为全部自然音乐的方法进行验证。

二、小学音乐竖笛教学要点

(一)以兴趣引导为先

教学讲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的音乐学习处于萌芽阶段,对相关的音乐理论、音乐技巧缺乏认识和了解。如果教师从最难的地方开始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久而久之便会对音乐失去兴趣。因此,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哼唱一些熟悉的或喜欢的旋律,再从中间进行选择,通过提高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参与度来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采取以赛促教的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表演所学的吹奏技法,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比赛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竖笛产生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竖笛学习势头,由此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该习惯对于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掌握竖笛演奏技巧

掌握演奏技巧可以不断拓展学生的提升空间,使学生更大维度地参与音乐世界,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也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声乐感受力。学生对声乐的感受力有所提升后,往往会变得更加敏锐和细心,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对事物的感受力。

(四)锻造精神世界

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天赋被激发后,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坚持不懈地练习竖笛。竖笛学习的场所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也不只局限于简单的技巧。因此,面对那些天赋较好或者非常喜欢竖笛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尊重,给他们更多竖笛学习上的引导和鼓励,尤其是要鼓励他们坚持练习,不断夯实基础,为日后进一步深化学习提供条件。

三、小学音乐竖笛教学评价

(一)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的结合

以往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将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作为重点评价内容,教学评价的片面性较强,器乐教学方面的评价经常被忽视。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竖笛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上课表现进行评价,还要采取提问、演奏及演唱等方式,综合地掌握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及演奏完整性。尤其是把竖笛引入课堂后,教师应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竖笛吹奏效果和演奏技巧掌握度的评价,及时地掌握学生在日常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学习态度、接受程度、课堂表现等,将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袋之中,作为成长档案的日常成绩。在每个学期期末,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器乐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再根据竖笛吹奏与合奏及其他音乐类的综合表演,对学生本学期的音乐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期末成绩。

(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教师应该带头转变观念,不再唯结果论、唯分数论,真正地建立一套完整且合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重视和观察学生的声乐学习过程,以推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首先,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聆听音乐作品时的情感反应进行考查,可以达到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竖笛,对学生的竖笛吹奏效果进行重点考查,同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进行考查。结果评价是按照课程标准,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演奏与吹奏乐器,是否能将歌曲完整地演唱出来。

(三)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进行自我评价[2]。在自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一学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日常表现、竖笛吹奏作品、器乐合奏等有关器乐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以达到自评的目的。互评则采取自主展示才艺的方式,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如合奏二声部音乐作品,结合完成情况实施互相评价,最后通过教师的综合点评提高学生器乐学习的积极性。

(四)注重评价体系的革新和改进

作为声乐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声乐专业能力,完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教师不能让自身的专业水平止步不前,而应当积极参与相应的专业培训,多与其他院校的优秀教师进行积极交流。此外,教师对于声乐课堂的评价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而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吸收其他评价体系的优点并与之融合,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让学生能够准确、客观地了解自己在过去一个阶段或学期的竖笛学习效果,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竖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竖笛吹奏水平。

四、小学音乐竖笛教学实践

(一)竖笛在音高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在进行歌唱教学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歌谱演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先学会唱歌词,再引导学生对歌谱进行演唱和分析,达到识谱的目的。为帮助学生形成高音概念,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随着钢琴伴奏唱歌谱,达到感受歌曲优美旋律的目的。在学生建立音高与节奏的意识后,加入歌词再开展歌唱教学。但是这两种方式均难以给学生最为直观的音高概念。竖笛在固定音高、音准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听觉、视觉和指法上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当学生难以准确地进行歌谱视唱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吹奏歌谱。采用竖笛吹奏,有助于学生建立歌曲的音高概念。这里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循序渐进”。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和思维层级递进过程出发,切合学生本身,让他们从实现声乐入门到慢慢掌握一些技巧,合理引导。这样做一方面符合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直接输入较难的内容,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具体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其中一组吹奏旋律,另一组进行歌谱视唱,两组交替进行吹奏和演唱。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谱与视唱的能力。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采用竖笛吹奏,能解决分声部教学时学生容易出现的声部交叉问题。具体做法是采取吹奏竖笛的方式,根据声部小组划分,不同的小组吹奏不同的声部,且演唱与吹奏交替实施,通过互相聆听和各负其责,帮助学生建立声部概念,做到声部不串音和不受干扰,为二声部合唱教学提供支持。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在每节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均要开展以下工作:

(1)弹奏钢琴标准音A。在学生采用竖笛吹奏标准音A音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听觉、指法两个不同的视角感知标准音A的音高,以此为基础音,采用柯达伊教学法和数台阶、爬格子以及手势定位音高法等方式,反复开展八度内的音程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音高概念。

(2)结合竖笛教学的进度,开展简单的视唱练耳和吹奏训练。教师可以采取反复分组吹奏与相互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固定音高的概念。

(二)竖笛在欣赏教学主题内涵理解中的应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感受与欣赏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所在。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常见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和演唱音乐作品,利用乐器来吹奏音乐主题,使学生在吹奏的同时还能从中感受音乐旋律,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从中感悟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哼唱旋律,加强学生对音乐主题的分析,在欣赏和聆听以及体验中帮助学生深刻领悟音乐主题。声乐之美的魅力关键在于声音落入人心引起的联动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紧围绕这一关键,让学生不只停留在声音的聆听和感受上,而是要尝试让学生自主进行表达。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和协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将自己内心听到的声乐之美表达出来,让他们能够深入地“看见”声音之美,爱上音乐,这主要是基于音乐感受视角的分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主题,教师应在强化学生对音乐主题认知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创作手法的理解,而竖笛正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在欣赏《晨景》(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竖笛来吹奏这一主题,使学生在吹奏过程中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学生在反复演唱与吹奏主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突破了昏暗的天际,原本了无生气的海面上顿时显得波光粼粼,原本静谧無声的森林草地变得生机盎然,风声、鸟鸣声、猎号声令人陶醉,歌曲中所营造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学生不仅能从中体会和感受作品欢快的情绪,还能在演唱与吹奏中体会不同乐器音色塑造的音乐形象的创作手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让音乐成为陶冶他们心性和开启心灵的一道光芒,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逐步学会用音乐来表达和倾诉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音高概念、欣赏教学,并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教学评价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注重学生竖笛使用能力与技巧的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吴梅,李恩忠.小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的方法策略[J].北方音乐,2019(06):124,126.

祝菲.笛声闻悠扬 素养蕴灵华:浅谈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界,2019(02):62-63.

作者简介:徐敏(1989.3-),女,江苏徐州人,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