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2022-07-14 09:29曹建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乳化白内障人工

曹建伟

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近年来一直较为常见,白内障发生早、多为核性、晶体核大且硬,高度近视情况下眼球退行性病理性结构改变,对手术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手术效果、患者术后视力状况[1]。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发现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此类特殊眼科疾病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内压、前房深度[2]。本文就本院眼科2019 年8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5月本院眼科收治的80 例(120 眼)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 例双眼、40 例单眼。纳入标准:①手术方案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②患者手术耐受、生命体征平稳;③病历资料完整[3]。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意识障碍者;③合并眼科其他疾病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60 眼)。对照组患者中,20 例双眼,20 例单眼;年龄最小52 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64.50±5.50)岁;病程0.3~5.0年,平均病程(2.50±0.50)年。观察组患者中,20 例双眼,20 例单眼;年龄最小53 岁,最大72 岁,平均年龄(64.20±6.60)岁;病程0.2~5.0年,平均病程(2.20±0.6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术前30 min 患眼以滴眼液散瞳,术前15 min术眼麻醉,应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s.a.ALCON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090082),透明角膜12 点作切口,3点作辅助切口,粘弹液注入前房进行持续环形撕囊,击碎白内障,超声乳化仪乳化吸出。而后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或囊袋内,吸除透明质酸钠,术后水密闭合切口、清除粘弹剂。术毕,进行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药物注射,术眼清洗、消毒、包扎。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沿角膜上方10~12 点剪开球结膜电凝止血,角巩膜缘后10~14点作板层切口(1 mm),12点前房穿刺,角膜切口扩大后分离水核,处理晶状体核,缝合角巩膜。术后,粘弹剂注入前房,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6 个月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包括黄斑囊样水肿、囊膜混浊、视网膜脱离、反应性高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视力<0.10占比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0.50占比70.00%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0.10~0.50 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6 个月视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眼内压比较 术前,两组前房深度、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眼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眼内压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眼内压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

3 讨论

白内障患者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在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病率呈多发趋势[4]。此类疾病患者并发高度近视情况常见,基于白内障影响眼球内压诱发青光眼风险高以及高度近视下眼球退行性病理性结构改变的特点,病情进展快,增加了患者视力损伤风险,需予以积极治疗[5]。白内障外囊摘除术是既往治疗的常用术式,术口大,术后玻璃体脱出等风险较高,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同时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加深了中央前房,解除了瞳孔阻滞与前房角拥挤,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6]。术中无需扩大手术切口,可以稳定患者的眼压,积极预防玻璃体大量脱出风险,患者术后视力矫正情况良好[7]。另外,患者术后术眼视力可快速恢复,并进一步强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晶状体后囊膜生理屏障作用、稳定眼球壁解剖结构与眼压[8]。刘志英等[9]研究指出,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预后状况良好,患者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 个月,观察组视力<0.10占比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0.50 占比70.00%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0.10~0.50 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深度(3.32±0.40)mm 大于对照组的(2.85±0.37)mm,眼内压(16.25±2.02)mm Hg 低于对照组的(21.15±1.60)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瑾[10]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可提高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稳定患者的眼压,且手术安全性理想。

猜你喜欢
乳化白内障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微切口及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常见4误区
人工“美颜”
过多晒太阳有害
人工制冷
人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