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2022-07-14 09:29温政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盲肠肠管征象

温政辰

近年来,基于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环境、遗传等因素,导致各类肿瘤疾病明显多发趋势[1]。其中,结肠癌疾病一直多发,很多患者有肠梗阻首发临床症状,增加了疾病的早期诊断难度。肠梗阻属于急腹症,病情发展快、类型多,需充分掌握患者的病灶情况,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准确的诊断是治疗工作开展的依据和有效保障。X 线检查是常用诊断手段,但是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漏诊、误诊风险高。结合影像学诊断工作发现,CT 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本文就本院收治的80 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证实。纳入标准:患者有消化不良、恶心、排便困难等症状表现;患者知情同意配合检查;检查手段患者无禁忌;排除标准:肠穿孔、妊娠与哺乳、精神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患者。患者中男60 例,女20 例;年龄最小28 岁,最大52 岁,平均年龄(36.50±6.5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病程(12.50±3.50)个月;病症表现:肛门停止排气33 例,腹痛以及腹胀各17 例,呕吐13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 检查前6 h禁食、禁水,使用西门子 SiemensMultix Select DR X射线进行检查,设置参数:管电压125 kV,指导患者分别采用站立位与卧位进行腹部扫描,照射膈-小腹部扫描,获得平片后进行图像对比分析。

1.2.2 CT检查 检查前指导患者禁食8 h,检查前饮矿泉水600 ml。使用GE Revolution 256 排螺旋 CT进行检查,设置参数:管电压130 kV、管电流230~240 mA、层厚5 mm、层距5 mm、重建层厚0.625 mm。平扫腹盆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注射液(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321)100 ml、3 ml/s,而后进行造影检查。扫描结束后,后台工作站处理图像,进行图像重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和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诊断结果是指对梗阻部位(盲肠、直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交界)的诊断结果,包括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影像学征象包括直接征象(狭窄段、狭窄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变、侵犯周围脏器表现)和间接征象(结肠梗阻表现、盲肠扩张、缺血性结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 病理结果显示梗阻部分分别为盲肠15 例、直肠20 例、乙状结肠40 例、乙状结肠交界5 例。CT 诊断的准确率96.25%高于X 线的75.00%,漏诊率1.25%低于X 线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n(%),n=80]

2.2 两种检查方式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比较 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经CT 检查直接征象检出狭窄段80 例、狭窄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变80 例、侵犯周围脏器表现80 例,间接征象检出结肠梗阻表现80 例、盲肠扩张80 例、缺血性结肠68 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经X 线检查直接征象检出狭窄段0 例、狭窄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变0 例、侵犯周围脏器表现0 例,间接征象检出结肠梗阻表现32 例、盲肠扩张32 例、缺血性结肠16 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经CT 检查直接征象狭窄段、狭窄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变、侵犯周围脏器表现和间接征象结肠梗阻表现、盲肠扩张、缺血性结肠的检出率均高于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比较[n(%),n=80]

3 讨论

流行数据调查指出,结肠癌患者发病率一直呈递增趋势。结肠癌属于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此类疾病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一旦患者有腹胀、腹部疼、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已经到了病情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早期确诊结肠癌,明确结肠癌病灶,有助于临床的积极诊治,提升患者的预后。临床工作中发现,结肠癌致肠梗阻情况明显,合并肠梗阻情况下患者阵发性腹痛明显加重[4]。但是,部分患者腹痛敏感性低,加上习惯性便秘,易误诊为消化不良[5]。关于结肠癌致肠梗阻多采用影像学诊断技术,X 线诊断技术无法准确检测患者的病灶位置、病情征象[6]。CT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扫描切面进行灵活调整,可以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病情,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的漏诊、误诊率[7]。另外,影像学征象方面,直接征象、间接征象显示结果都非常的明显,有助于疾病早期检出[8]。刘成伟[9]研究指出,CT 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肠管病变、梗阻程度,助于临床治疗工作。

本文结果与陈成诗等[10]研究结果接近,CT 诊断的准确率96.25%高于X 线的75.00%,漏诊率1.25%低于X 线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经CT 检查直接征象狭窄段、狭窄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变、侵犯周围脏器表现和间接征象结肠梗阻表现、盲肠扩张、缺血性结肠的检出率均高于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CT 检查技术诊断价值高,有助于疾病早期治疗,提升了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盲肠肠管征象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床旁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法留置鼻空肠管在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胎儿胎粪性肠梗阻合并肠套叠肠闭锁及肠扭转坏死致多处穿孔1例
新疆驴盲肠、腹结肠、背结肠固相食糜细菌多样性研究
误吞了枣核咋办?协和医生都慌了!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