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手术治疗患者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观察

2022-07-14 09:30王庆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苏醒

王庆伟

罗哌卡因为临床常用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物,临床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和疼痛治疗,但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临床效果有一定的影响[1]。为使外科手术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探讨临床麻醉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以获得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的最佳麻醉方法[2]。现对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 岁,平均年龄(57.5±12.5)岁;其中男20例,女14例;体重50~87 kg,平均体重(62.8±8.5)kg。观察组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6.5±11.5)岁;其中男21 例,女13 例;体重49~86 kg,平均体重(63.5±7.7)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前30 min 给予常规0.1 g 苯巴比妥(商品名:鲁米那)和0.5 mg阿托品肌内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利多卡因3 ml,观察无脊麻不良反应,进行麻醉诱导。术中,对照组给予0.25%的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0.20%的罗哌卡因,8~10 ml/h。术中持续给予地氟醚,并间断给予阿曲库铵5~10 μg/(kg·min)静脉滴注,保持肌松弛。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当血压降低时可给予麻黄素静脉滴注。术后给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镇痛,另加150 μg 舒芬太尼与0.9%氯化钠注射液220 ml 静脉滴注。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0.5、6 h)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4、6 h)VAS 评分,采用VAS 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分值 0~10分,10分为疼痛剧烈,0分为无疼痛[3]。③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苏醒及拔管时间。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视力模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比较 术后0.5、6 h,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苏醒及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苏醒及拔管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苏醒及拔管时间比较(,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术后1、2、4、6 h,观察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1例,视力模糊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发生1 例恶心症状无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3,P>0.05)。

3 讨论

麻醉过程是利用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系统中的某些部位受到暂时完全可逆的抑制。通过对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以达到在手术麻醉期间维持和调控患者的生理功能,是临床麻醉的重要内容。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部麻醉新药,是通过对细胞膜钠通道阻滞使钠通道失活,产生麻醉作用,为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剂,其化学结构介于甲哌卡因和丁哌卡因,为左旋的单一对映异构体,其不良反应较小,具有麻醉和镇痛的作用[4]。罗哌卡因在高浓度时具有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双向性血管作用,可以用于临床外科手术麻醉、局域性麻醉。低浓度则产生感觉阻滞仅伴有局限的非进行性运动阻滞作用[5]。人体对罗哌卡因有良好的耐受性,高浓度应用对诱发心律不齐的发生率较低,在体内代谢周期长,心脏毒性低,心律失常阈值高,过量复苏成功率高[6]。低浓度罗哌卡因可以作为手术后辅助镇痛药物,麻醉时间和深度均较好,可提高镇痛效果,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会有不同的麻醉效果,本次研究分别对外科手术患者应用0.25%和0.20%的罗哌卡因,对手术麻醉镇痛结果进行观察分析,低浓度罗哌卡因可充分缓解疼痛,且对患者副作用较小,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时间长,镇痛作用效果好,对心肌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可得到长期维持,减轻患者疼痛感[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0.5、6 h,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的罗哌卡因并未加强药效,药物浓度与药效之间关系不是绝对的规律,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均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9]。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 h,观察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患者术后疼痛感更低,术后镇痛效果更为理想,这说明0.20%罗哌卡因的麻醉镇痛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10]。本次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两组均具有效好的安全性。

总之,手术治疗患者应用0.20%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理想,恢复自主呼吸、苏醒及拔管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苏醒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如何
绿野仙踪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会搬家的苏醒树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