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2-07-14 09:30刘淑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异位症灌肠桂枝

刘淑花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患者的激素水平紊乱,盆腔和子宫腔径输卵管异常连接,导致内膜细胞经输卵管侵入盆腔,出现异常生长问题[1]。据悉,随着近年来我国女性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给其生活造成严重不便[2,3]。目前,米非司酮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药物,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随着药物使用时间延长,患者会出现药物依赖和药物耐受问题,导致长期治疗效果不佳[4]。祖国医学中,活血化瘀、镇痛、消癥被视为治疗此症的关键法则,而经大量研究考证,运用中药治疗该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5,6]。故本院特抽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时段内于本院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108 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了评估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该症临床效果的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8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 例。对照组年龄22~43 岁,平均年龄(31.4±3.3)岁;观察组年龄22~43 岁,平均年龄(30.1±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诊断标准[7];②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有一定治疗依从性;③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涉及药物有过敏史者;②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其他慢性及严重器官疾病者。开展研究前,由涉及医师针对患者家属予以涵盖医疗内容、预期结果等内容的全面医疗诠释,基于患者及家属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交由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于月经来潮后的第5 天口服米非司酮(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69,规格:25 mg/片),服用剂量为12.5 mg,1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予以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规格:0.31 g/粒),口服3粒/次,3次/d,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中药保留灌肠药方为:15 g 三棱、10 g 皂角刺、15 g 炙鳖甲、30 g 丹参、10 g 延胡索、6 g 制乳香、10 g血竭、10 g 生蒲黄、6 g 制没药、15 g 白芨等,1 剂/d,浓缩至100 ml,温度降为40℃后注入100 ml清洁瓶内。患者需持左侧卧姿势,缓慢将灌肠管涂敷润滑剂插入肛门内14~18 cm,灌入后留置于第二天早晨,连续治疗10 d 停药3 d,治疗3 个月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依据2015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8]评估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分为3 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节缩小明显,盆腔包块缩小>1/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节缩小,盆腔包块缩小>1/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涉及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患者出院后均予以1 年的电话随访,调查并统计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复发率1.85%低于对照组的22.22%、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n,n(%)]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主要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其他部位导致异常生长而出现的病症[9]。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可见月经异常、性交疼痛、痛经严重、盆腔有包块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不孕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10]。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高达10%~15%,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工流产、多次剖宫产以及腹腔操作手术均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大大提高[11]。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多采用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激素治疗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创伤性较大,患者恢复状况不佳[12]。在中医理论范畴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痛经”、“不孕症”、“月经不调”的范畴,瘀血阻滞胞宫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致病机理[13]。

而就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结果表1 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于桂枝茯苓胶囊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能消除血瘀导致的痛经问题。桂枝茯苓胶囊中桂枝具有活血温经脉的效果,而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14]。在中药保留灌肠药方中,乳香、没药能活血行气,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感,生蒲黄和血竭在止痛止血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能进一步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15]。而由表2 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复发率1.85%低于对照组的22.22%、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项结果则进一步证实了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安全性,其能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安全性与治疗有效性均予兼顾。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异位症灌肠桂枝
体外高频热疗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miR-145通过调控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OCT4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
常跷二郎腿,易患子宫异位症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喊魂
我的发现
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