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滴丸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22-07-14 09:30王刚吕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血塞通根型体征

王刚 吕薇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ulopathy,CSR)是指颈椎单侧或双侧的脊神经受到压迫而发生周围组织疼痛、双上肢麻木等症状[1]。颈椎病现在已经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次研究是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特点采用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以双侧风池穴、供血穴、颈夹脊穴为主穴,配合口服血塞通滴丸进行治疗,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于河北省军区唐山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和通用环球中铁唐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7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 例。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8~65 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患者;不能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心脏病、有颈椎手术史、先天性畸形、颈部严重皮损、皮肤病、颈外病变的患者。

1.3 方法 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滴丸配合针灸治疗,血塞通滴丸(昆药集团血塞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70009,规格:每丸含三七总皂苷5 mg)20丸/次,3 次/d 口服,连续服用20 d 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如果未治愈,停药3~5 d 开始第2 个疗程治疗。针灸疗法:采用蘸过75%酒精的棉球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用Φ0.30 mm×(40~5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双侧风池穴、双侧供血穴、相应病变的三对颈部夹脊穴,进针深度约为40 mm;根据病情需要采用相应的针灸手法,治疗时间为30 min/次,1次/d,治疗2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如果未治愈,停7 d后开始第2 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疗法治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3]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40 d的症状和体征积分,积分低则表示症状和体征轻。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手臂酸麻胀痛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恢复基本正常的日常活动;显效:手臂酸麻胀痛等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恢复绝大多数日常活动;有效:手臂疼痛麻木等症状和体征有一定改变;无效:手臂疼痛麻木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40 d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40 d后,治疗组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肩背痛”、“筋急”、“痹症”、“项强”等范畴,西医学将其分为颈动脉型、神经根型、内脏型和脊髓型,治疗离不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5]。《素问逆调论》:“骨搏是人当挛节也。人之肉荀者,虽近衣絮,犹留者也,是谓何疾?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种种描述都与颈椎病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文献中提到的“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颈、肩、腸、臂后外廉痛”和“肩背痛,不可以顾,此手太阴经气不行,宣风药散之”,这类描述都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放射性疼痛有关联。风、寒、瘀这3 种病邪容易引起颈椎病,同时久坐、落枕等一些原因容易引起颈椎的退变,导致颈部失去平衡,气流不畅,气血停滞,从而引起疼痛,进而诱发颈椎病[6]。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主要与颈椎的先天不良、颈椎间盘的老化、颈椎的力学失去平衡、慢性软组织的损伤、骨组织增生、颈后交感神经过敏有关[7]。作者认为,血塞通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这种成分具有通络活血、化瘀止血的功能,同时可以使血管扩张,而在中药中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的药物,可以改善颈部周边的血液流动,适当调节椎间盘的弹性,同时减少肌肉的肿胀和疼痛,因此可起到治疗作用[8]。

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颈椎骨旁。其内夹督脉,外邻足太阳膀胱经,是督脉和足太阳经经气重叠覆盖之处,从经脉走行上看:“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之上顶,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膀胱是太阳之脉……挟脊拆腰中”,由此可见针剌颈夹脊穴能疏通督脉和膀胱经的气血,具有调控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作用[9]。针灸颈部相应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经镇痛,使炎症物质更容易吸收,可使颈部肌肉收缩,从而通过经络的针刺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发挥镇痛作用,从而减轻神经根刺激,缓解上肢疼痛和麻木的症状。颈夹脊穴主治颈部、上肢病症,如颈部及肩关节周围炎、上肢发麻、疼痛等症”[10]。临床研究表明[11],电针颈夹脊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调节颈椎病导致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消除病变局部神经肿胀,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使受损的神经根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复,功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可持续性,同时针灸颈部穴位还可以使神经细胞释放内啡肽,起到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血塞通滴丸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巩固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塞通根型体征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