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排球项目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

2022-07-15 11:18鞠明晓王忠勇代珍珍于文兵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排球图谱可视化

鞠明晓,王忠勇,代珍珍,于文兵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排球项目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

鞠明晓1,2,王忠勇1,代珍珍1,于文兵1

1.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体育系,山东 青岛,266100;2.平度市第二实验小学,山东 平度,266700。

研究目的: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我国排球项目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2—2020年间刊登的有关排球项目的研究论文为主要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5.6R3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从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近30年我国排球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论:我国排球的发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经历了高速增长(1992-2015年)和缓慢衰减(2016-2020年)两个主要阶段,论文主要来自于专业体育院校和高校师范类大学研究机构,研究机构及研究者中领军人物相对集中于排球专项研究领域,体育学领域里排球研究跨学科的合作较少,“竞技体育”“中国女排”“排球教学”“沙滩排球”“排球比赛”等关键词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主题由排球理论综述的研究转向排球教学中技术、战术及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并逐渐向微观层次继续发展,这一趋势有望推动排球项目研究向跨学科广度和深度发展。

排球运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前沿热点;发展趋势

排球是一项以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属于典型的技能主导类下对抗隔网项群[1],是一项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激烈的对抗性、高度的集群性的运动项目。在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排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人群的喜爱,成为了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关于排球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也随之蓬勃开展起来,其主要涉及研究领域集中在“竞技体育”“排球技战术”“中国女排”“排球比赛”“沙滩排球”等方面,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有效开展[2]。但经查阅文献发现有关于排球论述性研究方面相对散乱,鲜有学者对排球领域发展脉络作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亟需对排球权威性研究进行梳理来引导国内排球科研高质量发展。

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一种能够有效获取、识别前沿知识的新手段,通过绘制可视化图像,可以迅速分析出某一学科主题在动态发展的知识网络结构中的研究热点、发展进程及突变现象,凸显前沿知识之间的相关关系,便于从整体上直观把握主题的研究走向,极大地克服了综述性判断中存在的盲点及主观性[3]。

鉴于此,本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排球项目进行时空分布、发展趋势及科研合作网络特征等方面的可视化分析,旨在为排球研究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分析与科学借鉴。

1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高级检索”中选择“期刊”,设定检索主题词为“排球”或含“排球运动”,时间跨度为1992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8日,为保证研究的质量及可信度,期刊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经剔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后,共获取相关文献1692篇。

1.2 研究方法

1.2.1 可视化分析法 采用基于JAVA平台上运行的Citespace 5.6R3软件为主要分析工具对排球研究文献资料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绘制出有关主题词或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作者与机构的共词聚类图谱、时区图和合作网络图谱,并从中分析当前阶段排球运动领域中潜在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演进路径及知识结构的相关联系。

1.2.2 数据保存与转换将所获文献的题录信息按Refworks格式导出,并更改命名为“download_XX.txt”(XX为数值)格式保存在input文件夹中,通过在JAVA平台上运行Citespace 5.6R3(信息可视化软件)将数据转化成系统所识别的“download_XX_converted.txt”格式。

1.3 参数设置

新建项目之后导入转换数据,时间跨度设置为1992-2020年,时间切片设定为1,主题词来源为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DE)、Keywords Plus(ID),关联强度为Cosine、Within Slices,网络裁剪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节点阈值为Top50 per slice,分别以关键词(Keyword)、主题词(Term)、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为节点类型依次单击Go运行软件生成图谱[4]。

1.4 图谱分析(可视化)

得到图谱后,采用词频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绘制作者共现图谱、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时间线图,并输出相应的参考信息。以便对文献中前沿热点、发展趋势、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及其关系的知识网络等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技术路线(图1所示)。

图1 国内排球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1 我国排球项目年度发文趋势分析

利用中国知网(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与Excel表的数据统计,对所检索出的核心与全部排球项目研究文献的发表年度、篇数情况进行了整理与统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进变化及被重视程度,能够在准确提供研究信息的基础上,预测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是评价排球科学研发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5]。

图2 排球文献篇数时间分布图

通过对1992-2020年期间国内排球领域历时性发文量统计分析(图2),可以清晰的发现,自1992年以来以“排球”或“排球项目运动”为主题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在整体上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全部文献与核心文献的发文走势基本一致,论文的研发数量不断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建立健全体育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全面健身运动。排球作为一项新型的运动项目迅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之各项赛事相继举办,有关排球科研文献进入了稳步增长的“萌芽阶段”。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以来,各社会人士、运动员、大学生以及科研工作者对排球研究的关注度逐渐重视起来,迎来了高速发展的“生长期”,研究文献大幅度上升,排球全部相关文献于2015年达到了阶段性的顶点(740篇),而核心期刊于2002年前后达到了顶峰(104篇)。随后,该领域研究成果出现“衰减”的趋势,与核心期刊缓慢下降的状态相比,全部文献的研究数量则大幅度下降。

另外从整体刊载数量上看,反映排球发展前沿的核心文献研发数量占全部文献的13.5%,说明国内研究者对排球高水平研究做出了一定的重大贡献,但整体研究力度相对比较不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需要有进一步提高,期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员以新的研究理论、研究视角进一步对排球做出高标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2 我国排球研究作者合作情况

对科研作者分布及合作情况分析,是准确把握某一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动态发展的首要条件,有助于科学工作者迅速了解当下高质量研究成果分布,总结高效的科研合作活动[6]。运行Citespace 5.6R3软件,以每1年为时间切片,点击Author(作者),并选取每年文献的Top50%为网络节点来绘制排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共现图谱(详见表1、图3),在图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作者,且节点的大小及颜色深度与作者发文量成正向关系,节点越大、颜色越深表示作者发文量越高;节点之间连线及粗细程度,连线越多、线条越粗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越紧密、合作次数越多,反之则越少[7]。

从图3可以看出,在排球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中共有183个节点(N=183),节点之间的连线有143条(E=143),网络共现密度为0.0086(Network Density=0.0086)。显示出与其他学者之间有直接的合作,网络联系相对密切,表明各学者在排球项目研究力量整合方面目前已存在较好的作者合作网络关系。

目前主要有三个比较大的合作团体: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葛春林为中心的合作团体,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排球教学、结构模型评价与诊断,优秀运动员弹跳力、接发球、扣球等技术生物力学分析、运动员专项体能(专项身体素质)、沙滩排球、中国女排技术战术特点、运动损伤等方面,主要的合作人员有孟国正、岳晓燕、张晓丹、刘利鸿、水祎舟、陈小平、于作军、郝霖霖、王锋、张海斌、郭仁红等研究人员。其次是以华南师范大学李毅钧为中心的合作团体,研究的主要领域是竞技体育、竞赛与训练、中外女排,接发球、快球、扣球等技术三维分析、后备人才、比赛技战术分析等,主要的合作人员有郭荣、黄延春、杜宁、刘江、汪庆波、赵文娟、赵歌、孟春雷、李华燕等研究人员。第三大合作团体是以广州体育学院朱征宇为中心,研究的主要领域是群众体育、排球技术分析、软式排球、竞赛体制、发展对策等,主要的合作人员有顾伟农、付强、高玉花、彭前、孙贵英等。

还有许多高产作者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研究团队,比如:李世明、徐国红、屈东华、张欣、钟秉枢等,限于合作规模相对较小(本校间师生合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网络状的研究团队。

综上所述,我国排球项目研究学者在团队合作中已取得显著的成效,并在其他学者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以核心作者为学术共同体中坚力量的共现网络,但对于相对独立研究的学者,建议加强各机构、各领域及跨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综合,是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我国排球的共同研究的发展前景。

表1 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排球研究研发前10位高产作者

图3 我国排球项目核心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2.3 我国排球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研究机构是某一研究领域不断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学术成果交流、共享及机构之间差距的资源互补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8]。通过绘制在1992-2020年核心机构的共现图谱,可以直观的了解该机构对排球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各机构中心性以及主要力量和影响力的分布情况(详见表2、图4)。

从研究机构的共现网络图谱可以看出(E=34),我国排球研究机构整体上核心机构呈合作化分布,但合作情况局限于科研实力相对雄厚的小部分研发机构;且将近有一半是比较分散独立、以本单位进行研究的。这里有三个相对比较大的合作网络,最大的当属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中心,与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等构建的合作网络。其次是以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中心,与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构建的合作网络。第三个合作网络是以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中心,与首都体育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构建的合作网络。而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某些专业体育院校及师范类高校则相对分散、各自为阵,各机构之间互不关联,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团队。表明在排球相关研究领域中的科研机构在资源整合、共享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表2 1992-2020年CNKI排球研究单位机构发文量核心期刊统计表(前15位)

图4 我国排球项目研究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2.4 我国排球项目研究前沿热点与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题词和关键词着重表达了论文中的研究主题,是对论文中所阐述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的核心与精髓。若某一主题词或者是关键词在文中多次反复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或前沿问题[9]。因此,可以通过对主题词或关键词的共现分析来绘制生成我国排球项目研究的知识图谱,并对排球研究热点及演变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

2.4.1 我国排球项目研究主题和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行Citespace 5.6R3软件,网络节点选择Keyword(关键词)来绘制排球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5),并通过Microsoft2019 Excel按照高词频、高中心性及高引用突显性统计整理出前15个关键词(表3),来客观分析我国排球项目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图5中,每个十字架节点都相应的代表一个关键词,十字架节点及其旁边的标注词与被引频次成正向关系,十字及标注词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在其研究领域中被引词频越高,受研究者关注程度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共现网络的强弱关系,连线越粗关系越紧密[7]。

由图5和表3可以看出,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共有317个节点(N=317),节点之间的连线有776条(E=776),网络共现密度为0.0155(Network Density=0.0155)。由于本研究是以“排球”或“排球运动”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所以在绘成的关键词知识图谱中排球的节点是最大的,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总结上述发现,我国国内排球项目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球类运动、沙滩排球、竞技体育、排球比赛、排球教学、技战术、奥运会、现状等方面;所涉及的研究人群主要以女子、男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国家专业运动员为主,并在高校及专业体育院校中受到广泛的推广、陆续开设与排球相关的研修专业,科研能力高的专业教师也参与对排球的各项研究之中,对排球的发展及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表3 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健排球研究高频、高中心性及高引用关键词(前15位)

图5 我国排球项目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中心度是指在整个网络中起度量连接作用的大小,与其它热点联系越紧密,十字架外围的紫红色光环就越厚,表示中心性越大、影响越大就越容易成为整个网络中的关键节点[10]。另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频关键词、高中心性及高引用突显词它们之间不是成正向比例关系的,自1992年以来,我国排球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中国(0.21)、优秀运动员(0.17)、排球运动(0.15)、中国女排(0.12)、排球比赛(0.10)、沙滩排球(0.07)等关键节点。

另外图5中“#+数字+关键词”表示关键词之间的聚类,Modularity Q值是评价网络聚类模块的指标,一般认为Q值>0.3意味着网络聚类结构是显著的。Mean Silhouette值是平均聚类轮廓值,一般认为S>0.5聚类结果是合理的,S>0.7则表示聚类结果非常显著[3]。可以看出国内排球项目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8个网络聚类,Q=0.5333)相对比较集中、各主题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较高,但研究热点主题的聚类结果(S=0.4661)分布情况不是很理想。

2.4.2 我国排球项目研究的主题变迁 为了进一步的把握排球的研究主题,揭示我国排球研究主题随各时区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将Citespace 5.6R3的显示类型设定为“Timezone”、“Timeline”,得到自1992年至2020年研究热点变化时区图谱(图6)和时间线图(图7),对图6及图7和Citespace 5.6R3软件中的数据进一步整理,点击“Citation Burst History”生成高引用突显词(图8),使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排球研究热点的发展历程。

突显词(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表示的是某一个主题在某一个时间跨度内的波动程度,突显值越大则越代表在这一时间内此主题活跃程度越高亦或是研究的新兴趋势[11]。

经对我国排球项目研究的关键词进行突发性检验(前25位高引用突显词)以及随时区分布发现可以将突显词关键词按时间跨度及突显性强度归结成三大类:(1)新规则下的排球技、战术:新规则、每球得分制、发球、接发球、一攻、进攻战、后排进攻、拦网、拦鱼设备、效果;(2)排球教学及人才培养:教练员、队员、后备人才、男子、女子、俱乐部、中国男排、男排、女排;(3)排球运动及赛事:排球运动、球类运动、软式排球、排球比赛、比赛、体育工作者。可以看出,我国排球研究主要围绕着当前基于新规则下的排球技、战术方面进行探究,随着项目运动的发展及时间的递进,排球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运动人群仍以大学生运动员及国家专业运动员为主。

图6 我国排球研究关键词和主题词共现时区图

图7 我国排球研究关键词和主题词共现时间线图

图8 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排球研究关键词高引用突显词梳理(前25位)

3 研究结果与建议

3.1 研究结果

基于以上对我国排球研究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从1992年开始,近30年来我国排球研究的核心文献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浪式的上升趋势,全部文献与核心文献的发文走势基本一致,经历了高速增长(1992-2015年)和缓慢衰减(2016-2020年)2个阶段,核心文献仅占全部文献比例的13.5%,缺少应用型的研究,科研论文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从作者和机构合作层面来看,排球领域中研究人员及科研机构之间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各学术群体逐渐建立起以核心作者为学术共同体中坚力量的研究状态。目前,国内研究者主要以葛春林、李毅钧、顾伟农等学者为领军人物,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为主要权威机构。科研力量主要存在于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类大学当中。

(3)我国国内排球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球类运动、沙滩排球、竞技体育、排球比赛、排球教学、技战术、奥运会、现状等方面,并且以这些研究热点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以新规则下的排球技、战术,排球教学及人才培养、排球运动及赛事三大类为主题进一步研究,且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相对比较集中、各主题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较高,研究热点的分布情况具有显著的可信度;活动人群主要以大学生运动员及国家专业运动员为主;未来排球研究将会围绕着以排球技、战术研究,排球教学及人才培养这两个大方向向微观层次继续发展。

3.2 建 议

(1)期望我国排球研究学者、科研机构之间着重加强合作力度,构建高绩效的排球科研团队,加大核心期刊文献的学术研究及科研经费的支持,主动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角,提高科研论文的质量,力求在排球领域中做出创新型的研究成果,促进排球领域的发展。

(2)建议排球研究学者在以排球技、战术研究,排球教学及人才培养两大主题研究的基础上向微观层次的进行研究,这将体现排球未来发展的趋势。

(3)本研究是建立在核心文献分析的基础之上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阐释,对推动排球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受实验样本的限制没有进一步对(作者、文献、期刊)共被引图谱、基金资助、类别共现、文献耦合进行分析,需要后续研究人员结合主题动态变化规律及具体的实践需求对研究结果进行完善与更新。

[1] 潘迎旭,高秋平.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6):863~865.

[2] 郭立平.1994-2003年中国排球科研队伍状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46~48.

[3] 陈 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4] Chaomei Chen.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03).

[5] 郭仁红,葛春林,郝霖霖.国外排球项目科研的前沿与热点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02):164~170+187.

[6] 水祎舟,黄竹杭,耿建华.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01):67~78.

[7] 肖 明,陈嘉勇,李国俊.基于Cite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06):91~95.

[8] 张 欣,赵 亮.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排球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113~119.

[9] 阳艺武.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演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2):73~79.

[10] 李小芬,许佳慧.国内外体育舞蹈研究进展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4):89~97.

[11] 阳艺武.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演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2):73~79.

A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and Trend of China's Volleyball Project Studies based on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JU Mingxiao1,2, WANG Zhongyong1, DAI Zhenzhen1, et al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2.Sports Group of Pingdu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Pingdu Shandong, 266700, China.

Research purposes: Based on the map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 of volleyball in China are visually analyzed.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between 1992 and 2020 retrieved from the CNKI database, this paper presents a visualized analysis of the theses on domestic volleyball studies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nual papers, literature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hot topic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by employing Citespac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Research conclusion :It finds that the thesis publications relating to volleyball is generally on rise, going through two distinct phases—high-speed growth(1992-2015)and slow decline(2016-2020); the contributions mainly come from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 and normal universities institutions;the leading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ers are mainly found in the volleyball special research field and have been formed stable cooperative relations, in which little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s known. Additionally, key words searching focuses on “competitive sports”,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volleyball teaching”,“ beach volleyball”, “volleyball match” and the like.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shifts from volleyball theoretical review to the Volleyball teaching skills, tactic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mote a wider range of study in interdisciplinary terms.

Volleyball;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 Hot spots; Development trend

1007―6891(2022)04―0097―06

10.13932/j.cnki.sctykx.2022.04.18

2020-05-27

2021-06-29

本文系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DJG19030);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体育游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20JXJJ11)研究成果之一。

于文兵(1976-),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健康促进。

G842

A

猜你喜欢
排球图谱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思维可视化
绘一张成长图谱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