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探究

2022-07-16 11:54孙元华
高考·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信息技术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进行全新的改革。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逐渐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完成课前预习环节、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练习的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操作技能。本文从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义,以及策略这两个方面入手,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方法探究

在进行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时,将教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是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当然也是信息化教育背景之下完成自身改革的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完成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完成课前预习环节的优化

(一)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知识背景

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对这一知识所包含的相关背景有所知晓,只有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课时的学习时,其中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但是这一知识对于高中階段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在理解时存在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做到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去上网搜集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而真正地了解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学生在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的过程中,便能够大致了解光合作用的内容。又如,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此知识点是学生接触高中生物以来的第一节课程,学生往往会对其充满一定的好奇。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来搜索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和积累,从中使学生明白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对结构层次中的每一个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利用此种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二)提出疑问,上网查询进行解答

当学生在进行知识的预习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疑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查询,以此来完成问题的解决,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学生在进行“有丝分裂”这一知识的预习时,就提出了以下的疑问:有丝分裂属于一种连续的细胞分裂,那么分裂的具体时期应该怎样进行划分?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根据关键词搜集相关的资料,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良好能力,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又如,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知识点的预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实际的实验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获得细胞膜?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显微镜下的细胞膜具有怎样的特点?等,教师通过为学生列举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生的问题在书本上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他们会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行解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完成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

(一)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给高中生物这一学科的教学带来全新的元素,也就是说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完成多元化素材的搜集、整合。依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能够结合文字和视频等一些教学资源来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件向学生展示,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完成较多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的模拟和演示,从而让学生直观地完成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解“遗传与进化”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这一知识点之中所包含的主要过程以动态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创造出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2]。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去观看细胞在进行分裂时的具体过程,从而真正地体会到基因的遗传,以及重组之间所存在的魅力。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的设计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样,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视听结合的情境。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播放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更加清楚地看到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会失水皱缩,由此可以使学生对细胞失水的原理了解得更加深刻[3]。同样,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课件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思考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如,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视听结合,以及小组讨论的情境,不仅提高了生物课堂的趣味性,还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佐教学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较多的生物实验,但往往这些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是复杂和烦琐的,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动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最终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实验教学,通过将实验操作的步骤直观地为学生呈现,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当教师在讲解一些存在危险性的生物实验时,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将实验操作的过程以大屏幕投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避免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危险或意外。通过这样的方法完成实验操作的教学,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真正地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一实验时,首先需要明确本次实验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对DNA这一概念进行充分理解与掌握,并且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4]。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这一实验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增加,最终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来想方法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实验视频的播放,视频的内容为本次实践操作的具体过程。教师可以依据视频中的相关内容来为学生讲解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内容,并且挑选适合的时间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带着疑问来进行实验视频的观看时,将会有效地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某一个步骤之中,为何要分两次加入蒸馏水?通过运用不同的试管来进行DNA的鉴定,存在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对试管中的实验对象进行仔细观察,大家能够获得怎样的结论?这些问题,都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实验环节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逐渐地揭示出这一生物实验之中所包含的生物知识,如此一来,会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完成课后巩固练习的优化

(一)设计趣味化练习,引起学生的关注

高中生物的教学材料中所涉及的练习题目往往都是有较强专业性,但题目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就容易枯燥和乏味。教師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就应该解读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题目,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解答问题,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学生在完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能量逐级减少的这一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营养值赋值,之后要求学生去进行不同层次之间传递时效率的计算。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这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5]。同样,在“通过激素的调节”这一知识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在趣味性练习的设计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应采取布置活动性质的作业来拓展学生的认知。如,很多学生在此节课知识中都可以了解到胰岛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以三个学生为一组的方式来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来搜索相关资料和模型的表现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收集,并按照效率和质量两方面来对其进行评比,对于完成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设计实际性的奖励来激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布置活动类型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直观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间接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设计操作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相互结合的科目,在学生的高中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操作性的课后练习,借助练习来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一知识的学习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一些与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水污染情况等资料,再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完成考查。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拍摄图片、视频或录音的方式进行记录,之后教师需要对图片、视频,以及音频进行进一步加工,进行排版、制作和打印。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的融合,使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科素养。又如,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知识点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操作性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一些内容进行回顾。然后将信息技术课件与实践操作结合,让学生利用微课的方式来学习如何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并鼓励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6]。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观察洋葱的外表皮中的细胞结构,并说出自己从观察中学到了什么。最后,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进行充分结合,能够完成教学模式的优化,促使师生之间有效交流与沟通。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教师应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更好地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效果,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利.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J].考试周刊,2021(41):115-116.

[2]庄文军.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24):173-174.

[3]王花.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55.

[4]庄巧阳.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教学[J].高考,2019(34):108.

[5]兰强.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J].新课程导学,2018(29):28.

[6]张秋霞.浅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4):65-66.

作者简介:孙元华(1982—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及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