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育下初中美术教育的完善思变及浸润

2022-07-16 08:45周海燕
红豆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完善美育初中

周海燕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背景之下,要求学校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一所初中学校,其美术学科作为美育落地的重要学科,在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可开展三维度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三维度指学校维度、教师维度、家长维度,三者结合形成全方位学科美育合力,将美育落地开花。

【关键词】初中;美育;完善;思变;浸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也对各阶段的学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可见由此国家对美育的重视显而易见。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在大美育的环境之下,作为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需要重新思考各学科美育的落脚点,其中作为美育重点组成部分的美术学科,更加不能把美育局限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上,而是应该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学科美育进行再度认知。笔者认为在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美育可开展三维度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三维度指学校维度、教师维度、家长维度,三者结合形成全方位美育合力。这三力的结合给学生打造一个全面的学科“美育网络”。从技术到观念,从学科到生活,从校园到家庭。

一、学校维度多方完善立美之根基

美育的发生,学校是最重要的场所。学校美育是根据学校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活动。其任务是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观念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学校美育发展的梯度来说,要从硬件、软件以及学生参与度这三个梯度进行落实。

(一)基础建设软硬件齐完善

美育基建保障课堂及活动。美术专业教室的配备及美术展馆的开设。学校配备专业的美术类教室,如数字绘画教室、中国书画教室、手工教室等,有条件的学校设立独立美术展厅。专业美术教室及美术展馆的设立能给学生营造最直接的美育氛围。笔者所在学校建有“艺风溪岸”美术展厅,尤记得某位八年级学生在课间一次次驻足自己的作品前,面露喜色,也记得学生们成群结伴边欣赏边评论,以展促学生美术作品创作,以展拉近学生对美术展馆的距离感。

美育环境浸润学生心田。有个成语我们称之为“耳濡目染”,当学生们处于校园美学之中,身处于美丽的校舍,墙上是優秀的艺术作品,草坪中是极具设计感的雕塑、耳畔是广播所播报的艺术赏析,学生们的心田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美所浸润。

美育课程丰满学生认知。师资足,课时齐。配足美术师资,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术课,同时在拓展课中不断拓宽课程领域,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丰富的美术美育课程内容,在整合过程中学校需要对拓展课程进行审核与统筹,力保课程开设不重样。每一位美术教师都有自己的艺术特长,学校应鼓励其将自身特长与拓展课程的开发加以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课程。在近些年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各地出现了不少拓展课中生发而出的艺术工作坊,如:蓝印花布工作坊、版画工作坊、纸艺工作坊等。这些工作坊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能去探究乡土美育、传统美育、现代美育

(二)学科融合校内外共完善

完善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树立学科融合理念,融美育于无形中。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校内推进与美术学科紧密融合的课程,如steam课程、项目化学习类课程等;校外推进美术类社会实践,借助本土美术资源开展社会实践美育活动,如衢州的莹白瓷基地,余东村农民画基地、江山碗窑陶瓷基地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基地。

(三)活动开展全员同参与

在大多数初中学校中,学生的美术活动参与度小是普遍现象,不少初中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不过是每个班级叫上几个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参与一次校内比赛,便草草了事。针对《意见》所提的坚持面向全体的总体要求,学校需要完善学生参与度。在策划活动时,学校可从学生角度出发多加策划全员可参与的美术活动,此类活动重在学生参与度的广博,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艺术学习的兴趣为主,并非以最终评奖为最终目的。

学校大可开展每年一度的全员参与型艺术节,在活动过程中,为确保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创作中,也不会额外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学生作品的创作可与美术课相结合。教师在美术课中实施前期创作理念的渗透,中期作品的点评以及后期作品的整改。

(四)美育活动基于真实生活

学校开展美术学科美育活动时,应该拓宽眼界,放眼生活,开展基于学生当下生活的美育活动:基于社会热点事件,基于城市文化建设、本土文化等。

如2022年的冬奥会带来了全民的观赛热潮。作为学校在开展活动时便可抓住此次契机,画一画冬奥作品,更重要的是感知画面背后冬奥会锁带来的速度美、体态美等美育的范畴。又比如近年一直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新冠疫情,学校课组织学生画一画疫情以及疫情背后战斗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危机下的生命之美,理解各行各业的奉献之美。

二、教师维度多方思变达美之实效

《意见》中强调深化课改,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日常教学中要将以上三点落到实处,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知识点的落成转变教学方式

美术学科是感性的学科,目前我省不涉及中考分值,因此在平日的美术课堂中,身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往往会忽略美术课堂的“有效性”,疏忽知识技能的达成。文件的颁布意味着初中美术教师需要严谨其教学方式,也就是要求美术教师用理性的手法执教这感性的课堂。

1.美术知识技能的系统梳理

美术课程标准在2011年问世,其明确各年级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然在实际教学中,未曾细读课标的美术教师不在少数,其缺乏对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点脉略。因此,当务之急是研读课标并梳理每一课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如浙美版美术教科书八上中《静物之美》一课,其所指的基础知识点包含:黑白灰、s型构图、梯形构图等,其所指基本技能指选择合适的构图作一幅静物素描,以上知识点及技能要求教师在每节课中严格的落实到位。

2.美术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当然,知识点的梳理并不意味着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即可,恰恰相反,在核心素养时代,其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将知识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浙美版美术教科书七下《标志设计》一文,教师可要求学生为学校或者本班级设计一个标志。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将标志设计所采用的“图形、数字、文字”三者相结合的基本技能得以情境式的应用。例如,浙美版《美术》八下中,图形的创意联想这一内容,可与生活中的商业海报设计相结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商品。在国家中小学生美术检测卷中,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考核正是基于生活情境创设下的应用。例题如:呈现四个生活中常见带装饰纹样的抱枕,问题为其中哪一者的纹样为适合纹样。

(二)思审美体验的达成转变素养结构

艺术审美体验是指充分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结合创作主体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与理解,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体现在美术中,作品欣赏占据其重要组成部分。

1.重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通常是美术教师“最硬”的那块骨头,因为每一件美术作品的解读都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幕后工作。新时代美育要求我们的学生提升艺术审美,也就是对美术作品的解读能力。笔者认为,作品欣赏的作用除了为创作做铺垫,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的提升,这种能力才是伴随全体学生一生的重要能力。教师们要意识,我们要培养的并非是技术型的学生,而是拥有美术素养的学生,保护他们对于美的敏感度,让其在未来的生活中持有“美”的情趣,因此,美术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结构,学会用趣味的,基于学生立场的,建立于当下语境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解读使其在课余,在成年后的生活中仍然保持有踏入美术馆、博物馆的兴趣。

2.探多方资源

藝术审美体验的达成,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与引导,在大家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的今日,我们有诸多艺术审美体验资源值得推荐给学生,书籍资源如李泽厚所著《美的历程》、小顾所著《小顾聊绘画》;电视资源如《国家宝藏》;网络资源如《意外艺术》等都是适合初中学生的优质资源,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日的专业学习中多加探索与梳理。

以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这当中最火爆的莫过于舞蹈作品《只此青绿》,美术教师可关注到初中美术教材中《千里江山图》中的色彩正是青绿色,如教师将传统美术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加以欣赏,学生对于“青绿”这种传统色彩的美感体验会更加亲切与深刻。

(三)思美育特色的构建转变课程规划

新时代美育对学校提出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发展新局面。对于美术教师而言,美育特色的构建美术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或结合当地美术,或结合传统艺术,又或者结合数字美术等内容在拓展课中开展特色课程,既是对学校美育的补充,也是对学生美育认知的宽度拓展。

三、家长层面多方浸润得美之共融

自从《意见》发布以来,一种来自于家长的声音时有听到:赶紧把孩子送校外培训机构。这是一种误读,美育不等于技术,美它无处不在,学生有关于美的熏陶有关于美术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校园这一固定场合,更多机会隐藏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

(一)家庭日常美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家苏活姆林斯基认为,孩子由一块璞玉雕塑成一座雕像,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家庭,可以说家庭是美育的摇篮。持续性的美育恰恰在日常的熏陶之中,如室内的饮食之美,家庭成员的衣着打扮之美、家居环境的节日布置之美;户外的四季风景之美、传统节日之城市乡村之美等。周末的清晨带着孩子在家做一份漂亮的小面点,或者一起将郊外散步带回的小野花插入花瓶装点生活,又或者过年时与孩子一同剪窗花、贴春联、布置过年的浓浓气氛。

(二)艺术场馆美育

对于学生而言,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皆为美育的获得基地。笔者曾在学校八年级学生中做调查,以一个班45人为准。小学阶段时,班级中有五分之四学生曾经前往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但在初中阶段期间,前往艺术场馆者仅有三、四人。分析其原因有二:课业内容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美育的忽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庆幸观展并非一定前往美术馆、博物馆,许多展览不再遥远。课业之余,逛一逛数字博物馆,无需舟车劳顿只需滑滑手指头即可欣赏到千里之外的故宫珍宝,感受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繁华。“中国珍宝馆”“每日故宫”“今日说画”等app不仅可让学生近距离观摩作品,并配有专业的解说,甚至比亲历现场了解得更为深入,AI技术更加让我们身临其境,走入故宫探寻九龙壁、走入巴黎圣母院欣赏玻璃镶嵌画变得轻而易举。

从“美术”到“美育”,最重要的是学校及教师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方能确保美育新局面的开启,但是而美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却不能仅在学习,应该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三者合力。

猜你喜欢
完善美育初中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