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背景,构建有效课堂

2022-07-17 04:28余铄珣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氛围积极性兴趣

摘要:新课的背景知识的巧妙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的一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情感,能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情境,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情境;氛围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解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往往需要知人论世,脱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人生经历,就难免造成对作品理解偏颇以及失误。特别是现在高中教材中选入的部分诗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为时代间隔,或者因为对文化感悟不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往往产生许多障碍,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对文本价值的曲解。因此,介绍背景对学生学习具有不可或缺的铺垫作用。那么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创作风格、文化历史背景等介绍究竟应该在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进入课堂,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呢?笔者认为对于背景知识这个点的教学,教师应好好利用,巧妙构建,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前导入,温故知新。

教师在备课前有必要花一点时间去了解学生初中学习过的课文,寻找内在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结构,巧妙引导学生,在一节新课的开头能吸引学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一文时,我事先了解到学生初中时曾学过李清照的《如梦令》,因此我先让学生背诵这首词,然后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兴高采烈回答:“喜悦、欢乐……”。紧接着我让学生诵读《声声慢》,边读边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读后学生很容易得出一个“愁”字。这样两首词一前一后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一喜一悲。我再适时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诗言志,那么“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活泼有趣到现在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满腔愁情,李清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下了什么烙印?才会导致她前后期的诗风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此问题一出,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讨论。我再适时展出背景材料: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夫妻恩爱。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丈夫逝去,境遇孤苦。这一番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更加深刻地体会李清照含蓄委婉、凄怨悲伤的诗风。到后面讲解李清照南渡前后作品比较赏析时,学生都能较快融情入景,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再加以总结便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中途介入,上下衔接

对背景知识的介入并不一定都要放在课前,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行之有效的介绍方法,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插入背景材料,才能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给出背景材料。因为这首词的上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如果在一开始就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那么学生可能会因为关注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而忽视了对这幅秋景图的赏析。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通过朗读和图片直接将学生带入作者为我们创设的优美的意境中去,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美。然后再结合上阙的最后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出问题:“面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毛泽东是不是跟普通人一样怀着喜悦欢欣的心情去欣赏呢?他到底在感叹什么?问什么呢?”学生们发现这个答案已经无法从文本中找寻了,于是可以提点学生注意文章最后作者注明的写作时间。学生终于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到1925年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政府已在广州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因此,毛泽东在观赏眼前美景时,不由自主得想到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这样的背景导入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教师再适时点拨:“作者并不盲目乐观,而是头脑清醒,辩证地沉思、预感、展望到了隐伏在革命形势下的严重问题:“怅”,并不是惆怅悲叹,而是感慨。“问”也不是茫然求答,而是似问非问,答案以蕴含其中。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这大好江山的主宰呢?”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紧接着再补充下阙的背景材料: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在橘子洲头,或江中游水、或盘沙对话,他们身无半分文,却心忧天下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毛泽东对那段往事的追忆,这群同学在他笔下是什么形象?到这里再讲解下阙毛泽东回忆同学少年的情景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三、课后介入,深入体验

有些课文的背景还可以放在课尾向学生介绍,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背景与作品创作意图的关系,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因此在教授一些诗歌时,我并不急于给出背景材料,因为我觉得诗歌是感性的,学习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要反复吟诵,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反应去体验诗歌。

比如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我先播放了纪云梅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再让学生自主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再用“你认为这首诗美吗?哪节诗你认为是最美的?”这个问题提问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都兴高采烈,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的同学认为美在首尾两节,两者重复构成回环往复简单易懂;有的同学认为美在第第二节,同学认为作者看到河畔的金柳应该是想到了自己的女朋友了,才会有新娘之说法;而有的同学认为第三节最为深情,作者甘心做康桥里一条普通的水草,足以看出他对这个地方的深情厚谊……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虽然有一些看法稍嫌幼稚,但这毕竟是他们最真实的感悟。在引导他们体会完文章的语言文字美后我再展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剧照,向学生介绍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提点学生注意《再别康桥》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作者得知林徽因的婚讯之后。让学生领会到,徐志摩告别的不仅仅只是康桥的一草一木,还有他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短暂爱情。这样的解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志摩的故事也成为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之一。

总之,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以及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适时将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借助背景知识这个支点,学生可以联系旧新知识,温故知新,融会贯通,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余铄珣,女,1986.07,汉族,广东省汕头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中學一级,研究方向:教学。

猜你喜欢
氛围积极性兴趣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