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策略探析

2022-07-18 06:11胡博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研学旅行创设情境

胡博

摘 要 项目化学习指的是设置某一个活动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到解决项目的活动中,并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项目化学习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笔者试从创设情境、合理想象、研学旅行等方面进行重构,对项目化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项目化学习 创设情境 合理想象 研学旅行

何谓项目化学习?“项目”一词最早出现在医学上,后由美国教育学者克伯屈引入教育学中。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化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项目化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当下的读书与做事(项目)、做人(素养)建立关联,将学校学习与未来个人生活、校外社会实践建立关联。

心理学家布朗指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呢?

1.提供背景

首先从《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来导入向子期所思的嵇康被杀的这样一段资料:及山涛为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怒焉。初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这就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1)嵇康生活的时代──司马氏统治的晋朝。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的高压时代。(2)嵇康被杀的真正原因是拒绝做官。(3)拒绝的形式是答书。(4)拒绝的原因是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

2.深情朗读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本是值得朗读的佳篇,而声情并茂地朗读能让学生透过文本,与编者和作者對话,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激情。《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她历尽离乱之苦,凄苦悲愁,所以词情极为悲戚。而高中生缺少丰富的个人经历,很难走进作者这浓浓的“愁”中。因此,笔者在整个课堂中采取了用朗读串联文本的阅读方法。在介绍了李清照坎坷的人生经历,把握了诗眼“愁”后,笔者提出朗读三要求:一要读出词人的“音容笑貌”,二要读出词人的“情深似海”,三要读出词人的“境由心生”。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走进了词人李清照的国家沦丧后,颠沛流离,丈夫病逝,孤独孀居的凄苦世界;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过朗读,学生沉醉在美丽的语言文字中,课堂春色无边。

3.注重体悟

语文教学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对课文的五马分尸式的碎片化的分析。注重学生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品味。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美语言的原味感知。了解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律动性、跳跃性,体味诗歌声调的平仄,押韵,对仗。在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教学中,笔者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中注重对诗歌思想内容条分缕析的分析评价。而是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始终。笔者别开生面地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李白的打扮,体会李白此时此刻的心境,进行创造性的朗诵。一学生,高冠岌岌,一袭白袍,脚踏木屐,长佩陆离,手捧酒樽。以醉酒之态,不羁风姿,时而慷慨,时而哀伤,时而咆哮,时而低回。把李白那种傲岸不羁,侍才放旷,仕途迷茫,怀才不遇的悲愤,激昂,狂放表演得淋漓尽致。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话,说出了奇思妙想在创作中的巨大作用。神思可以使文章摆脱肤浅平庸,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增添生活的气息,熔铸人间真情。

1.在诵读中引导想象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让学生通过想象文本描写的场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境之美: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2.在写作中运用想象

联想还有助于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实际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选料剪材,都离不开联想,高考场上许多奇篇佳作,最赖此法,如《谏屈原书》《赤兔之死》《鼠辈致人类的一封信》,都是联想生动的创新成果;仅从行文语言上来说,前面的“引用添辉法”、“修辞增色法”也可以说是联想的产物。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其在高中教育中的开展目标是培养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集体观念及生活技能。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认为“研学旅行”对学生寻找“语文的源头活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体验和应用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本质就是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加强应用,研学旅行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首先,研学旅行可以营造出一个开放性、多元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流和学习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反思。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新型的知识体验渠道和知识应用途径,如在研学旅行后让学生写一篇游记,这样学生更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形式,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反思和应用。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之后,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自然语言”“自然现象”,这些体验有助于学生开阔知识与视野,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

2.提问和研究

在“让问”+“研学旅行”的新教育模式构建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权限,并且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有疑问、困惑的地方标记下来,作为提问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思考来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专注程度,对后续教学活动中重点、难点的突破也有着积极作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强调情境感知、想象体验和研学创新,在教学中敢于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添参与热情。这促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置身于某一个角色中,进而深入体验,同时在实践创作中展现出自己的创造性。这样设计项目化学习的效果更好,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研学旅行创设情境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