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甜蜜果健康新产业
——我国无花果产业现状

2022-07-19 12:34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保鲜加工发展

文丨本刊记者 王雯慧

导语:

近年来,中国无花果产业从小到大,无花果加工产品从单一到丰富,种植面积由2012 年不足2万亩到目前的近50 万亩,无花果栽培种植遍及全国各省份,品种资源保存110 余种。中国无花果产业快速、稳步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无花果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发展?作者采访了数位无花果行业从业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本草纲目》记载无花果“不花而实”,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代, 无花果充满着神秘色彩。其实,无花果不仅有花, 而且数量很多, 其花为“隐头花序”,隐藏在可食用的“球状果”中,平时吃的“无花果”实际上是由花蕊和硕大的花托等发育形成的复果。

无花果又被称为“糖包子”“甜蜜果”, 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和中亚, 是人类最早培育的果树树种之一, 在我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在过去,无花果在我国大多是庭院式栽培,近几十年来, 因其营养保健价值而受到消费者青睐, 逐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栽培,成为我国新兴浆果特色代表。

2012 年,国内首届无花果高峰论坛在保定召开, 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的“无花果元年”。十年间,全国无花果栽培种植面积从2012 年的不足2 万亩,发展到了如今的近50 万亩;栽培品种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逐渐多样起来;除鲜果外, 一些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也不断涌现市场。

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被誉为无花果产业界的“奥运会”,是展示举办国无花果学术研究成果、产业发展成就、产品品牌推介、 与世界开展合作洽谈等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平台,2019 年9 月,在克罗地亚罗维尼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无花果大会上,由政府、高校、协会、企业组成的中国代表团积极争取, 四川省威远县荣获第七届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举办权。 第七届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的成功申办体现了中国无花果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已逐步跻身无花果主要生产国之列。

一、我国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

在广大无花果产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无花果产业迅速发展, 无花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区域分布不断增加,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

(一)市场栽培品种逐渐增多

目前, 全世界无花果栽培品种已超过了700个,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无花果优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是我国无花果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最大的无花果种质资源圃在山东, 拥有无花果品种资源达112 种。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第一批大规模引进品种中筛选出的5 个无花果国家级、省级林木良种——“亚美尼亚(金早,B1011)”“卡纳迪亚(绿早,B110)”“金傲芬”“波姬红”“紫苏蕾斯(紫蕾)”,目前已在山东、四川、河南、河北、新疆、浙江等省和自治区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在青海等高原地区开展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从第二批引进品种中,经多年区域试验和观测,初步筛选出10 余个性状表现良好的无花果栽培品种,开展进一步示范推广。此外,截至目前,我国已拥有3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花果新品种,分别为“紫宝”“绿蜜”和“紫钻”。

(二)主要产区以及规模情况

我国无花果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 四川、新疆、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其中以四川省威远县和山东省威海市最具代表性,享有“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美誉。

山东省作为我国北方的无花果主产区, 现已逐步形成济宁育苗基地、威海露地栽培、滨州设施栽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就近加工生产的发展格局。 山东省林科院自上世纪90 年代开始进行无花果引种选育和集约栽培技术研究, 是国内较早开展无花果品种资源引进保存筛选、高效栽培、贮藏保鲜、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工作的科研院所之一,先后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收集、保存了一批无花果栽培品种, 为山东无花果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科技支撑。

21 世纪以来, 随着无花果产品对日本出口量的扩大,以及国内鲜果消费量的扩大,威海无花果种植开始从零散的庭院化种植走向标准化种植。近年来, 威海市把无花果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产业发展。

目前威海市无花果种植面积4.23 万亩, 产量6.771 万吨,栽培品种以传统名品“青皮”为主,约占栽培总面积85%以上, 总体规模和产量居全国前列。 2008 年1 月“威海无花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0 年5 月, 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威海无花果”为地理标志产品。2011 年威海市“荣成无花果” 成功注册为原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2014 年,威海荣成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称号。

远在内陆的四川省无花果产业近十年来也在快速发展,在全国无花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四川省总种植面积约10.2 万亩,占全国无花果种植总面积的25%。 成熟期比山东主产区早45天,比新疆主产区早60 天,全省鲜果销售量占全国的45%。

无花果加工方面,以威远县为中心,生产出无花果果干、果脯、果茶、果酒、米果脆、膳食纤维棒、酵素、饮料等30 余种无花果深加工产品,产值约占全国的61%。 其中无花果膳食纤维经省级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品牌影响力方面,中国经济林协会无花果分会分别在山东威海、 四川威远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无花果产业大会暨无花果产品评优大会”;威远成功举办五届“中国(威远)无花果采摘节”。 2014 年,威远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牌“中国无花果之乡”,2019 年被授予“中国无花果名县”。

四川有着全国唯一一家无花果研究的教授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无花果教授工作站。 同时,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食品发酵研究院都有教授牵头从事无花果加工和生产研究。 威远还聘请了国际园艺学会无花果分会主席为无花果产业发展顾问, 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县级无花果研究所,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为四川全省及周边无花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加工产品日益丰富

无花果的加工技术主要有盐渍加工技术、干燥加工技术和发酵加工技术等。 随着无花果精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无花果的加工品日益丰富,从最初的果干、果脯到现在的果酒、茶、饮料、冻干片、泡腾片、果酱、罐头等等。

二、无花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无花果产业从小众产品到站上国际舞台,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但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问题。

(一)品种培育有待持续深入研究

我国的无花果大多由国外引种、扦插繁育,虽然也进行过种质资源调查研究,但不够系统深入,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等现象,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缺乏计划性、连续性,对无花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系谱关系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 国内现有无花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是制约我国无花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贮藏保鲜技术有待提升

无花果鲜果因糖分高、含水量高,果皮薄易受损,极易腐烂变质,不利于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四川威远无花果科学研究所所长李金平介绍:“无花果不像别的水果,它特殊在它有果孔,果孔直接通到无花果里面。 有可能从外表看无花果是好的,但是里面已经坏了,不把它剥开是看不到的。 ”无花果的贮藏保鲜问题严重制约无花果鲜果市场的开拓和产业的发展。 李金平说,想要解决无花果的保鲜问题,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从品种方面突破。“以前的西红柿非常软,保鲜是一大问题,只有选育出硬皮的西红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鲜问题。现在超市里的西红柿硬果,保鲜时间大大增加。 看能否选育实心的品种,果子里面是实心的,这样的果子保鲜能力就很强,能达到7 天左右。 目前我们正在选育一些新品种。 ”

(三)采收机械化水平有待增强

无花果果实软、 从树上掉下来磕碰都会损伤果实。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无花果采收机械(装备),基本靠人工采摘。 无花果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夏季采摘环境比较闷热,采摘鲜果流出的白色汁液会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 大面积种植无花果不可避免地遇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采收成本不断增加,也会制约无花果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无花果的种植、施肥、旋耕、除草等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也不高, 这也是未来无花果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精深加工技术有待深度研发

国外无花果制品涉及领域广泛, 有食品、日化、医药、农业等,产品品类丰富;我国无花果目前的加工产品形式主要以食品为主,如:无花果干、罐头、蜜饯、果酒、果茶、酵素等,无花果香皂等洗护产品生产规模不大,品牌影响力较小。

三、无花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我们已经在十年过程中初步完成了中国无花果产业的从小到大、加工品从单一到丰富、种植面积由2 万亩向近50 万亩的跨越。 栽培品种遍及全国各省份、种质资源达110 余种。 种植、加工、流通、科研的人员近30 万人。 基本完善了无花果全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无花果产业联盟主席赵宏友对记者说道。

李金平认为,无花果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后起之秀, 产业化发展潜力大。 一是无花果营养价值极高。 二是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没有形成品种壁垒, 全国的无花果主栽品种只有5 个, 栽培技术容易,易实现规模化生产。三是科研力量不断增强。近几年,国外以色列、美国都成立了无花果研究中心。国内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都已组建无花果研发团队。随着科研力量不断增强,在新品种上不断突破。据了解,以色列已经培育了常温下保存8 天的新品。四是加工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可鲜食,可加工果干、果脯等初级加工产品,也可加工酵素、膳食纤维、米果脆等精深加工品,还可提取蛋白酶、补骨脂素等进行保健和医疗功能的产品开发。 中国经济林协会无花果分会会长孙蕾倡导:“在对无花果进行深加工时,要减少甚至摒弃对各类添加剂的依赖,通过过硬的技术做出纯天然的无花果产品。 ”

此外,在推动无花果产业发展方面,中国经济林协会无花果分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服务和交流平台作用,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针对国内无花果产业实际情况,组织无花果相关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专合社等会员单位,从选种育种、培育壮苗、高效栽培、贮运保鲜、加工利用及产品质量等级等方面筹备制定团体标准, 扎实推进我国无花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助力中国无花果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对于想要从事无花果种植的果农, 李金平建议,要理性加入无花果种植行业,不但要看到无花果产业的优势,也要看到弊端。 他说:“如果是在中小城市,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市场进行适度规模的种植,如果面积过大,雇工、管理、品质都没办法保证。 因为无花果采摘对人工需求量非常大。 此外,也要考虑当地的消费习惯、种植地理环境等因素。 ”

猜你喜欢
保鲜加工发展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樱桃保鲜掌握技巧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爱情保鲜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