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与内容生产

2022-07-22 04:47林丽
新闻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积极心理学

林丽

【摘    要】以“积极”“参与”为核心特征的建设性新闻是全球媒体广泛采用的报道形式。基于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的理念,《中国青年报》的环境报道注重传达积极情绪,促成问题的协商和解决;紧跟环保动态,指导行业实践;全面报道环境议题,提供多元视角;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呈现事件全貌,避免舆论对立和极化。未来需要在协同生产、参与社会治理、中国语境下的故事讲述三方面继续发力,更加积极地承担“解困者”“推动者”“倡导者”的角色。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积极心理学;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由西方业界首次提出,强调新闻报道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我国的新闻实践历来以正面报道为主,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与建设性新闻理念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全球变暖、海洋垃圾污染、物种灭绝等公共议题虽然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但相关应对举措大都声量大,行动少。《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办报宗旨,在读者尤其是青年群体中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其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能将公众焦点聚集于此,从而引发全社会的讨论并动员起广泛的力量参与问题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的框架考察与内容分析,探究该类报道的突出特点,具备哪些建设性新闻的核心要素以及仍需改进之处,以期为建设性新闻的本土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建设性新闻与框架理论

建设性新闻既是一种新闻理念和新闻报道样式,也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开展的新闻实践。[1]其最初由西方新闻业界提出,旨在解决新闻业面临的信息过载、用户流失、生产困境等问题。原有的报道模式中负面、冲突的内容过多,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新闻模式来帮助新闻业留住受众。此时有学者提出,新闻业应当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做法,减少报道中的负面消极因素,同时忠于新闻业的核心功能,即“识别、观测、描述社会问题”,[2]这种新的新闻形态也要具备“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四大特征。[3]中西方新闻业界在建设性新闻领域已经进行众多探索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学界也开展了相关研究,梳理了建设性新闻的历史脉络、相似概念、生成逻辑、主要特点与媒体实践等内容。建设性新闻具有问题解决导向、公民赋权、维持新闻的核心功能、积极情绪、记者参与和未来导向六大特征,[4]本质是要助推新闻业“以积极的姿态推动社会进步,通过报道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冲突的化解”。[5]本文采用学者唐绪军提出的概念:“建设性新闻是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6]

框架一词源自人类学家G·贝特森,由加拿大社会学家E·戈夫曼赋予新内涵,即“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7]我国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框架理论是个人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符号的意义源于媒体与信源之间的互动,框架是处理信息的一种思维形式。[8]20世纪80年代,框架理论开始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产生“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的概念:前者即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后者即媒体对新闻事实选择性加工处理的建构过程。大众传媒“采取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9]学者陈阳提出,框架分析存在三大研究领域,分别是新闻生产研究、媒体内容研究和效果研究。[10]本文即属于媒体内容研究领域。

(二)框架理论视角下的环境报道

基于框架理论进行的环境报道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选择某一媒体对其报道主题、报道体裁、版面位置、信息来源、情感偏向等框架类目进行长期的报道研究。黄河和刘琳琳分析了《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的环境报道,发现其数量呈增加趋势;突发报道的比重上升,并且更加注重社会对环境事件的评价;议题建构以政策叙事为主,塑造了积极正面的政府形象。[11]另一类为选择多家媒体对比其环境报道框架,分析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王子毅对比《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报道得出结论:二者在报道全球变暖危机和低碳生活的议题上是一致的,但都受到国家利益、新闻观念和媒体性质的影响,不利于全球性环保意识的形成。[1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选取与样本获取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其一,该报刊登的环境报道内容丰富,样本充足,涵盖水体治理、生物保护、环保督察、行业低碳实践、典型人物等多方面;其二,该报在我国读者中享有广泛声誉,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样本来源为《中国青年报》官方网站,取样时间范围设定为2021年1月21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至12月1日。通过逐期阅读该时间段内的相关报道,排除与生态环境相关度较低或完全不相关的报道,得到有效样本87篇。

(二)框架类目建构及编码

参考学者臧国仁提出的高中低层次框架理论,本文从主旨概念层次、内容建构层次和文本呈现层次进行类目建构和内容编码。

主旨概念层次包括:1.行动框架:报道内容主体为社会各界的环保行动,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落实的环保举措,典型的环保人物,国际环保会议等;2.问题框架:报道内容主体为国内外各地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生物入侵、资源枯竭等;3.成绩框架:报道内容主体为对各地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描述;4.监督框架:报道内容主体为对国内环境保护不力情况的揭露;5.科普框架:报道内容主体为环境保护知识。

内容建构层次包括:文章数量、信源数量及性质、报道体裁。文章数量即2021年1月21日至12月1日期间,《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的數量变化。信源数量包括:信源数量≥3为多,信源数量≤2为少。信源性质包括:1.党政机关、2.国际组织、3.媒体、4.专家学者、5.企业、6.当事人。报道体裁包括:1.消息、2.通讯、3.评论、4.深度报道、5.图片新闻。

文本呈现层次包括报道版面与情感态度。报道版面[13]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为:1.要闻、2.国际、3.冰点、4.经济、5.其他。情感态度指文章整体的情感基调,包括:1.正面、2.中立、3.负面。

三、研究发现

(一)《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框架特点

在主旨概念层次,注重传达我国的环保举措和成效。87篇环境报道以行动框架为主,成绩框架为辅,问题框架、监督框架和科普框架较少。行动框架下的报道涵盖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清洁能源输送、行业低碳实践、典型环保人物、环保政策等,显示我国环境保护的决心。成绩框架下的报道多把生态治理成就与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结合,展现建党百年的历史成就。问题框架下的报道点明国内普遍存在的地下水局部超采、地下水污染、企业违法排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问题。监督框架下的报道曝光了企业环保数据造假、政府治污拖延不见成效、敷衍应对群众举报、为污染企业行方便等行为。这些内容说明《中国青年报》注重向读者传达我国环境保护的进展,同时关注负面议题,具有全局视野。

在内容建构层次,重视环境议题,告知事实全貌。《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的数量整体较多,平均每月8篇,说明其对环境议题的重视程度较高。相关报道使用最多的两个信源是来自党政机关的信息,如政府通知公告、信息公开平台的报道,以及来自当事人和当事企业提供的信息,说明该报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严格要求。相关报道中62篇为通讯,占比71.3%;消息和深度报道分别有9篇、8篇,位居其次;评论、图片新闻和深度报道共8篇。相较于消息,通讯信息量更大,能清晰详细叙述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利于读者了解相关事件的全貌并独立作出判断。

在文本呈现层次,凸显环保价值,传递正面情绪。相关报道高度集中在要闻版,有68篇,占比78.2%,国际版、冰点版、经济版和其他版的数量居于其次。这种版面分布情况说明《中国青年报》把环境议题置于显著位置,且报道视角不局限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能够从经济民生、国际格局、科学探索等视角出发,全面刻画我国的环境动态与趋势变革。就情感态度而言,样本中64篇为正面倾向,占比73.6%;负面倾向12篇,占比13.8%;中立态度11篇,占比12.6%。正面倾向为主、负面和中立倾向为辅的格局说明中青报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和向真、向上、向善的精神指向[15],积极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

(二)《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的建设性要素

学者Hermans L和Gyldensted C提出,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特点包括问题解决导向、未来导向、包容与多元、赋权于民、提供背景和语境、协同创新,[16]该观点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结合我国建设性新闻的实践,本文对这六个特点进行操作性定义,并以此为参考分析所选样本的建设性要素。

1.问题解决方面,传达积极情绪,促成问题的协商和解决

相关报道中有63篇传递出积极正面的情绪态度,其中又以行动框架和成绩框架的正面报道最多。有研究表明,长期获得积极讯息能帮助受众减弱负面情绪的影响、促进心理健康、增强心理适应能力。[17]《中国青年报》积极正面的报道基调起到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也有助于形成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相关报道同时介绍了历年来我国应对各种环境问题的措施,个别深度报道亦提供了未来的环保实践方向。科普框架下的《零距离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加剧作怪》一文从河南特大暴雨的成因、极端天气难以预报的原因,极端天气多发的原因层层递进,文末落脚到最根本、最关键的解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8]上来,既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又提供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2.未来导向方面,紧跟环保政策动态,指明行业发展前景,指导行业实践

使用行动框架的报道有9篇涉及国内外的环保政策、意见和提案,8篇涉及环保会议、论坛及领导人讲话,共占比40%。通讯《绿色低碳:中国帮地球降温》指出我国在十四五期间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完成的任务;评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深远》提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路线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以及重点行业和企业“自下而上”积极制定碳达峰实践表;[19]消息《创新治水机制,护航乡村振兴》《落实“河长制”,呵护水生态》传递了最新的环保政策。这些报道向社会传达出国家治理生态问题的决心,也为公众获知政府决议、企业进行生产决策提供政策指引。

3.包容多元方面,全面报道环境议题,提供多元视角,平衡客观

样本中的深度报道与评论均有丰富的消息来源,包括党政机关、国际组织、专家学者、企业人员、当事人及其交际圈、其他媒体等。评论《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全球亟须一场关于“行动”的谈判》中,作者引用了大会主办方的通告、大会主席的发言、G20峰会官方宣言、德国之声的报道、英美印等国参会人员的发言及相关政策协定内容,为论点提供详实的佐证,帮助读者对当前全球环境现状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深度报道《涉案海龟背后的人心》中,记者采访了解救海龟的警员、水族店老板、海龟买家、海洋馆管理人员、检察院和海龟救护保育中心工作人员等众多当事人,把涉案海龟的购买、解救、照护、放生,涉案人员的监管与处罚全流程详尽呈现。该报道跳脱了“传统报道中秉持的‘官—民’‘富人—穷人’‘施害者—受害者’这类极化的二元对立框架” ,[20]调和了新闻事件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

4.提供背景和语境方面,背景信息充足,呈现事件全貌,避免舆论对立和极化

该特点多见于问题框架下的报道。其中《“死了就往坝外扔” 无害化处理农村推行难》一文,从主客观原因两方面解释了村民随意丢弃死畜垃圾的成因和问题解决的难点,没有一味地批判该行为。既揭露了问题,又进行了正面的舆论引导,从而避免对当事人片面的批评与指责,促使民众广泛参与到解决方案的协商与落实上来。另一篇《鲸鱼又迷路了》从浙江台州鲸鱼搁浅事件本身出发,分析其产生原因。虽然搁浅的原因并无定论,但多方证据都表明搁浅与海洋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人類活动密切相关。报道同时解释了鲸鱼的生态益处,如储存二氧化碳、帮助地球降温,鲸尸为深海物种提供养分等,最后又提及其他地区保护鲸鱼的做法。这类报道不仅关注问题本身,还梳理了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能够避免由于信息缺失造成的对立与极化。

(三)《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现存的问题

1.部分议题缺少长期关注,监督跟进力度弱

6篇揭露企业环境数据造假、政府履职不力的监督报道均为短讯。这些报道虽然措辞严厉,但对公众质疑的回应以及对事件后续影响和潜在问题的挖掘相对较少,没有进行持续性的跟踪报道,难以形成长期的舆论监督合力。

2.协同创新性不足,难以调动公众参与内容生产和互动的积极性

建设性新闻需要媒体广泛了解民意,吸纳公众的参与和合作,寻求和维护话语共识。相关报道在议题整体上呈现出暖心化人的情感导向,但监督性、启发性较弱,缺少引导公众参与讨论、深入探索的切口。

3.信源使用高度集中,平衡性有所欠缺

87篇样本中有57篇使用了党政机关信源,39篇使用了当事人信源,其他信源主体如专家学者、企业、其他媒体的引用相对偏少。政府和当事者作为政策颁布主体、举措落实主体和行动开展主体被主要呈现,在此过程中的其他行为主体被淡化。一方面,《中国青年报》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对信源有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在建设性新闻理念蓬勃发展的话语实践下,吸纳更为多元的信息和观点也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结语

虽然建设性新闻的概念最早由西方业界提出,但其“积极”和“参与”的理念在我国新闻实践中早有渊源,也与我国媒体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宗旨相吻合。《中国青年报》环境报道在遵循新闻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中和消极、提供方案代替冲突失语的实践起到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持稳定的功能,但仍需要更加积极地承担“解困者”“推动者”“倡导者”[21]的角色。在宏观层面,借助网络和民众的力量,重视协同生产。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制和传播的主体空前丰富。《中国青年报》作为主流媒体要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社交网络的内容聚合性和公众的社会参与热情,广泛吸纳民众的合理意见,推出更有温度和力度的建设性報道。在中观层面,强化舆论监督,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社会顽疾解决。坚持问题导向和客观平衡的报道立场,采纳多方信源、提供事件全貌;持续关注急难问题,做好跟踪反馈,交代后续处理结果;充当事件相关者、公众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者,切实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微观层面,立足我国语境,讲好中国当下的故事。不避讳问题的同时把握好价值尺度,从民生现实出发,以积极的情感讲述鲜活的个体故事,展现我国直面问题的决心,传播中国声音。

注释:

[1]漆亚林,刘静静.建设性新闻的生成逻辑与现实困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S1).

[2]Karen McIntyre,Cathrine Gyldensted. Positive Psychologyas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ve Journalism[J].Journalism Practice,2018(06).

[3]Liesbeth Hermans,Cathrine Gyldensted. Elements of constructive journalism: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udienc evaluation[J].Journalism,2019(04).

[4]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胡世明.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9(08).

[5][20][21]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09).

[6]唐绪军,殷乐.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7]E. Goffman (1974). Frame analysis:An Eas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21.

[8]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体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9]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7(04).

[11]黄河,刘琳琳.论传统主流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以《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的环境报道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10).

[12]王子毅.中、美媒体的环境报道框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3]根据版面内容,本文把要闻版面、每日新闻版面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版面合并为“要闻版”,把创业版面归入“经济版”,剩余版面合并为“其他”.

[14]相关报道信源均大于等于一个,故总百分比大于100%.

[15]漆亚林.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基于中国媒体实践路向的考察[J].编辑之友,2020(03).

[16]Hermans L,Gyldensted C. Elements of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udience valuation. Journalism,2019(04).

[17] Fredrickson, B. L.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Review of GeneralPsychology,2004(03).

[18]联合国报告: 气候变化加剧 极端天气或更频繁[N]. 中国青年报,2021-8-11.

[19]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深远[N]. 中国青年报,2021-3-29.

(作者: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积极心理学
《中国青年报》:艺考不易,别让“艺术升”再来折腾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
中国青年报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