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记者的“西行漫记”
——献礼党新的百年征程

2022-07-25 11:59巩联军
当代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延安苏联

巩联军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斯诺作为第一位来自西方的新闻记者,以中国之行为主题写下了著名的《西行漫记》。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苏联新闻电影摄影师和导演罗曼·卡尔曼作为第一位来自东方的新闻记者,受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委派,于1938 年9 月至1939 年9 月来华报道中国的抗战,以电影胶片和文字续写了又一篇“西行漫记”。卡尔曼不仅深入中国西北、西南等地,还亲临抗日战争最前线,真实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屠城血证,展示了中华民族英勇悲壮的浴血抗战。更难能可贵的是,卡尔曼对当年的红色延安给予了深入解读,用事实回应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能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的时代之问。

2020 年,罗曼·卡尔曼的纪实作品《在华一年——苏联的电影记者笔记(1938-1939)》(下称《在华一年》)由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本书译者李辉曾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现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他曾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授予的“友谊勋章”,并在回国仅半年后便将这部鲜为人知的译著呈现给了中国读者。该译著再现了原著宝贵的史料价值,有很强的可读性、带入感和文学感染力。这部译著不仅为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共党史提供了重要而珍贵的历史文献,也为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

卡尔曼的《在华一年》全书共十九章,从对中国长城的描写开篇,最后以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的钢铁长城结尾。第一章《在长城的上空》中,作者以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在飞机上俯瞰这个东方大国的观感。“中国濒临大洋、河流纵横、山脉绵延、国土广袤,横贯从法国占领下的印度支那热带雨林到蒙古沙漠,从太平洋到难以攻克的堡垒西藏高原。”“中国人充满智慧,不仅发明了火药、造纸技术,还修建了长城……但古老的长城没有挡住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进犯。”

上图:《在华一年》中文版

下图:《在华一年》俄文版

作者以他在“武汉陷落”“重庆大轰炸”“长沙大火”等重大事件中的亲身经历,历数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湖南,日军的飞机把衡阳夷为平地,甚至连市郊的一座古庙都没放过;在重庆,日军一次轰炸就造成了四百多平民死亡。卡尔曼还披露了侵华日军的一些绝密文件,其中就有在华中军事行动中使用毒气瓶和毒气弹的绝密命令。该命令提到,“为了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组织一支强大的队伍并大规模使用毒气。使用完毒气后,必须销毁所有留下的痕迹,用过的空毒气瓶要深埋地下或者扔到水中。”日军试图以此来掩盖其灭绝人性的罪行。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汪精卫叛变,而蒋介石则消极抗战。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同日本侵略者殊死决战。在卡尔曼的笔记和1 万多米的胶片中,记录了无数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群像。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卡尔曼介绍了31 岁的爱国将领覃异之,他所指挥的团遭受数倍日军的三面进攻,但他和将士们冒着日军飞机和大炮的轮番轰炸,连续四昼夜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第四天,覃异之顶着日军机枪的扫射,带领仅剩的几十名战士冲锋。当他中弹倒下后,有人大喊“团长阵亡了”,此刻他硬是直挺挺地站起来,大喊一声:“团长与你们同在,冲啊!”凭借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战斗精神,覃异之和战士们再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比上级要求多坚守了6 个小时,日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2000 余人。台儿庄战役中,覃异之指挥一个旅英勇作战。战士们没有一个后退,几乎全部阵亡。他则带着卫兵继续投入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的“撼山易,撼中国军队难”的名言,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坚强信念。

勇敢无畏的巾帼英雄。卡尔曼在《中国妇女》等章节中,特别介绍了抗战女性。书中提到,几百万中国妇女与男人一同拿起枪为祖国的自由独立而斗争。她们走上了战火的最前线,甚至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广西,很多妇女被编入战地服务队、卫生队、伙食保障队、通讯队、政工队及其他部门,其中很多人当时还是军校的学生,她们表现出极强的耐力和铁一般的纪律性;在太湖沿岸,一名妇女领导的几千人游击队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使其遭受重大损失。不幸的是,这位女英雄在与敌人的白刃战中壮烈牺牲。日军为泄愤,在她身上砍了8 刀。在延安,女作家丁玲领导着政治工作队,英勇战斗在八路军的斗争前线。卡尔曼说,“中国特区(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中的女性所建立的功勋和自我牺牲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奋勇杀敌的少年儿童。卡尔曼记录到,一个3 岁的中国儿童也会表示,“我长大了,也要打日本鬼子!”他详尽介绍了新安旅行团,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儿童革命团体。抗战爆发后,这个年幼的群体奔赴各个战场,帮助运送伤员,为士兵们做饭;在城市和村庄宣传抗战,号召老百姓参军,支援前线。此外,卡尔曼还记录了八路军中一位小战士的故事。他曾询问一个13 岁的“红小鬼”,“你不害怕吗?你要是被打死呢?”小战士说,“那死就死呗。我一个人没关系,这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卡尔曼好奇地看着孩子那消瘦的小脸,他写道,“难道他是把这些词儿背熟了吗?不是的,这些话发自这位小战士热火燃烧的心灵深处。”

在书的尾声,当卡尔曼即将乘飞机离开中国的时候,他说道,“现在远望着长城,我明白是时候把这部关于中国的电影取名为《长城》。这个电影没有绵延几千公里的长城的砖瓦镜头,而是向世人展现了几千万中国人携手共筑的钢铁长城。他们为子孙的未来、为生命权、为独立生存而展开斗争。”

表明了红色延安托起中华民族的希望

卡尔曼清楚知道,要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抗战史实,就必须深入到陕甘宁边区,亲身感受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英勇抗战。于是,就有了全书中最为精彩的一章——《特区(陕甘宁边区)》。作为进入红色特区的第一个苏联记者,卡尔曼眼中的延安与消沉、混浊、腐败的重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阳光明媚,充满生机和活力。他对红色特区、对延安充满激情地讴歌与描述,即便几十年过去了,也可使人透过书香在字里行间闻到延安那清新的气息,感受延安那令人神往的魅力。

民主的政府。卡尔曼详尽地记录了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历史、政治结构以及经济文化状况。卡尔曼特别记录了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民主管理机构和政府成员的生活条件(包括工资、服装、工作等),他们与边区其他居民毫无二致。此外,书中还提到,边区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大力加强文化教育,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觉悟和素质。卡尔曼对此高度评价:“中国这个边区(特区)建立了真正的民主管理模式。”

人民的领袖。对于卡尔曼来说,毛泽东这个名字,笼罩着勇敢、不屈不挠的意志、英雄主义、平易近人等传奇光环。卡尔曼在书中写道,“见到毛泽东之前,在我去过的大学、小学、幼儿园以及每一孔窑洞,所见到的一切都使我感受到这位天才的组织者、领袖、思想家的精神,他的名字被热烈地到处传诵。”毛泽东十分朴素,他生活和工作的窑洞极为简陋:一张写字台,一张用粗糙木板钉制的床,几个放满图书的书架和一把藤椅。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经典著作以及很多领域的书籍。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被摆在了特殊位置。卡尔曼记录下与毛泽东交谈时的情形,“毛泽东睿智的笑容和求知友善的眼神,使谈话对方感到温暖。”这与卡尔曼笔下对蒋介石的描述“看着周围的人,他那双眼睛很小,眼珠深暗,他的眼神则是带着疑问和对人不信任”及“他所做的手势简单且拘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卡尔曼眼中,毛泽东既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伟大战略家,也是一位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贴近群众的平民领袖。他能和工人同桌吃饭,与农民亲切交谈。卡尔曼的镜头记录下了这样一个难忘的瞬间:有一次在山里,我们偶然遇见刚从田地里收工的一伙农民。他们像朋友一样跟毛泽东打招呼,停下来跟他说话。他们告诉他一些自己的需要、一些农民的事情。毛泽东叉着双腿,一手撑腰,一手朝前,向农民询问一些事,给他们出主意。农民们把毛泽东围得越来越紧,大家都聚精会神地交谈着,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毛泽东是这样的平易近人!”卡尔曼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农民看到毛泽东,脸上毫无惊讶的表情,与他聊土地、水、种子的事情。他们与毛泽东告别时与见面时一样随意,然后扛起铁锹继续赶路。

抗大的青年。卡尔曼称延安是“一座青春城市,一座抗日青年的城市”。大批怀抱理想、信念坚定、愿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成群结队地来到延安。他们的衣服上沾满灰尘,脚下穿着用绳子做的凉鞋,步行数千里来到抗大这所享誉全中国的大学。他们明明知道,千里奔波之后,艰苦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们;也明明知道此后血与火的战场和残酷的敌后游击战斗在等待着他们。但是,他们都充满渴望,坚定前行、义无反顾。

卡尔曼详尽地记录了抗大的历史、发展规模以及教学内容和办学特色。抗大学生不仅要学理论、进行军事训练,还要参加劳动。卡尔曼形象地描述了青年们在听毛泽东作报告时那如饥似渴的表情。“台下座无虚席,年轻人一双双眼睛闪亮发光,一张张嘴巴半合半闭,记录讲话的手半悬着,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愉快的笑声。”卡尔曼说,“青年人用充满激情的目光看着毛泽东,看着自己热爱的、永远感到亲切、英勇无畏的毛泽东,他们将跟随他赴汤蹈火。”卡尔曼认为,“世界上这样的大学生绝无仅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展现了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在原书扉页上,卡尔曼赫然写着:作者谨以此书献给英雄的中国人民!他在书中多处表示,我们苏联人对伟大、友好的中国人民深怀好感,因为他们为自己的独立进行着英勇斗争。

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后,苏联政府积极援助。自1937 年11 月至1939 年底,苏联向中国出售军用飞机1235 架,还向中国派遣1200余名空军飞行员,其中221 名在中国对日作战中牺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卡尔曼受命来华。他不辱使命,于1939 年分别制作了两部纪实电影《战斗中的中国》《中国特区(延安)》,第三部纪录片《在中国》于1941 年6 月制作完成,《在华一年》的俄文版也于1941 年5 月出版。通过这些纪实作品,卡尔曼向苏联人民和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全民参战、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和顽强精神,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一定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可以说,卡尔曼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而独特的贡献。

在拍摄长沙大火时,火车站附近被夷为平地。伤员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呻吟。卡尔曼说,拍摄这样的场景令人十分难受。感同身受的他不禁想起苏联人民也曾经历过的痛苦。卡尔曼说,“作为苏联人,我比任何人都能理解和同情为生存权而斗争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

卡尔曼还记录了中国人民对苏联的浓厚兴趣、对苏联人民的深深敬意以及对苏联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热烈向往。他在书中写道,“在延安我居住的窑洞里,一直人来人往。有大学生、记者、指战员和那些喜爱苏联古典与现代文学的青年诗人。他们都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苏联,了解苏联的文学、剧院、电影院和农业、宪法,我讲述的一切都令他们感到新鲜。”在延安,卡尔曼不仅收到了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七律·长征》这一珍贵礼物,还收到了延安小朋友请他带给苏联小朋友的礼物,其中有延安儿童送给苏联儿童的画作和一封信。信中写道,“在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年头,我们得到了你们巨大的道义支持。亲爱的朋友,我们为此向你们深表感谢。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抗日战争,这是一场争取世界和平的战争,你们在1917 年开始了愉快而幸福的生活,世界上所有小朋友都羡慕你们的生活。当这场战争结束时,我们不仅要把日本人赶出去,还要建设一个新的快乐和幸福的中国。亲爱的苏联朋友们,全世界儿童都应该携起手来,勇敢地前进,在整个地球上建设新生活。”

延安的一切,都深深地感动着卡尔曼。离开延安时卡尔曼依依不舍,“告别延安,告别这些优秀的人,我感到很难过。今后,在遥远的莫斯科,我将会铭记在这里度过的岁月,回忆这些难忘的会见。”临行前,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把一枚抗大建校三周年的珐琅像章别在他胸前,并对他说“戴上吧,记着我们,别忘记延安”。卡尔曼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与大家逐一握手告别。

“我绝不会忘记你,延安!”这是卡尔曼在书中所表达的心声和对中国共产党人同志般真挚而美好的情怀!

猜你喜欢
延安苏联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延安的故事
戈尔巴乔夫承认:苏联解体违背全民意志
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向苏联挑衅
武装保护苏联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在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雾在做迷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