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技术资源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2022-07-25 08:03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学区黄义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利用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学区 黄义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要通过构建最直观、形象的方法,生动地展现出学科内容,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抽象思维,发展自身的数学素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背景下,教师发现利用多媒体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各个流程,能推动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发展自身的综合思维。

一、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概述

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现代教育资源利用数字化进行处理,并在多媒体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下运行,按照信息进行划分。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可以划分为幻灯片、投影、音频、视频、网上教学资源等多方面。与以往的教学资源相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技术上的处理,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音频视频资源进行量化,进而转变为数字信息号。数字信号的可靠性比模拟信号高,它的纠错处理能力也更能实现。其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知识内容,能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丰富整体的教学资源。再次,它能实现网络远程输出,具有线上线下教学的特点,学习者能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完成学习。最后,现代化教育资源能转化学习形式,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转换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学习,在课上进行讨论探究,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资源是数字媒体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人们对教学过程认识的过程中,能加强认识,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教学的资源方面,对教学的媒体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进而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学习资源的分析,将学习资源与学习形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另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资源并不指的是简单的硬件设施,它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系统。在此平台上,教师也可以进行学习思考,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成效。与此同时,学生能在平台上进行学习实践,掌握最新的教学资源,根据其中的资源进行深度探究,激发自己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爱上数学知识学习。具体来讲,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电子白板,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加强理解和思考,对数学建立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小学生的年纪小,正处于思想意识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比较感性。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理性的学科,学生需要高效地完成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一)学生学习被动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发挥良好的作用。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并不具备独立思维,在学习方面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期间比较被动,离开了教师的安排后就不知道怎样完成学习,缺少明确的学习规划,也不能利用高效学习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过于重视成绩

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许多学校都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也都是按照成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评价,还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利用教育技术资源并不充分,利用率也不高,只是单纯地借助于多媒体PPT 进行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如果一味地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难以适应数学课程的学习,在遇到难点关键点问题时,就会出现创新意识缺乏的现象。对此,教师需要进行创新突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育技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将教育技术资源与基础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贯彻落实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基本发展方向。在21 世纪,教育需要进行全面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出新型的人才。教育技术资源需要进行优化,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一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信息分析、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思维想象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在数学学科中,一些运算定理、公式相对复杂,学生往往不能清楚地了解定律的探究过程,无法总结知识的规律。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教学,就能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学习与思考。

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往往是通过课堂“听课”的形式获取知识,学习比较被动。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猜想等形式进行思考,不仅可以形成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缩短了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消除了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学生也就不会惧怕数学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形象思维上,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展过渡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有效利用教育技术资源,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利用动态变化的视频、动画展现具体的抽象几何形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另外,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能为教学提供方便。教学是一个整体的互动过程,教师有效利用教育技术资源,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投影仪,将学生的某些行为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展现,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加强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引导,将学生作为主体,有效利用教育技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

四、教育技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网络特性,优化协作学习模式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受到约束,学生能通过互动式学习,交换意见,分享学习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网络教学能使学生不再受到教室环境的约束,可以构建一个班级、年级、学校的一体化的学习空间,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完成合作学习,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借助教育装备,搭建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设置实际的生活化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出了一幅定向运动的活动片段,其中包括了主题图片。教师展开教学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体育运动吗?大家能不能知道这是一项怎样的运动项目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后,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在短片中,体现出来了哪些内容?学生:短片展现出了定向运动的全过程。教师:那么,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定向运动?其中,一个学生说道:定向运动需要在比赛前做好准备,准备好地图与指南针。另一个学生说道:定向运动需要按照地图的规划路线跑,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获得最终胜利。教师:大家对定向运动的了解真不少,下面通过多媒体资源,为大家设置一幅定向运动图,让大家通过协作学习的形式,共同去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一幅定向运动图,其中标明了几个点,在定向图下方设置了几个方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准确描述几个点的位置。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调整课程资源结构

多媒体资源最大的特征就是“图文并茂”,能展现精美的画面场景,营造出一个虚拟现实的空间。学生在学习期间,能通过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下,结合视听效果,教学情境搭建更加具有新颖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案,从教学活动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学习意识,巩固学习课上的知识内涵,促使学生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线与角”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动画短片。在短片中,一个孩子在深夜里拿出了一个手电筒,手电筒打开后光束直接打到墙上。教师提问:大家看到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那一条亮光又形成了什么?学生:手电筒打出一束光,这束光从起点到终点也就呈现出一条线段。随后,教师播放了另一个短片,短片中呈现出了一个时钟,忽然镜头的速度加快,分针和时针加速,昼夜更替。教师提问:时钟的时针分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学生回答:在时针分针加速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了形态不同的“角”。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下,学生能直观地展开学习思考,思考线与角之间的结构形态。

(三)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阶段,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案的制定,进一步推动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作为教师,要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结合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期间,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强化重难点内容。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借助于信息软件,加强教学活动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生活中的负数”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设置情境教学问题:在二月份某天的气温中,上海为0℃~6℃、北京为-5℃~5℃、哈尔滨为-15℃~2℃,那么大家谁愿意当一名播报员,对这三个城市的气温进行播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分别对气温的度数进行播报。随后,教师利用信息教学,展示出了几组数据,让学生读出这几个温度符号。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活动探究中,将被动转化为主动。

(四)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教育实践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自主探究学习也是教育教学环节所提倡的一种学习形式。信息化的教育形式强调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互动,尽可能地避免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良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所有学生的兴趣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对小数乘法的问题、乘法的意义展开分析。在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设置自主探究环节,设置问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展开提问:购买三个圆规要多少钱,教师将问题投影出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开启自主探究模式的学习,在解题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期间,需要让学生学习认识各类思想方法的使用技巧,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题,突破难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认知。

(五)利用多元技术,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育技术资源形式丰富,种类较多,将这些教学技术运用至学科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加强学习。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期间,尽可能地结合多元技术,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资源、班班通等教学技术,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解决现阶段的教学难点。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有效利用多元教学技术,有效渗透数学教学思想,结合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升解题效率。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直观地将物体的几何图形呈现至多媒体中,引导学生能清晰地从多角度对整个物体进行全面剖析。另外,教师需要利用电子投影助手,将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问题投影到大屏幕上,对典型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错误问题。这些教学技术的应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分析问题的重难点,进而强化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育技术装备逐渐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教学内容也结合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转换教学方式,将具有难度的数学问题直观呈现,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点,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设备,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教学,全方位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整体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利用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画与理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