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下h指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7-28 02:14苏莉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计量学图谱期刊

周 环,苏莉娜

图书情报学研究

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下h指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周 环,苏莉娜

(河北大学 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2)

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VOSviewer分析工具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探析h指数研究的概况、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h指数研究的热点包括:h指数的应用研究、h指数的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与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关系、h指数与其它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前沿表现为特征因子值、替代计量学、H-classics方法、性别差异研究、h指数在网络节点上的应用等。

h指数;知识图谱;VOSviewer;Web of Science

2005年8月,J. E. Hirsh教授首次提出了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数——h指数[1],h指数由于计算简单,并且将论文数量和质量结合在一起,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针对h指数的缺陷提出了h指数的衍生指数,并将h指数广泛用在科研人员评价、机构评价、期刊评价等方面,迅速成为信息计量学的前沿领域之一。针对h指数这一新兴领域,为全面了解h指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h指数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目前,对h指数知识图谱的分析文章仅有两篇,雷二庆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分析了266篇h指数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研究学者、研究领域和前沿[2];刘海霞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分析了738篇文献,绘制了h指数的知识图谱,揭示了h指数的研究概况、热点和前沿[3]。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h指数研究的国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本文分析的时间段长、文献数量多,且VOSviewer的图谱更能清晰地展现出h指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出Hirsch发表的关于h指数的第一篇文献[1],这篇文章共有4 968篇施引文献,点击施引文献,获得4 268篇文献,两条记录数出现差别,原因是笔者的机构用户未全部订购Web of Science的所有数据库。由于检索出的数据量偏大,2021年5月10日笔者进行了二次检索,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和review,查找到h指数的密切相关文献1 877篇。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可视化软件VOSviewer作为知识图谱分析工具。VOSviewer软件是由荷兰莱顿大学于2009年开发的基于java的免费软件,专门针对文献知识单元的可视化工具,在图谱展现、聚类方面有其突出的优势。

2 结果

2.1 h指数的整体研究态势

图1 2005-2021年h指数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本文共检索到h指数研究领域的密切相关科技论文1 877篇,发表时间分布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到2010年期间是一个迅速增长期,自2005年Hirsh教授首次提出h指数以后,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论文数量一路飙升,详见图1。2011年到2020年期间是一个曲折稳步增长期,2019年达到小高峰,发表论文数量为194篇,由于2021年的数据不完整,4个月的数据,已经有58篇。h指数研究领域的文献总体来看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尚未达到绝对的高峰,说明h指数研究将继续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2.2 h指数的研究领域的重要国家

h指数研究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西班牙、比利时、英格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其中,发文总量最多的是美国,为511篇,占总量的27.2%;中国的发文数量244篇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国际合作方面,美国在h指数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处在重要的中心位置,美国与中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合作紧密,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比利时合作密切。

图2 h指数研究领域国家合作网络

图2中以颜色的冷暖来代表某一国家文献的平均出现时间,颜色越偏向于紫色说明这些文献出现的较早,颜色越偏向于黄色,说明文献出现的越晚;巴基斯坦、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研究比较火热。

2.3 h指数的研究方向

利用VOSviewer软件对h指数领域文献的关键词,来分析h指数的研究热点。运行VOSviewer软件时,用文献中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得到4个聚类,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详见图3,代表h指数领域的4个主要研究方向。

图3 VOSviewer绘制的h指数文献共词图谱

2.3.1 h指数在期刊中的应用和h指数的改进和扩展

第一聚类的主要关键词有:journals、publica- tions、citation analysis、g index、e-index、r-index等,h指数最初主要应用在个人的绩效方面,后来扩展到了评价期刊、机构等。如Tibor Braun首次将h指数应用在期刊评价中,他计算了63种期刊的h指数,并与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4];Vanclay, JK利用h指数对180种林业期刊进行排名,并与专家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h指数与影响因子有很高的相关性[5];Harzing, AW通过对838种经济学和商业学期刊样本的谷歌学术期刊h指数和ISI期刊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期刊影响测度[6]。h指数应用在期刊上,较为公正、客观地反映了学术期刊的价值,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等指标具有很高的相关度。

在h指数的改进和扩展方面,主要集中在h指数优缺点的分析、提出h指数的衍生指数。Egghe提出了g指数,弥补h指数不能很好反映高被引论文[7];Zhang ChunTing提出了e指数,作为h指数的必要补充,特别是在评价高的被引科学家或具有相同h指数的科学家的科研产出方面[8];为了解决h指数区分度不大的问题,金碧辉提出了R指数[9];还有人提出了A指数[10]、m指数[11]等。h指数的衍生指数的提出,弥补了h指数在评价中的缺陷。

2.3.2 h指数与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关系

第二聚类的主要关键词有bibliometrics、scien- tometrics、impact、science等,Leo Egghe把h指数扩展到了信息生产过程的一般框架中,对应于源项关系,且进一步证明每一个实际的IPP下都有一个唯一的h指数,并且推导出了洛特卡型和齐普夫型分布规律的h指数计算公式[12];Glanzel W讨论了几乎所有的Paretian分布的论文,发表数量与引用数与h指数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13];Malesios C利用贝叶斯方法,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了h指数对期刊出版与引用数量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14]。分析h指数与信息计量学的关系,能更好地引导h指数的改进与实证。

2.3.3 学者h指数的实证研究

h指数最初应用在学者的个人绩效方面,从图3可见,第三聚类的主要关键词有productivity、research productivity、gender disparities、women、scholarly productivity、medicine等。Schreiber M将h指数应用在26位物理学家上,还定量调查了评价中的陷阱和自我引用影响[15];Healy NA用h指数对277名英国和爱尔兰乳腺外科医生的乳腺相关结果进行了评估[16];Vinkler P认为用h指数评价个人的科学成绩时,应排除自引,并考虑该领域不同计量特征的影响[17]。另外这一聚类,有很多医学方面的关键词:手术、神经外科、麻醉医师、整形、放射学、耳鼻喉科等,说明h指数在医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3.4 h指数与其它评价指标的比较

一个新的计量学评价指标的出现,必然与其它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第四聚类的主要关键词有:impact factors、eigenfactor、peer review等,Van Raan AFJ以荷兰147个大学化学研究小组为对象,对h指数与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指标进行比较,结论是h指数与文献计量的皇冠指标和同行评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8];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5,6],h指数与影响因子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指出期刊h指数比ISI期刊影响因子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期刊影响测度[6]。Yuen J以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期刊为例,比较了h指数与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等指标,结论是神经外科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呈高度正相关,脊柱外科杂志的相关性变化更大[19]。

从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看出,h指数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一是h指数的应用研究。h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其中h指数的期刊评价和作者评价是其最主要的热点,在作者评价中以医学为例占了一部分的比重;二是h指数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h指数的优缺点以及需要改进方面,提出多种类型的h指数,用来弥补h指数的缺陷;三是h指数与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关系。找出并分析h指数与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关系,能更好地引导h指数的改进与实证研究;四是比较h指数与其它评价指标,h指数与影响因子、同行评议和特征因子等比较,与其它指标有很强的相关性。

2.4 h指数的研究前沿

图4 VOSviewer绘制的基于关键词平均出现时间的Overlay视图

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以识别该领域的发展前沿,通过VOSviewer的Overlay视图显示,如图4所示。

从图4中的黄色关键词eigenfactor score、alt- metrics、H-classics、gender、nodes可知,用来评价期刊和作者的特征因子值、替代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比较、用基于h指数的H-classics方法来分析某一领域的论文、基于h指数的性别差异研究、h指数在网络节点上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

3 结论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h指数的密切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利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分析了h指数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结论如下:

(1)h指数研究领域的文献总体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尚未达到绝对的高峰,说明h指数研究将继续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2)h指数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西班牙、比利时、英格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美国在h指数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处在重要的中心位置,巴基斯坦、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研究比较前沿。

(3)h指数的研究热点:h指数的应用研究,其中的期刊评价和作者评价是其最主要的热点;h指数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分析h指数的优缺点、改进及衍生h指数;h指数与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关系;h指数与其它评价指标的比较。

(4)h指数的研究前沿领域表现在用来评价期刊和作者的特征因子值、替代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比较、用基于h指数的H-classics方法来分析某一领域的论文、基于h指数的性别差异研究、h指数在网络节点上的应用等。

[1]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 PNAS, 2005, 102(46): 16569-16572.

[2] 雷二庆.H指数知识图谱分析[J].科研管理,2010,31(1):20- 23.

[3] 刘海霞,刘双阳,胡德华,等.基于知识图谱的h指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探索,2013,27(2):13-19.

[4] Braun T. 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nals[J]. Sciento- metrics, 2006, 69(1): 169-173.

[5] Vanclay, JK. Ranking forestry journals using the h-index[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326-334.

[6] Harzing A W, Van der Wal R. A Google Scholar h-Index for Journals: An Alternative Metric to Measure Journal Impact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1): 41-46.

[7] Egghe 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g-index[J]. Sciento- metrics, 2006, 69(1): 131-152.

[8] Zhang CT. The e-Index, Complementing the h-Index for Excess Citations[J]. Plos one, 2009, 4(5) e5429.

[9] 金碧辉,Rousseau Ronald.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科学观察,2007,2(3):1-8.

[10] 金碧辉.科学家为自己设计了一项评价指标:h指数[J].科学观察,2006,1(1):8-9.

[11] Bornmann L,Mutz R,Daniel HD.Are there better indices for evaluation purposes than the h-index? A comparison of nine different variants of the h-index using data from biomedicine[J]. J. of the Amer. Soc.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5): 830 -837.

[12] Egghe L, Rousseau R. An informetric model for the Hirsch-index[J].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121-129.

[13] Glanzel W. On the h-index -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a new measure of publication activity and citation impact [J]. Scientometrics, 2006, 67( 2): 315-322.

[14] Malesios C. Measuring the robustness of the journal h-index with respect to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values: A Bayesian sensitiv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6, 10(3): 719-731.

[15] Schreiber M. A case study of the Hirsch index for 26 non-prominent physicists[J]. Annalen der physik, 2007, 16(9): 640-652.

[16] Healy NA, Glynn RW, Scutaru C, et al. The h index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global benchmarks for breast cancer research output[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1, 127(3): 845-851.

[17] Vinkler P. Eminence of scientists in the light of the h-index and other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J]. Journal of infor- mation science, 2007, 33(4): 481-491.

[18] Van Raan AFJ. Comparison of the Hirsch-index with standard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nd with peer judgment for 147 chemistry research groups[J]. scientometrics, 2006, 67(3): 491-502.

[19] Yuen J. Comparison of Impact Factor, Eigenfactor Metrics, and SCImago Journal Rank Indicator and h-index for Neurosurgical and Spinal Surgical Journals[J]. World neurosurgery, 2018, 119: E328-E337.

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H-Index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ZHOU Huan, SU Li-na

(Library,Hebei University, Baoding071002, China)

Based on the WOS database, this study uses the VOSviewer analysis tool to draw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d explor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of the h-index research. The hotspots of h-index research include: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index,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h-index,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ndex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informetrics, and the comparison of h-index with other evaluation indexes. The research frontiers are eigenfactor score, altmetrics, H-Classics method, gender difference stud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ndex on network nodes.

h-index; knowledge mapping; VOSviewer; Web of Science

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22)03-0152-05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22.03.035

2021-06-02

2022-03-03

周环(1982-),女,河北衡水人,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计量、学科服务。

(责任编辑、校对:王学增)

猜你喜欢
计量学图谱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基于CiteSpace的医药语料库文献计量学分析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绘一张成长图谱
期刊问答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性早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