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微服务优化路径研究

2022-08-03 02:24周琼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平均值馆员服务平台

周琼芳

(惠州慈云图书馆,广东 惠州 516000)

1 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取得巨大进展,衍生产品移动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极大地创新了信息服务模式,提高了信息服务效率。然而,信息化产品的日新月异也产生了数字鸿沟、数字移民等问题,给信息素养较低的用户带来了诸多难题,如信息服务感知差、有效信息获取困难等,这就需要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致力于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契合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面临亟须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如何提供与用户素养相适应的信息服务、如何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当前,公共图书馆关于用户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等角度探讨信息服务内容,二是从线上、线下服务角度探究信息服务形式。现有研究鲜有从用户信息素养视角探讨信息服务的改进与优化,本研究试图以公共图书馆微服务为出发点,以用户信息素养为落脚点,在验证微服务影响用户信息素养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微服务优化路径,最终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2 基本概念

2.1 用户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首次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界定用户信息素养是用户判断信息需求、理解信息质量和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扩展用户信息素养为用户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的辩证性理解评价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的综合能力。综上,本研究认为用户信息素养就是用户查询收集信息、分析研究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2.2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

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了公共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王针臻(2018)指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主要是依托网络、数字技术,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程聪和巴殿君(2019)认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是指有效利用新技术,通过信息内容的加工重组,提供精细化服务,满足读者的的深度需求。综上,本研究界定公共图书馆微服务为基于三微一端提供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

3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影响机理

公共图书馆普遍采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App等开展微服务,核心服务内容不仅包括新闻公告、图书借阅等内容传递,也包括图书荐读、知识分享、在线讲座、互动服务等内容分享。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多样化的微服务平台能够增加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内容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如:知识分享能够提高用户的信息收集效率,专题讲座能够增加用户整理信息的技巧、提高用户的信息分析能力,互动服务能够及时为信息答疑解惑、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同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此外,公共图书馆高素质的馆员能够为用户带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提高用户信息素养。综上,本研究梳理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影响机理,详见图1。

图1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影响机理

4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对用户信息素养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鉴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影响机理需要验证分析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影响关系,本研究首先设计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其次针对问卷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再次采用描述性分析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和用户信息素养现状;最后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对用户信息素养的相关关系。

4.2 问卷与数据

在问卷设计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微服务平台主要从数量、类型、关联性等方面进行测量,微服务内容主要从知识分享、专题讲座、互动服务等方面进行测量,馆员主要从馆员的态度、素养和专业性等方面进行测量,服务创新主要从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测量,用户信息素养主要从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利用能力等方面进行测量。每个问题开展1~5分的评价。

在数据收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网络问卷+纸质问卷方式收集数据。针对网络问卷,本研究基于问卷星编制问卷,并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邀请图书馆用户填写问卷。针对纸质问卷,本研究利用WPS编制问卷,并通过实地调查方式在公共图书馆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本研究共发送网络问卷200份,得到有效问卷112份;发送纸质问卷100份,得到有效问卷86份。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问卷有效率为66%。

4.3 数据有效性检验

本研究首先通过信度(CR)、效度(Cronbach’s ɑ)和平均方差抽取量(AVE)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其次通过AVE值平方根进行区分性检验,结果分别见表1、下页表2。

表1 CR、Cronbach’s ɑ和AVE统计

表2 AVE平方根与变量间相关系数统计

一般来说,CR值和Cronbach’s ɑ值均大于0.7,并且AVE值大于0.5,则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从表1可知,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用户信息素养的CR值所在区间为0.753~0.839,Cronbach’s ɑ值所在区间为0.778~0.871,大于0.7;AVE值所在区间为0.599~0.687,大于0.5,因此内部一致性通过检验。

一般来说,AVE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所有相关系数,则具有良好的区分性。从表2可知,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用户信息素养的AVE平方根分别为0.790、0.794、0.774、0.774、0.829,均比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因此区分性通过检验。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以及用户信息素养进行平均值测算,结果见表3。

表3 描述性统计分析

用户信息素养的平均值为3.33,其中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分别为3.41、3.33、3.24,均略大于5级量表的标准平均值3,说明用户信息素养较高,用户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的平均值分别为3.61、3.55、3.70、3.56,均大于5级量表的标准平均值3,说明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基本令人满意。对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内容而言,其关联性的平均值为2.94,小于5级量表的标准平均值3,说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对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而言,其互动服务的平均值为2.78,小于5级量表的标准平均值3,说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内容维度的互动服务效果较差。对于公共图书馆馆员而言,其专业性的平均值为2.82,小于5级量表的标准平均值3,说明公共图书馆馆员在信息服务领域的专业性不强。对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创新而言,其定制化的平均值为2.94,小于5级量表的标准平均值3,说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创新维度的定制化服务不足。

4.5 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与用户信息素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下页表4。

表4 相关性分析结果

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与用户信息素养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47、0847、0.658、0.779,均大于0,且都在0.01的水平显著,说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与用户信息素养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即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类型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微服务内容越丰富,馆员综合素养越高,服务创新力度越大,则越有助于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5 优化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内容、馆员、服务创新均与用户信息素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的关联性不大,微服务内容的互动服务不足,馆员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不强,微服务创新定制化程度较弱,因此,公共图书馆微服务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加大微服务平台的关联性

加大微服务平台的关联性主要是强化各图书馆微服务平台之间的嵌入型,特别是应以用户流量大的微信公众号为基点,与微博、移动App平台进行有效链接,让用户能够在各微服务平台之间进行转换,充分利用各微服务平台的独特优势,提高信息检索质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

5.2 优化微服务互动服务

优化微服务互动服务主要是强化公共图书馆馆员与馆员、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特别是要搭建社交平台,促进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实现信息之间的跨时空传递,拓宽信息载体量,提升信息检索效果,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

5.3 提高馆员信息服务的专业性

提高馆员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主要是强化公共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特别是应提高微服务平台服务馆员的招聘门槛,吸纳优秀的信息专业人才,并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专业馆员的信息素养,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从而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

5.4 创新微服务定制化服务

创新微服务定制化服务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自定义空间,让用户可以在微服务平台根据自身需求删减或留存部分功能,自定义信息检索类别及数量,自定义微服务个人主页,强化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提高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从而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

6 结语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要求公共图书馆着力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纷纷提供微服务,无论是微服务平台、内容,还是馆员、服务创新,均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从而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鉴于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努力加大微服务平台的关联性、优化微服务互动服务、提高馆员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和创新微服务定制化服务等措施,从而提升微服务质量,促进用户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平均值馆员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巧用1mol物质作标准 快速确定混合物组成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