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下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研究

2022-08-04 01:23刘坤
成才之路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新商科课程群商务英语

刘坤

摘要:“新商科”理念的提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并且对传统培养模式、培养者自身业务素质和培养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文章依据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就业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提出建设专门用途的英语拓展类课程群,涵盖“新商科”内涵元素,以适应各学科专业的需求,改变以基础英语(通识英语)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帮助高校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并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关键词:“新商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C961;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8-0007-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产教融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YYJG056)结项成果

数字化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也与时俱进,转变为“以知识驱动、智慧支撑、数据为基础的新的发展模式”。这样,就使得以多学科交叉、融会贯通为基础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下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进行探讨。

一、“新商科”理念及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概述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动力和人才支撑。而“新商科”理念的提出,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也对传统培养模式、培养者自身业务素质和培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高校重视“新商科”内涵研究,有助于加强创新并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国外学者对“新商科”理念与人才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用英国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培养“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这样的人,无疑符合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可以说,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是许多学者的关注点所在,虽然他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他们达成的共识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创新的根本所在。

二、研究重点及框架

根据当前“新商科”的特征,分析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新商科”是一种以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为物质基础的,以全球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为前提的,以自由、多元和速度为特征的崭新模式,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给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新的外部教育环境,形成了新的资源优势,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二是对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挑战。

三、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建设策略

1.适应“新商科”理念环境,改进传统课程培养模式

该课程群建设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打破学科界限,对课程进行重组,合理配置,力求建成分阶段、分方向、分模块,动态的、开放性的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体系,逐步满足学生对外语学习日趋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样,能使不同类别的课程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科学、系统、个性化原则,突出特色、强化应用,使学生可以进行菜单式选课,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练和提高。

2.加强“新商科”理念文化建设,改良选用国际化视野课程教材

首先,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要致力于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次,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要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进而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服务。这就要求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建设不仅要为学生的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帮助,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还要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会做好准备。高校应加强“新商科”理念文化建设,包括相关教育系统平台建设、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学建设等方面。这样,能为学生提供顺畅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公共外语教学部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建设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所开设的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语言技能类”:实用语法与翻译、英语演讲赏析、新闻英语视听说。“语言测试类”: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大学英语四级阅读、大学英语四级实用语法。“语言文化类”: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大学英语文化口语。“专门用途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函电、高级休闲英语。对于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函电两门课程,任课教师要在借鉴已经出版的相关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发展需求为根本,自编或选编课程讲义。在确定课程的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后,以讲义和资料的形式开课,然后逐步整理编写成自用教材,出版推广。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不能太强,但要求教学的专业语言要具有代表性。所以,教师要对所教授课程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熟悉该专业的语体特征。除了利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课件、试题库等纸质和电子版资源库,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网站的资源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中国大学慕课资源、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官网大量微课资源、精品网络开放课程与网络资源等立体化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3.依托多学科融合教学,强化多维教学实践

作为产教融合新模式的“新商科”理念,其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了新技术的综合体:传统商科的培养目标是诸如市场营销、财务、金融等以职能为导向的专门人才,而“新商科”注重塑造的是云营销等以行业为导向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课程群教师应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研讨,力求打造立体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方法上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产出导向法等,主要是以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项目为驱动进行教学。

课程群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利用超星学习平台、U校园、QQ群、微信群等,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师生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拓展,进而大大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群教师要着重抓实备课、授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教学档案归档等主要环节。每门新课程开课前,任课教师都会面对所有课程群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大家积极研讨,互相学习,互相批评指正。

4.对接专业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

在课程建设之初,高校的课堂教学及评估等方面会存在一些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在探索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其他院校学习拓展类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用更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组织教学。高校要有更加严谨科学的教学要求,使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教学既有统一性又能彰显个性,从对知识的评价转到对能力、态度和合作精神的评价,从定量转为定量加定性评价,使教学评价实现动态性和多维性。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利用iTEST测试平台、采用音视频录像等方式模拟实际工作情境。高校要借助iTEST测评系统以及学习通等,不断优化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这样,教师能通过查阅数字化教学平台(U校园、学习通)追踪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行为轨迹和学习特点等。通过对数字化教学平台上的数据和记录进行分析,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及时查缺补漏。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师还可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使教学评价更趋于合理化、公平化。

5.开展课程实训,促进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实训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学生专业和职业素养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外语教学向“智能化”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外语学习内容和学习平台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实践的沃土。而信息化实训室的建设,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乃至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大学英语课程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平台,突出培养学生将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教师还要融合语言训练,把英语实用技能训练放在突出的地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使英语助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大学外语课程实训主要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技能作为切入点,以“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为例,教师可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生也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相关的实施计划,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是根本保障

教师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高校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应致力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不断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求教师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其次,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定期集体研讨、新开课试讲和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教学竞赛、教学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形成氛围融洽、能力互补、开放共享的基层教学文化,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再次,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应让教师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课程群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可由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和制定,这样能充分凝聚集体的智慧,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再是“孤军奋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间常交流、常沟通,可做到互通有无、互相协助、互相监督,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后,拓展类大学外语课程群应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和需求不同,教师可能会面对一些知之甚少的学科,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这一现状,高校应选派出一些优秀教师参加拓展类课程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高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多学习各学科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确保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四、结语

总之,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硬件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商科”理念下,高校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就业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打造专门用途商务类拓展类课程,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盛维.大学英语课程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英语广场, 2019(07).

[2]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04).

[3]覃海晶,王东.新商科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隐性课程建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4]于澜.学科融合式教学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 2017-01-25.

Research on Expanding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Group under the Concept of"New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Liu Kun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partment,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053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new business" has manyeffec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also puts forward many challengestothetraditionaltrainingmode,theprofessionalqualityand trainingmethodsofthetrainers. Based on theactualsituation of teaching conditions, teachers, students employment need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a specialpurposeEnglishexpansioncurriculumgroup,coveringtheconnotation elementsof"newbusiness",soastomeettheneed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change the training mode dominated by basic English (general English), hel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trainingmodeofinnovativetalents,strengtheninnovationandcontinuouslyimprovethequalityofeducators.

Key words: "new business"; businessEnglish;talenttraining;curriculumgroup

猜你喜欢
新商科课程群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分析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