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出新 笔墨天成

2022-08-06 05:07
名家名作 2022年8期

聂 瑜

书法作为书写汉字这种抽象符号的艺术,它首先体现为一种能力,是书家精神、气质、思维、观念、学识和修养的体现,更是他们站在自己的高度,以自己的水准对自己情感的一种书写,是一种艺术内涵的表达,并以其空间张力吸引着观者的眼球,冲击着观者的神经,撼动着观者的心灵。

崔双胜,这个出生在有“书画之乡”之称的甘肃通渭的汉子,通过不懈努力,以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写出了令许多同道都不得不伸出大拇指称赞的优秀书法作品。

禅诗《自乐平生道》 崔双胜/作

师古而不泥

崔双胜先生深知,中国书法是由历代名家大师所传承,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他师古人,吸取历代名师的精髓,精心锤炼笔墨。他从秦篆、唐楷入手,以魏碑为基础,不断临习碑帖,笔耕不辍,从中学习到很多技巧。他的作品既有帖的灵动飘逸,又具碑的古厚稳健。他还长时间地学习和潜心钻研书法理论专著及文史书籍,这使其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成就了其洒脱、飘逸的书风。

《夜寻湖上寺》 崔双胜/作

崔双胜先生还受林岫、周志高、于小山、刘恒、吴行、李木教、胡崇炜等先生亲授,再参照“二王”、苏轼、米芾、王铎之风,直入书法艺术殿堂。

他的书法,行笔流畅而奇险,无论是草书或者别的什么书体,经他笔墨游走之处,造型与布局都能捕捉到“王体”之灵动、“米体”之刚劲、“颜体”之雄浑,他的书法再现了正统的书法风格,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字里行间透露出过人的艺术整合能力和不凡的艺术天赋,深受读者欢迎。

勤奋又创新

崔双胜先生在临写古帖时,单是临摹他们的书体,就可以废寝忘食地从白天临到黑夜。他是那么的勤奋刻苦,同时,又是那么的善于思考,他深入研究隶书与汉简、章草的关系,更加透彻地解析古帖的笔法来源。

走进崔双胜先生的工作室,仿佛走进书画的殿堂,满架、满橱的书画资料,满屋、满墙的临习作品。其画案上也是纸与书画交叠,墨与笔砚横呈,这样的创作场景,让人联想到他又不知连续工作了多长时间。

痴迷于书画艺术的他从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他博览群书,游访名师,广交道友,深入自然,体悟生活,曾自备行囊,入祁连、进沙漠,足迹踏遍祖国大地。他与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精心锤炼笔墨语言。他的经历,是他人生的财富,也是他艺术不断精进的源泉。他执着的追求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渐趋成熟,有这样的成就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崔双胜先生更明白,历史是在不断创新下向前发展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没有变化,没有发展,就会停步不前。他积极突破创新,其笔画粗细适中、圆润有度,笔势起伏跌宕,布局循规合理,达到厚重与豪放并存、沉劲与灵动相依的艺术效果。

谦逊有卓见

崔双胜先生不但勤奋好学,而且非常淳厚谦和。他总是面带微笑,给人平实、真诚、憨厚的感觉,显现出了一个书者谦逊、诚恳、好学的优良品格。

他天资聪颖,思维敏捷,书法主攻行草,兼篆隶楷诸体及篆刻,美术主攻山水,兼人物花鸟。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各类书画大展并获奖,但他却为人低调,淡泊功名,笑对人生。

艺术无非是为了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而已。崔双胜先生在他的作品中顺畅地表达出他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妙的艺术技巧。他的作品有气质、有气韵、有气场,那独特的韵味、厚重的格调、绝妙的境界,颇具文化内涵,让人欣悦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