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2-08-07 03:17潘玲敏谭红英朱璐莎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正性负性共情

潘玲敏,谭红英,朱璐莎

(浙江省荣军医院 浙江嘉兴314000)

结直肠癌又名大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等)或直肠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常见,极少数鳞癌,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目前多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微创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多采取传统手术,但创伤较大,患者术后需于腹部开口悬挂人工粪便收集袋,严重影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为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正性暗示心理干预指利用短视频、音乐等媒介的积极、勇敢、健康、向上言语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有目的地激发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改善其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段[2]。共情沟通护理是指护理人员用心与患者交流沟通,倾听、理解、关怀患者,充分共情,对待患者持以真挚的人文关怀服务态度,使患者有信心和毅力克服困难,战胜疾病[3]。本研究将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进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术前确诊为结直肠癌,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4];②首次接受结直肠手术;③年龄>18岁;④凝血功能正常;⑤患者无语言障碍;⑥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合同。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癌症发生远端转移;③患有传染性疾病;④患者交流困难;⑤患者精神异常;⑥患者中途退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共情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共情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4.97±2.70)岁;病变部位:直肠24例,结肠6例;肿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8例、Ⅲ期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4.50±2.24)岁;病变部位:直肠22例,结肠8例;肿瘤分期: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由医护人员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常规沟通,直至患者出院。

1.2.2 共情组 采用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①成立医护小组:组建正性暗示共情沟通小组,成员包括2名肛肠科医生(负责向患者解答术后相关问题,解决患者突发生理不良反应)、1名心理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正性暗示心理干预,设计正性暗示语言,及时对患者术后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疏导)、7名护理人员(负责辅助医生工作及记录患者需求和身体状况,与患者共情沟通),小组成员进行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护理培训,需考核合格。②设计正性暗示语言:设计自然的对话内容,目的在于让患者放松情绪,达到减轻压力、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围绕患者本身,查房医生与护士进行对话交流,夸赞医生的手术技术及患者恢复能力,增强患者信心。③组织患者听正性暗示音乐:根据患者对音乐的喜好,播放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音量控制在55 dB左右。④共情交流:a.护士感觉患者的情感和状况。从患者入院开始,与患者沟通,观察患者行为,分析、感受患者内心,以适当的沉默,聆听患者诉求。b.表达对患者情感与状况的理解。对患者进行拍肩、握手、抚触等暗示,通过眼神、表情鼓励患者表示理解,与患者沟通除了满足基本医学需求外,还应考虑患者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鼓励患者表达,并表示共情,尽量满足其诉求。c.使患者认识到护士的共情。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信心,促使患者自我调节。

1.3 评价指标 ①负性情绪: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5-6]和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估两组负性情绪。SDS、SAS均采用4级评分法,共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②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8]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认知能力、情绪状态、角色满意度及社会功能共5个维度,3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各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③自主护理能力: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9]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量表包括健康知识认识、自我概念、责任感及护理技能4个维度,共4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④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评分法(SGA)[10]对患者护理后1个月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正常(膳食摄入>90%正常人需求量,无腹水、消化道相关症状,体脂量处于正常水平)、中度营养不良(70%正常人需求量<膳食摄入<90%正常人需求量,有轻微腹水、消化道相关症状,体脂量稍有下降)、重度营养不良(膳食摄入<70%正常人需求量,且消化道症状、腹水明显,体脂量明显下降)。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中度营养不良例数+重度营养不良例数)/总例数×100%。⑤并发症:护理人员以电话回访的方式,统计护理开始至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感染、吻合口漏、骶前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后1个月营养状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后1个月营养状况比较[例(%)]

2.5 两组护理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11]。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对于手术易产生应激反应,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刺激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异常改变,影响其手术预后。正性暗示心理干预是利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使患者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解除不良情绪干扰的一种护理模式[12]。共情交流是指护患双方沟通彼此的愿望、感情、思想、要求等,通过眼神、表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1个月,共情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共情组QLQ-C30、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P<0.01),且共情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说明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患者自主护理能力。分析原因为:正性暗示借助陪护人员、医生、护士等多维度合作,通过设计正性暗示语言、组织患者听正性暗示音乐等多元化活动内容,护理人员在患者对医护产生亲切感的同时,向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个体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进而通过护患共情沟通强化患者身心健康的方式获得满足感、幸福感,从而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通过共情交流中护士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导患者如何护理切口以及更换粪便袋,提高自主护理能力的同时,纠正以往不规范行为操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1个月共情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为:医护正性暗示心理干预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心理、生理路径调节患者机体循环功能,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促使垂体兴奋,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患者机体处于兴奋状态,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加患者食欲,预防营养不良。

综上所述,正性暗示心理干预配合共情沟通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正性负性共情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