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2-08-08 07:44邓靖怡易雪玲胡顺义
职教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革命高职评价

□邓靖怡 易雪玲 胡顺义

课堂革命是革传统课堂的命,传统课堂是指“讲授”式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偶尔开展课堂讨论。近二十年来,这个传统受到了主动学习理念的严峻挑战,其教学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受到了强烈质疑。

课堂革命专注于建立一种新的教学场域、新的教学范式、新的学习范式、新的师生关系以及新的教学环境[1],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帮学”模式是在帮学课程理论指导下,秉持“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对我国高职课堂从观念、模式、内容、方法、途径、技术、场所等方面进行的系统性变迁与再造,是目前高职教育领域课堂革命的中国模式,又称“帮学课堂”。

一、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缘起

(一)学生“不会学”“没学会”是我国高职课堂的根本性问题

我国高职课堂教学基本上属于传统课堂,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另外,“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和招考制度,造成我国大部分高职生来自低收入家庭,表现出矛盾、敏感、不安、情绪化和自卑等人格特征,成绩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在近年“扩招”的背景下,高职生源更加参差不齐。

笔者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高职课堂存在两个根本问题:第一,学生不会学,即学习态度不主动,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能力不强。近2/3 的学生是为分数学习,找不到学习的真正意义;主动答问和参与讨论的约占1/3,主动提问的更少;能设立学习目标并制定计划的仅约占1/4。在学习策略上,依赖教师讲授,不喜欢同伴互学和自学;学习不专注,专心听讲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有的甚至不足10分钟。第二,学生没学会。笔者近两年所教课程的学习评价显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题得分90 分以上的占比43%,而知识应用题得分90 以上的同学仅占比19%,还有38%的学习是无效的。这个结论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与建议——帮学课程开发学情调查》中的结论基本一致[2]。说明目前高职学生以低阶学习为主,而高阶学习亟须加强。因此,帮助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致力于学生“学会”“会学”,是我国高职课堂革命的根本任务和重点问题。

(二)以借鉴国外职教模式为主的高职教学改革亟待寻找突破口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改革主要源于项目或竞赛等外源性动力,基于全面提高学生发展质量的内生性改革不多。第二,改革主要集中于学生不直接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专业及课程建设等领域,对学生直接参与的课堂关注度不高。第三,指导课程改革的理论多为国外职业教育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基于揭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高职课程理论匮乏,难免出现与我国教育体制和传统文化不适应的现象。第四,我国高职课程范式尚处于由传统范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变的中后期:存在学习内容忽视学生需要、教与学的方法特别是学生学习方法改革滞后、学习评价缺乏对学生评价结果反馈的关注、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够以及学习环境支持系统薄弱等问题[3]。更有甚者,一些人将“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化和庸俗化,变为完全由学生自学,将互动式教学变为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游戏或问答[4]。于是,欧阳河在2009年提出“应根据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观点[5]。2018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疾呼:“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

(三)“帮学课程”理念为我国高职课堂革命打开了一扇新窗

“帮学课程”的研究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 “帮学思想”“着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课程体系”的初心和2014年,国际工程师和科学家全球责任网络成员、世界银行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专家组组长史蒂芬·瓦蒂根斯(Stephen Vardigans)提出的“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及控制老师说话时间,通过清晰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习”的启示[6]。

2019年5月,欧阳河研发团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内外因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时代使命,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帮学课程”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帮学课程的概念模型、理论框架、课程范式、帮学内涵等理论主张[7-8],开展“帮学”人才培养方案、“帮学”教材建设、帮学课堂等实践探索,明确了帮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探讨了“帮学”方法和帮学重点[6],建构了从“跟我学”到“帮你学”的“帮学课堂”概念模式,为当下我国高职教育推行课堂革命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模式。

二、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的内涵

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针对学生“不会学”“没学会”的根本性问题,以“帮学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帮学课堂”概念模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地、彻底地、根本性变革实践中形成的。模式内涵是课堂革命的价值取向、革命要素及举措的统一(见图1)。

图1 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的内涵

(一)“帮学”是高职课堂革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导人们在解决课堂问题时进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直接决定课堂模式。“帮学课堂”秉承“帮助学生学习”的核心理念(简称“帮学”),回答为什么帮、帮什么、如何帮三个基本问题。其一,学习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是内因,学生是主体,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及互相连接而建构的;“教”是外因,教师作为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推动其不断发展。其二,“帮学”的内容主要是“帮定学、帮学习、帮发展”[7],具体到课堂,教师应该从学习意义、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学习环境六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其三,“帮学”的方法有自学指南、讲解、启发、指导、示范、合作、提问、解惑、点评,称“帮学九法”。“帮学”理念的确立,明确了课堂革命的目标,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有利于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发展。

(二)“帮学”模式的课堂革命要素及举措

1.“新三维”的课堂学习目标革命。学习目标是课堂革命的首要对象。目前,我国高职课程目标普遍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结构。这种目标结构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一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非并列关系,学理逻辑不清晰,容易造成教师在实践中的理解存在分歧,出现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表述混乱的现象[9]。二是不太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特点。

根据帮学课程概念模型和帮助学生“会学”“学会”的课堂革命任务,“帮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目标确定为品德与价值观、工作技能、生活技能,即“新三维”目标。品德与价值观包含政治思想素质、价值观、品格德行等;工作技能是指完成相关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生活技能又称心理社会能力,是指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适应的和积极的行为能力。“新三维”学习目标既突出全面育人的原则,又能彰显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的职业教育特征。

2.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革命。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传统课堂形成了教师权威主导的不平等师生关系以及封闭、被动、懒散、从众的学习氛围。针对我国高职生的人格特点和学习品质,余祖光指出,教师可以从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责任心两个方面予以破解。因此,“帮学课堂”在“生为学本,师为帮本”的理论指导下,结合课程思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有教无类、尊重包容、自由和谐、关怀鼓励”的教学氛围,建设“尊重、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具体路径有二:其一,教师摈弃权威和标准,变“教”为“帮”,建立“帮学”模式,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师生间营造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其二,建立学习小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

3.实施“二分四型、二环六步”的课堂组织革命。课堂组织是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帮学课堂”从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活动流程两方面进行课堂组织革命。

首先,采用“二分四型”变革内容结构。所谓“二分四型”[7],即先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属性将其分为操行、认知、技能、行为四种类型。再根据类型不同,按不同比例对学习内容和时间进行两次拆分。第一次将内容拆分成自学内容与帮学内容,一般将易学、非关键或学生感兴趣的划定为自学内容,在课前由学生自学;将难点、重点设定为帮学内容,在课中由教师帮学。第二次将课堂帮学时间拆分成“讲解/示范”和“讨论/实践”两部分。“讲解/示范”部分,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讨论/实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参与体验进行学习。

二次拆分的建议比例因课程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8]。基本原则是,因为我国高职学生的实践经验很少,所以,实践性越强的课,帮学比例越高,学生体验度高的“讨论/实践”环节所占时间比例越高。比如,在第一次内容拆分时,行为课的帮学比例80%,操行课和技能课均为70%,认知课则为50%;在第二次拆分时的“讨论/实践”环节所占时间比例,行为课占60%,技能课35%,操行课30%,认知课只有10%。

其次,构建“二环六步”的课堂学习流程[7]。学习流程为两个环节,六个步骤。第一个环节是课前自学,含自学与解惑两步;第二个环节课堂帮学,含讲授、讨论、实践、评学四步。学生通过自学和解惑,建立初步认知,并发现问题;通过教师讲授完善认知;通过讨论、实践和评价,进一步理解、融合,应用新知识、新经验去分析、判断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帮学”学习流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差异,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能激发真实的学习、有效的学习。

具体到实践,每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往往要根据教学法而调整。比如,技能课、行为课多采用项目或任务式教学,那么,自学和解惑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讲解的目的是描述项目任务和明确标准规范,讨论环节则由学生分析任务、讨论分工与计划,实践环节则是实施项目,评学环节则是由师生共同评价成果或解决方案。总之在采用“帮学”范式进行流程革命时,要根据课程的属性和内容的不同加以权变。

4.建立“自学、互学、帮学”结合的主动学习模式。传统课堂中,学生以听为主,是“跟学”的被动学习模式。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以听为主的学习不太有效。在英格兰诺维奇大学进行的一次精心设计的测试证明:讲授后,学生甚至没学到基本的常识。不仅如此,这种方式不能促进学生把知识运用到新情况中去,也不能培养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展[10]。因此,对学生而言,来一场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革命是当前课堂革命的主旨。

学习主动性表现在学习目标意识和面对学习任务的态度上。因此,“帮学”模式从两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紧密联系,赋予其清晰的个体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设计能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操作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要能吸引学生,能发挥其个性,能够完成且有一定的挑战性。除了传统的听讲、笔记、练习以外,主要的学习活动有:文献研究、辩论、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戏剧表演、真实项目、社会服务、情境观察、反思写作、实验、操作、游戏、故事、问题日记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广泛参与、亲身体验,不仅自主学习,还与同伴互相学习,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学习模式由以前单一的“跟学”模式变为“自学、互学、帮学”三种学习模式有机结合,学生在三种模式间交替切换,与教师、同伴、学习内容、学习材料等进行频繁互动,经历自定目标、实践体验、反思评价等真实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地深度学习。

5.借助产教融合和技术进步实施课堂场所革命。课堂场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物理空间。传统课堂上,教室是唯一的场所,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场所慢慢由教室延展到了实验室或实训室。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要求,迫切需要对课堂场所进行革命。

“帮学课堂”利用开放多元的理念,对课堂场所的空间内涵及空间边界进行根本性变革。首先,丰富教室的空间内涵。教室里不仅只有课桌椅等传统元素,还要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及设施,方便学生开展表演、操作等学习活动;教室设施设备要向组合式、移动式、智能化发展,教室布局要变“主席台式”为“圆桌会议式”。二是延展教学的物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空间开放至校内的图书馆、操场、咖啡馆、草地等适合开展学习活动的地方,通过与企业合作,将课堂设在合作企业,在办公室、商场、车间、幼儿园等工作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这样,通过物理空间的改造与延展,营造一种平等、友好的学习环境和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

6.“情景化、参与式、个性化”的权变式学习评价革命。传统课堂普遍采用“平时表现+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浅层次学习为评价内容,以作业、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帮学课堂”将评价视作课堂诊断与改进环节,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高品质学习和全面发展。“帮学课堂”采用“情景化、参与式、个性化”的权变式学习评价模式。所谓“权变”,即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情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形成了涵盖新三维学习目标的、综合的形成性评价方案。

“情景化”主要反映学习效果评价的情境和时机,帮学评价一般在学习情景中或者在学习活动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参与式”指学生既是评价对象,更是评价主体。帮学课堂中,学生一方面参与评价标准的讨论,进一步学习、应用和反思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依据评价标准开展学习活动,并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分析、反思和价值判断。“个性化”是指采用形成性评价,在帮学过程中,使用多样化的方法,收集每个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并对其提供针对性地反馈,学生由此进行反思与调整。因此,“帮学课堂”评价使学生能得到教师、同伴的及时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与改进作用。

三、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实践

自2020年8月至今,已有23 门课程实施了高职“帮学”模式的课堂革命实践,涉及到思政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实践范围覆盖五个省份。在2021年上半年,笔者运用“帮学”模式对广东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教育学”进行课堂革命,本次课堂革命经历了设计、实施、效果检验三阶段。

(一)重新设计课程

1.修订课程目标。依据“新三维”的目标框架和拟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及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师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将学习目标确定为品德与价值观、工作技能、生活技能3 个维度,共17 条具体目标。

2.重构课程内容。“帮学课堂”每一次课都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活动,笔者依据幼儿园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学习内容设计成26 个独立的学习任务,每次课完成一个任务,最后一次课为综合汇报。

3.重新设计教学活动。“帮学课堂”最深刻的是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革命,笔者围绕“生为学本、师为帮本”的师生观,根据“二分四型”“二环六步”的方法对课堂进行组织变革,为课堂的每个学习环节设计了学生能够主动而充分参与的学习活动 (见表1),也为实施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设计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见表2)。

表1 “帮学”课堂环节、学习模式及学习活动设计

表2 “帮学”课堂环节、教学模式及教师活动安排

4.重构学习效果评价方案。采用“情景化、参与式、个性化”的权变式学习评价模式,根据课程的3个维度17 项具体的学习目标,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研究制定本课程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方案(见表3)。

表3 “学前教育学”课堂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方案

(二)实施“帮学”范式的课堂革命

学前教育学的“帮学”课堂革命以准实验的方式开展。笔者选取了任教的大一学前教育专业2 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2 个班都是42 人,入学时,学生是随机分班的,学习基础大致相当。课前“基础知识评量表”调查显示,实验班课前基础平均分1.76,对照班为1.78。实验班采用“帮学”模式教学,对照班以讲授为主。

(三)检验课堂革命“帮学”范式实践效果

1.实验班课程综合评价等级高于对照班。在课程结束时,运用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方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实验班的综合评价等级优于对照班。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全班均在“中等”及以上,“优秀”“良好”等级占比分别高出1.5%、7.5%。

2.实验班的高阶学习水平明显高于上一届学生。实施“帮学课堂”革命之前,笔者根据学习目标层次理论,研发学前教育学的“目标知识点学习层次”调查问卷,对2019 级学生进行过调查。问卷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领域的目标中共列出33 个评量题,其中,属于高阶学习的14 个,低阶学习的19个;每个评量题列出5 个等级的学习层次,5=基本实现,4=大部分实现,3=一般,2=较少实现,1=基本没实现。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等级。本次“帮学课堂”革命结束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同样的调查。结果显示,与2019 级比,本实验班的低阶学习目标、高阶学习目标实现程度分别提高了12.9%、17.5%,高阶学习目标提升效果尤为明显(见表4)。

表4 “目标知识点的学习层次”调查结果

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开学之初大幅提升。本课程研发了“基础知识评测表”,分别于期初、期末施测。发现学生平均分值由1.76 上升至3.48,上升幅度为97.7%。

4.学生的社会认同度大大提高。笔者通过交流、观察与分析,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班级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学生对自我、专业以及社会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具体表现:人人都制定了学习目标;能愉快地接受并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主动提问、答问的频次提高;小组讨论很热闹,同学们手舞足蹈、表情愉悦;模拟幼儿园、角色扮演、演示讲解、互相评价等活动很受欢迎;互相评价时,学生能接纳和包容,互相鼓励;从学生的演讲、辩论、实践、反思作文的完成情况等方面,感受到学生对幼师职业和学前教育事业的认同,基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儿童理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课后与老师互动频次也增加了。

可见,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基本解决了“不会学”“没学会”的问题,学习效果比对照班好,学生在品德与价值观、工作技能、生活技能方面均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了课堂学习目标。

四、结论与思考

“帮学”模式针对我国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根本问题,在我国帮学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对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系统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提出了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行动框架。在建构学习、行动学习、情境学习等基础上,更加强调师生关系的革命和尊重、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帮学”目标、内容、路径、方法,为教师在课堂中实践履行学生学习的“教练”角色,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2.“二分四型、二环六步”的课堂组织模式更适应我国高职课程的多样性。“帮学” 模式不搞一刀切,而是依据课程或学习内容的属性,将其分成操行、认知、技能、行为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内容拆分比例和课堂组织流程,这是尊重学习规律的弹性模式,是对“听讲、作业、考试”的传统课堂的革命,与项目化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更适应专业技能学习也有很大不同。

3.形成了“自学、互学、帮学”结合的主动学习模式。“帮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寻找向学生介绍信息和观点的途径,鼓励学生针对学习过程进行深度反思,使学生通过个体独立学习、与同伴相互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三种模式结合,交替进行,在活动中经历“获取信息和观点、体验与实践、深度反思”等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在不同层面与不同对象互动,有效解决了学习主动性不足的普遍问题。

值得讨论的是,高职课堂革命的“帮学”模式只是“帮学课程”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实践探讨,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第一,课堂是一个系统,课堂革命还会受到文化惯性、教学环境、制度、技术、学生个体的主观性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还没有涉及到这些问题。第二,课堂革命效果的评价问题还处在经验层面,需要做进一步的理性研究。第三,“帮学”课堂模式是否适合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也需要进行理性研究和实践探索。因此,课堂革命的“帮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推向纵深,从更广泛、更深层、更细分的角度进行考量。

猜你喜欢
革命高职评价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中国的出行革命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