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2-08-11 08:34王文斌蒋丰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切除率氩气息肉

王文斌,蒋丰娟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扬州 225200)

胃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因国内居民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胃部刺激增加,胃黏膜很容易产生隆起性病变,进而导致胃息肉的发生。胃息肉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食欲下降、腹痛、消化道出血等,且存在癌变风险,故在明确诊断后应当积极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对胃息肉患者临床多予以内镜下辅助手术进行治疗,常用术式包括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氩离子凝固术等,手术原则在于彻底切除胃部息肉,常规黏膜切除术治疗通过高频电流分离、切割组织,操作简单,但术中容易发生漏切,复发率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较高[1-2]。而随着氩离子凝固术在临床中应用的不断增多,其在彻底切除息肉上的优势越发受到了临床关注,可通过非接触性电凝固、电离氩气产生高频能力,促使组织凝固,且不易发生坏死和穿孔[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4例胃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各42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6、16例;年龄40~80岁,平均(56.28±6.05)岁;息肉114枚,包括胃窦36枚,胃体78例;息肉直径0.5~4 cm,平均(1.53±0.28) cm。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18例;年龄40~80岁,平均(56.54±6.12)岁;息肉116枚,包括胃窦37枚,胃体79例;息肉直径0.5~4 cm,平均(1.50±0.29) cm。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对比。纳入标准:符合《上消化道内镜学》[5]中的诊断标准;存在不同程度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者;胃黏膜组织正常者;满足手术治疗指征者等。排除标准:近期予以抑酸、抗菌药物等治疗者;伴有消化系统肿瘤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等。研究经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禁食、禁水12 h,术前30 min采用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696,规格:1 mL∶10 mg)10 mg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并在术前5~8 min分2~3次缓慢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Ⅰ)(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381,规格:10 g∶0.2 g)10 g。术前向胃内置入超声电子胃镜[奥林巴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型号:TGF-UC260J]及电凝(切)器械(浙江申达斯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分离钳SD-310-034),对患者胃部黏膜进行观察。

对照组患者行黏膜切除术治疗,患者术中全麻,在麻醉起效之后,置入电子胃镜观察患者胃部,发现息肉后将其充分暴露;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使息肉抬举后将注射针退出,根据息肉大小使用圈套器进行电凝电切,将息肉蒂部套住并收紧,蒂部为暗红色后将电凝开关打开,电流指数设置为3~4档,时间设置为2~3 s,息肉蒂部凝固后将开关关闭。直径<1 cm的息肉,需要采用电热钳加热凝固后切除;直径1~2 cm的息肉需用圈套电凝切除;直径>2.0 cm的息肉,要采取分块、分片和分次切除的方式。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使用一次性氩气电极[锐志微创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型号:YR1810]治疗,将功率设置为60 W,氩气流量设置为2 L/min,电场强度设置为5 000 V/m2,使用氩离子凝固器在电子胃镜辅助下置入胃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切除,如病灶处息肉直径<1.0 cm,采取电凝止血的方式;如病灶处息肉直径在1.0~2.0 cm,要先进行圈套切除,再进行氩离子凝固;如病灶处息肉直径>2.0 cm,要先将息肉底部的蒂柄钳夹,坏死之后再进行氩离子凝固,将氩离子凝固导管伸出内镜头端约1 cm,通过内镜调节氩气刀与病灶间的距离,使氩气刀与病灶垂直并距病灶上方0.3~0.4 cm,将治疗时间保持在1~3 s/次,多次治疗,直至病灶表面泛白、泛黄,对腔内气体可及时抽出,以降低腹部胀气的发生风险。术后两组患者均禁食24 h,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北京亚宝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96,规格:20 mg/片),口服治疗,20 mg/次,1次/d,并采用铝镁加混悬液(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322,规格:15 mL∶1.5 g)口服治疗,15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用药期间不可剧烈运动。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参照《上消化道内镜学》[5]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临床治愈:息肉完全切除,术后1周经检查显示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已覆盖病灶,且无明显瘢痕;好转:息肉完全切除,术后1周经检查显示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已将部分病灶覆盖,但略有瘢痕;无效:息肉未完全切除,术后1周经检查显示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未覆盖病灶,且有明显瘢痕。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好转率。②将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恢复指标进行对比,其中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指标包括1次切除率、2次及以上切除率。③于术前、术后7 d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 -17水平。④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腹痛、出血、穿孔、便秘等)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临床疗效、胃息肉切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手术指标、血清学指标均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为95.24%,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指标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次切除率显著上升,2次及以上切除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泌素 -17水平与术前比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胃蛋白酶原Ⅰ(μg/L) 胃蛋白酶原Ⅱ(μg/L) 胃泌素-17(pg/mL)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对照组 42 71.46±5.20 102.62±8.53* 15.46±2.15 16.18±1.96 7.53±0.28 11.85±3.45*观察组 42 72.12±5.43 130.06±8.35* 15.55±2.07 16.21±1.83 7.45±0.46 13.93±2.86*t值 0.569 14.898 0.195 0.073 0.963 3.00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3.8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胃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良性隆起性病变,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引发腹痛、恶心、呕吐等,甚至可发生出血、黑便,还存在癌变风险,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胃息肉的治疗原则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出现癌变。目前临床对胃息肉患者多予以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由胃镜黏膜下注射术联合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发展而来,其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从而对黏膜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但采用该方法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胀、出血等并发症,且在操作时容易导致深层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穿孔风险,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相对缓慢,且对于扁平、浅表隆起息肉,难以用圈套固定,故该方案治疗难度较大,难以实现一次性切除[6-7]。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以氩气的高导电性能为基础,利用高频电压作用,经过特殊的氩离子高频电能发生器使氩气变成氩离子,加上传递电流,于病变靶组织表面形成高频电流,可使息肉组织凝固并切除,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处理小息肉或扁平息肉中具有显著的效果[8-9]。上述数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1次切除率显著上升,2次及以上切除率显著下降,手术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等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表明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疗效可靠,能有效切除胃息肉,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胃蛋白酶原Ⅰ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能反映胃酸分泌状态,当胃息肉出现病变时,机体胃体腺以及胃底腺量降低,进而导致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下降;胃蛋白酶原Ⅱ则由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产生,其在出现胃底黏膜病变时水平上升;而胃泌素 -17则由胃G细胞分泌,对维持消化道黏膜结构的完整性、调节消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10]。上述数据结果显示,术后7 d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胃泌素 -17水平均显著上升,说明胃息肉患者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胃黏膜修复,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氩离子凝固术属于非接触性的凝固技术,凝固深度限制性较好,不会损伤黏膜上皮以及胃内深层的血管,故而患者术后胃黏膜功能恢复更快,有利于改善胃底腺细胞功能[11-12]。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其原因在于,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主要通过电离氩气产生高频能量对患者的病灶组织进行引导并产生凝固效应,其优点在于凝固的深度限制较好,可减轻胃深层的血管和胃黏膜组织受损[13]。

综上,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患者,较黏膜切除术治疗疗效更好,其可有效切除胃息肉,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促进胃黏膜修复,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同时还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切除率氩气息肉
通风条件下氩气泄漏空间氧气盈亏公式推导及应用*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非治愈性切除率及影响因素
太钢这项技术增效超千万
基于光谱识别的LF氩气底吹自适应控制设计
氩气流量对非晶碳膜结构及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