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多元评价策略的探索研究

2022-08-16 07:07李宝江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考级书目七彩

○李宝江

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致力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而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只有师生阅读的过程,缺少成果的展示,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整体的评价体系,这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要真正把学生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整套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效果得以落实。在省级课题《利用多种路径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区域推进实践研究》的引领下,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了“3456”课外阅读多元评价策略及“七彩阅读”多元评价模式。

一、“3456”——多元评价策略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读书数量,而没有相应的督促和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我们建立课外阅读评价体系,以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为四个评价维度,遵循激励性、过程性、整体性、差异性、多维性五项评价原则,采取以考试评价为主,课程评价、活动评价、作品评价、量表评价、星级评价为辅的评价策略。

经过努力,在实施中研究出小学生课外阅读多元评价策略,即围绕一个评价目标,采取“3456”评价策略:

“3”即确定阅读数量、阅读效果、阅读习惯三方面评价内容;

“4”即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分别形成四个评价维度;

“5”即坚持激励性、过程性、整体性、差异性、多维性五项评价原则;

“6”即采取考试评价,包括古诗词等级评定和课外书等级评定、课程评价、活动评价、作品评价、量表评价、星级评价六种评价策略。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三方评价,分责共促。

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作为评价的主体,为了使阅读评价顺利推进,评价策略制订前期,需要三方统一思想、共同确定方案、各司其职。

①确定方案,明晰流程。

在综合考查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调查问卷数据及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语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初步确立阅读多元评价方案;学校以“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学生家长,广泛征求家长意见,一致通过后最终确立评价方案;最后由教师详细解读评价方法及步骤,令学生及家长悉知标准、明确流程。

②推进方案,营造氛围。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各年段教师遵循学生特点确定课外阅读书单。书单中的推荐书目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类,必读书目由师生共定,参与学校统一阅读考级,选读书目为学生高阶考查内容,有余力的学生可在此范围内选择部分书目自主阅读。必读书目由学校图书室提供,供各年级学生循环阅读,选读书目学生可以自行准备。

为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学生树立随时随地可读书的阅读习惯,可设立班级读书角,将学生手中闲置的书集中起来交换阅读;学校也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购置一部分图书放于各班教室门前的书架上,形成“图书长廊”,供学生自由取读。同时,也鼓励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布置自己的读书角。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倡导亲子阅读。每个参与家庭确定一位家长陪伴学生阅读,监督读书时间、检验阅读效果、监督读书姿势,并针对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对学生予以激励性评价,填写阅读登记卡。

③定期指导,综合评价。

学校依据本校情况,每周可选择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分三种课型——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和读书交流会(汇报课)。此外,学校安排了晨读、午读,并鼓励学生在放学或课间操排路队时大声朗诵或背诵,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学生根据阅读情况填写阅读记录卡、撰写读书笔记、创作读书小报等。阅读完整本书后,根据学生的阅读实效评定阅读等级,这将是每学年阅读考级的一项重要参考。

2.三方联动,多元评价。

“3456”多元评价策略,从评价主体看,多采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联动的形式;从评价方式来看,多采用量表评价、实时评价(量表评价,即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在阅读课和读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直观评价。实时评价,即口头激励、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评价量表示例如下(此量表为阅读考级平时表现的一项重要考量数据):

阅读评价表班级: 姓名:评价内容阅读课评价日常积累评价小组合作参与度汇报展示表现读书小报、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

评价等级 自评 组评 师评A特别积极B较为积极C兴趣一般A优秀B较好C有进步A B C字迹工整内容丰富绘画精美字迹较工整内容较丰富基本能够完成任务

此外,家庭评价作为多元评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建议家长根据家庭情况和学生实际设置特别奖励措施,体现评价行为的温度。如给阅读兴味正浓、表现不错的学生丰富多样的语言鼓励;满足学生买一样喜欢的物品的要求;为学生做一份特别的食物;带学生去做一件感兴趣的事;忙碌的家长抽出一定时间陪伴……让学生在奖励中直观感受阅读价值,为形成稳定持续阅读习惯助力。

二、“七彩阅读”——多元考核评价模式

通过不断尝试、探索,我们还逐步探索出一套以考级评价为主线的“七彩阅读”多元评价模式。

1.七彩考级促读趣。

为使“七彩阅读”行动落到实处,在1~6年级学生中实施阅读考级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把考核内容分为9个级别。原则上1~6级分别为1~6年级学生所设。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等级证书,学生毕业时应达到阅读6级水平。7~9级是为高于毕业水平的学生而设的特别级。1~7级证书颜色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8~9级证书颜色为七彩(七种颜色分别象征博爱、友善、诚信、健康、担当、善学、创新)。

考级程序分为如下三个步骤:首先由个人提出等级申请;而后语文教师审核通过报考申请;考试通过后,颁发星级证书。不能按期晋级的同学则到下学期重新申请原等级考核,不得越级报考。原则上每年只允许学生自然晋升一级,以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2.分层考核激阅情。

为使评价更加全面系统,学校可为学生制作多元评价量表,根据学生考试评价、课程评价、活动评价、作品评价、阅读习惯评价情况,分别授予学生各级阅读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称号。为使考级困难学生也拥有读书的动力,学校还可为每班发放10%左右的特别评价方式考查表,通过其他评价方式完成阅读考级。此考级方案既可保证各年级学生达到相应的能力水平,体现各年级间的衔接与递进,又可打破年级界限报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多措并举铸校魂。

为给“七彩阅读”考级活动提供持续动力,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周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每月一次班级读书汇报会、每学期一次学校读书汇报会或古诗词大赛。采取“三大三小”措施,“三大”即“创意读书卡”“晒晒小书架”“比比读书笔记”等大型展示活动,“三小”即人手一册诗词过关本、阅读登记卡、习惯培养清单。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学生个人课外阅读档案与“七彩阅读”考级相结合,多种举措激趣促读,让书香为师生成长奠基,为学校发展塑魂。

“操千曲而后晓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课外阅读评价为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以此为阶梯,探索更加适合、更加完善的课外阅读多元评价策略,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考级书目七彩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七彩”年
七彩屋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七彩屋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