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效果

2022-08-17 09:21王小芳杨学萍景舒梦
系统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低血压注射液发生率

王小芳,杨学萍,景舒梦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甘肃陇南 746000

血液透析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多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已取得显著疗效[1]。但在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中,因不同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影响治疗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人们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病理机制认识尚不足,多数学者从患者自身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年龄、是否有慢性疾病、是否在透析时进食等,发现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血容量快速下降、透析液失衡等的出现均与血透低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部分患者通过减慢超滤脱水速度预防引发低血压,但效果不佳[2-3]。目前,临床在血液透析防治低血压中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该文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5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生脉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5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实施生脉注射液防治措施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 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6~75 岁,平 均(50.54±10.08)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别6 例、5 例、3例、11 例。观察组:男16 例,女9 例;年龄26~74 岁,平均(50.11±10.10)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别5 例、5例、4 例、11 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低血压诊断标准,即于血液透析治疗中,收缩压<90 mmHg,舒张压<60 mmHg,并伴发胸闷、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意识丧失等症状,且血红蛋白超过85 g/L,血细胞比容超过0.30[4];研究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告知。

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患者;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有出血倾向患者;合并有脑出血、急性心衰等并发症患者;不愿参与研究患者;肝脏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即应用血液透析仪开展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液选用碳酸盐,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为200~300 mL/min,透析频率为3次/周,4 h/次,血液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5]。

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后应用左卡尼汀(国药准字H20041120)治疗,即于透析开始时,缓慢滴注60 mL氯化钠溶液(0.9%)。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1.0 g 左卡尼汀,用药治疗12 周。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时增加生脉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2475),即在血液透析治疗开始时,将60 mL 的生脉注射液缓慢滴注,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1.0 g左卡尼汀,用药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透析参数、症状改善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①透析参数:包括透析脱水、透析液、Kt/V水平。

②症状改善评分:症状包括汗出、心慌、恶心、头晕等,用自制工具对患者改善情况施以评分,每项0~6分,分数越低,说明症状改善效果越好。

③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

④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治疗后值P治疗后值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81.22±11.33 97.05±9.18 81.36±11.12 91.33±10.54 2.046 0.046舒张压53.55±7.51 69.51±8.50 53.42±7.30 62.54±7.81 3.019 0.004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出现3 例低血压、1 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出现12例低血压、4 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01)。

2.3 两组透析参数比较

观察组透析脱水、透析液、Kt/V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透析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透析参数比较(±s)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透析脱水速度(mL/h)822.34±38.16 800.34±37.48 2.057 0.045总量(L)3.15±0.70 2.68±0.65 2.460 0.018透析液钠浓度(mmol/h)141.07±3.85 143.54±4.15 2.182 0.034温度(℃)37.45±1.35 36.02±1.22 3.930<0.001 Kt/V 1.28±0.14 1.15±0.11 3.651 0.001

2.4 两组症状改善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改善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症状改善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治疗后值P治疗后值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出汗4.75±1.35 2.10±0.44 4.80±1.34 3.80±0.65 10.829<0.001心慌4.72±1.15 2.15±0.60 4.75±1.20 3.30±1.54 3.479 0.001恶心4.81±1.78 2.28±0.99 4.82±1.82 3.54±1.58 3.379 0.002头晕4.97±1.78 2.27±0.99 4.98±1.77 3.52±1.55 3.398 0.001

3 讨论

目前,慢性肾脏疾病临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即通过血液透析疗法,清除机体内的毒素,提升患者存活率[5-6]。实践表明,血液透析疗法并不能彻底清除尿毒症患者机体内的大量毒素物质[7-8]。且在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导致机体摄食不足、消化与吸收不足,减少内源性的合成,并于透析中出现内源性,使机体出现营养不良,引发低血压,影响整体疗效,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10]。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做好低血压预防干预非常有必要。

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能量代谢能量对机体展开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左卡尼汀是一种天然物质,亦为能量代谢所需的物质,主要用于功能性脂类代谢过程中,此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其可以携带长链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细胞中,促使其分解,从而产生三磷酸腺苷,为骨骼肌、其他细胞代谢提供相应的能量,并将线粒体内可能存在的毒性脂肪酸代谢清除干净[11]。如机体缺少左卡尼汀会增加脂肪酸的堆积,导致三磷酸腺苷分泌不足,减少细胞内能量的供应,导致脂肪代谢出现紊乱,引起心肌、骨骼肌组织出现功能性障碍。随着临床对左卡尼汀的深入研究,发现左卡尼汀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脂类代谢、营养状态、贫血、心功能、肌肉下降等,同时还能改善低血压症状。但实践发现,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左卡尼汀会引发不良反应,如人身系统症状有感冒、头痛、胸痛、疼痛、注射部位反应等;心血管系统会出现低血压、心血管异常、高血压、心动过速等;消化系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代谢系统会出现高钾血症、高钙血症、血容量增多等;血液系统会出现贫血;神经系统会出现压抑、头晕、失眠等;泌尿系统会出现肾功能异常,皮肤会出现皮症及瘙痒等[12]。因此,寻找一项有效的可以防止血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治疗措施非常关键。

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将血液透析时出现的低血压归为“虚劳”“眩晕”“厥脱”等范畴。因血液透析患者多数是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来,中医认为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主要病机为血透脱水中津液丢失过多,气随津脱、津不载气、气不摄津等,使得脉道出现亏虚,推动无力。气血亏虚的出现使其不能达于四肢,从而出现四肢欠温、脉细弱、汗出等症状,其与现代医学所阐述的低血压相符。血液透析患者多数病程较长,主要病机为虚,再加上血液透析中的超滤脱水损伤津液,故气阴两虚,属于基本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从发病机制入手,在血液透析治疗防治低血压中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生脉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中医认为血液透析引发的低血压主要是因透析中津液的丢失,使得气随津脱,气不摄津,则津不载气,气与津均亏,引起脉道亏虚,出现推动无力症状[13]。生脉注射液中的成分包括五味子、麦冬、红参等,其中红参可以补气,麦冬能养阴、生津,五味子具有收敛固况。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可以充盈脉络,鼓动气机,使血压回升[14-15]。生脉注射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以正性肌力,升压的同时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的协调性与顺应性,提高冠脉压,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缺血及缺氧症状,改善微循环[13,16]。因此,生脉注射液在防治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效果较优。此外,此药物应用后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本研究中,观察组中低血压出现3例,发生率为12.0%,与潘珺[17]《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和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中的低血压发生率13.9%相近。说明生脉注射液可以增加心排出量,减少心肌细胞的耗氧量,减轻心肌细胞膜的过氧化程度,改善微循环,增强组织细胞的血氧供应与抗应激能力,通过促进心肌细胞的生成抑制血栓素A 的生成,发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助于稳定血压水平,减少低血压发生率。

综上所述,生脉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效,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低血压注射液发生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