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细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甲硝唑、克林霉素磷酸酯栓联合应用效果

2022-08-17 09:21郑红玲
系统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克林甲硝唑细菌性

郑红玲

东营市广饶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东营 257300

细菌性阴道炎为妇科常见疾病,是由厌氧菌与阴道加特纳菌感染所致疾病,可破坏阴道酸性环境,增大杂菌入侵概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病情进展,若治疗不及时,还易诱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疾病发生,影响患者生育能力。临床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常应用甲硝唑,可有效拮抗厌氧菌,减轻对患者阴道平衡环境的破坏,杀菌、抑菌作用显著[2]。此外,克林霉素磷酸酯栓临床治疗应用广泛,该药物为克林霉素半合成衍生物,能直接作用于细菌蛋白质,阻止细菌蛋白合成,发挥加速细胞凋亡及抗菌作用。鉴于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东营市广饶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9 年7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02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硝唑、克林霉素磷酸酯栓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2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1 例。对照组年龄24~63 岁,平均(43.51±3.22)岁;病程2 个月~1 年,平均(7.32±1.02)个月。观察组年龄23~62 岁,平均(43.50±3.21)岁;病程3 个月~1 年,平均(7.89±0.1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细菌阴道炎,诊断依据符合《妇产科学》相关标准[3];②均伴有不同程度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症状;③临床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宫颈癌变者;③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选取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32020052;规格:0.2 g/片)口服,0.4 g/次,3次/d,持续治疗1周。

观察组采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磷酸酯栓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栓(国药准字H20070140;规格:100 mg×7 粒)治疗,每晚用前洗净双手,采取侧卧位,选择1 粒置入患者阴道深处,静卧30 min,1次/d,1粒/次,持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临床疗效。参照《妇产科学》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判定[3]。显效: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临床症状消失,阴道清洁度正常,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有效:症状改善,阴道清洁度降低Ⅰ度以上,病原检查结果为阴性。无效:病情未改善,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阳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黏膜充血、外阴灼痛、病原学检查转阴时间等。其中病原学检查项目包括线索细胞、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测: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制成涂片,HE染色,在显微镜30 倍视野下观察线索细胞,由黄色变为红色判断阳性。胺试验:在采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加氢氧化钾(10%),有鱼腥臭味为阳性。

③对比阴道微环境改善情况。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烘干、染色后,于超高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放大30 倍视野下,观察视野内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数量,评估患者阴道洁净度。Ⅰ度:可见大量阴道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数量<5 个。Ⅱ度:可见阴道杆菌与上皮细胞,白细胞数量为5~15 个。Ⅲ度:视野内看到较少阴道杆菌与上皮细胞,白细胞数量>15 个。Ⅳ度:未见阴道杆菌与上皮细胞,可见大量杂菌,白细胞数量>30 个。pH 值检测时,采取pH 试纸(德国MERCK 公司)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环境,观察pH≤4.5、>4.5人数。

④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黏膜充血、外阴灼痛、病原学检查转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组别观察组(n=61)对照组(n=61)t值P值白带异常4.35±1.02 6.15±1.15 9.146<0.001外阴瘙痒4.01±0.64 6.86±1.05 18.102<0.001黏膜充血7.05±0.64 11.15±0.13 49.033<0.001外阴灼痛3.01±0.08 6.72±1.05 27.516<0.001病原学检查转阴3.05±0.11 4.59±0.38 30.404<0.001

2.3 两组患者阴道微环境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Ⅰ~Ⅱ度阴道洁净度及pH≤4.5 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阴道微环境改善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6%、4.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细菌性阴道炎为女性发病率较高疾病,好发于育龄女性,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4]。该病发生与阴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严重时可导致不孕情况出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6]。由此可知,针对该类患者治疗,应以抑制致病菌,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平衡为主。

目前,临床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常应用甲硝唑,该研究中,对该院对照组亦应用该药物治疗,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7-8]。甲硝唑为硝基唑类衍生物,对阿米巴原虫、滴虫抗菌作用显著,可促使原虫氮链断裂,干扰细菌合成脱氧核糖核酸作用,阻断螺旋结构转录与复制,加速细菌死亡,对厌氧菌杀菌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9-10]。但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发现,单独使用甲硝唑治疗时,虽见效迅速,但停药后疾病易复发,远期疗效不佳。且该药主要是抑制厌氧菌增殖生长,对阴道酸性环境改善效果不佳,不利于阴道酸性环境修复,致使阴道环境仍处于厌氧菌所需生存最适环境[11-12]。所以,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时,不宜采取甲硝唑单纯用药治疗,还需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联合用药方案在疾病治疗中优势突显,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亦应用到联合治疗方案,即在甲硝唑基础上联合另一常用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栓,该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观察组(93.44%)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33%)(P<0.05),在郝威[13]研究中,单独使用甲硝唑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00%)显著低于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的观察组(86.67%),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证实联合用药方案可行,能发挥协同作用,显著增强疗效。克林霉素磷酸酯栓为临床新型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等优势,对多数G+、厌氧菌可发挥强大抗菌活性。将其应用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能直接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 亚基,终止肽链合成,阻碍敏感菌株蛋白质合成,最终达到杀菌目的,将其与甲硝唑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强抗菌作用,快速减轻患者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14-1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黏膜充血、外阴灼痛、病原学检查转阴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联合用药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可快速发挥杀菌作用,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减轻患者不适。从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因克林霉素磷酸酯栓杀菌时,对乳酸杆菌等正常菌群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利于阴道菌群平衡恢复,利于阴道酸性环境恢复,利于pH快速恢复4.5以下,对提升阴道洁净度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有效弥补甲硝唑对阴道环境改善效果不佳的不足之处[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Ⅰ~Ⅱ度阴道洁净度及pH≤4.5 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证实联合用药可改善患者阴道菌群失衡状态,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

从给药方式分析,克林霉素磷酸酯栓阴道局部给药后,能被局部迅速吸收,水解成克林霉素,渗透性、脂溶性显著增强,能快速释放、分散药物,发挥抗菌药效,与甲硝唑口服联合治疗,显著提升药物穿透阴道黏膜速率,延长药物在阴道内停留时间,利于药效持久发挥,维持阴道正常状态,有效弥补甲硝唑见效快但停药后疾病易复发缺点,显著降低细菌性阴道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64%)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5%)(P<0.05),证实联合用药远期疗效较好,能降低疾病复发率,预后效果较好。从安全性角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莫生琼[18]研究中,采取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的观察组与单独甲硝唑治疗的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表明联合治疗增强疗效的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甲硝唑、克林霉素磷酸酯栓联合治疗,可增强疗效,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阴道洁净度,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克林甲硝唑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烫不死的细菌
老鼠克林求学记
新年快乐
不倒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