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08-20 03:35李鹰崔小冰李水冰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玻璃体白蛋白病原菌

李鹰 崔小冰 李水冰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白内障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眼病,是由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浑浊所致,其发生与外伤、年龄、辐射、营养不良、中毒、眼部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1-2]。白内障可导致视物模糊、进行性视力减退、眩光感、单眼复视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 for cataract,PHACO)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术式,疗效肯定,但患者术后机体防御反射减弱,免疫功能降低,易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简称“眼内炎”)[3]。眼内炎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在短时间内严重损害患者视力,甚至有摘除眼球风险,危害性极大。本研究分析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预防PHACO术后眼内炎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本院行PHACO术治疗的114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眼部影像学、眼底检查和血常规等检查确诊为白内障;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术前感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合并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患,难以顺利完成调查;存在眼外伤;合并青光眼、代谢性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号:K2019011)。根据样本粗略估计方法,变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样本量可取变量的5~10倍,本研究以变量的9倍确定样本量,研究变量共11个,估计样本量为:11×9=99例,考虑可能有应答不良所致10%~20%无效样本,故样本量定为114例。

1.2方法 经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整理入组资料,包括年龄、病程、性别、体质指数、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手术切口位置、并发眼内炎等。参考《我国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4]判断患者是否并发眼内炎。分析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相关影响因素。

2 结果

2.1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单因素分析 114例白内障患者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16例(14.04%)。将114例患者按照是否并眼内炎分为并发眼内炎组(16例)和未并发眼内炎组(9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与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性别、体质指数、合并高血压、住院时间、手术切口位置与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单因素分析[n=114,例(百分率,%)]

2.2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血清白蛋白<35 g/L是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2和表3。

表2 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表3 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风险较高 PHACO能够利用超声波将患者的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利用负压吸引一同吸出粉碎的晶核,再将人工晶体植入,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治疗,备受患者青睐[5-6]。本研究中114例白内障患者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16例(14.04%),提示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风险较高。眼内炎进展迅速,会影响眼部各结构,导致视力急剧降低、眼部剧烈疼痛等不良情况,甚至可诱发全眼球炎,迫使患者摘除眼球,进而导致视力完全丧失[7-8]。掌握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相关危险因素,对于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3.2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血清白蛋白<35 g/L是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在于(1)年龄≥70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机体各项脏器功能处于逐渐衰退状态,机体自身免疫力明显降低,抵抗病原菌能力减弱,易被多种病原菌侵袭,增加眼内炎发生概率。另外,高龄患者认知功能相对较差,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和理解较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也会增加眼内炎发生风险。(2)合并糖尿病:高血糖会导致机体器官代谢紊乱,诱发多种并发症,使机体防御外界病原菌能力降低,易受到病原菌侵袭,同时会引起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功能障碍,削弱白细胞杀灭病原菌能力,增加感染风险[9-10]。高血糖还会增加血浆渗透压,影响器官血供,削弱器官抗感染能力,为病原菌滋生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增加眼内炎发生概率[11-12]。(3)术中玻璃体溢出:术中玻璃体溢出会增加玻璃体表面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与病原菌接触风险;同时处理溢出的玻璃体时,可能会将病原菌带入眼内,易诱发眼内炎[13]。(4)手术时间≥10 min:手术时间越长则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越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水平升高,降低机体抵抗病原菌侵袭能力,并会延长切口暴露时间,增加致病菌在切口降落数量,增加眼内炎发生概率[14-15]。(5)血清白蛋白<35 g/L: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低可准确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其水平降低提示机体营养状态降低,会削弱其抵抗病原菌能力,引起正常菌群失调,降低免疫功能,易诱发眼内炎。

3.3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护理措施 由于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血清白蛋白<35 g/L是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高危因素,临床可进行针对性防治:(1)术前可利用发放手册、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宣教,尤其是针对高龄患者可适量增加沟通次数,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手术中的配合程度。(2)术前手术室护士需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与手术流程,与手术医生紧密配合,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3)定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在稳定、合理范围内后再实施手术。(4)加强饮食营养护理,增强机体抵抗力。(5)护理人员需加强自身操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坚持无菌操作技术原则,且叮嘱患者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确保眼部清洁。

猜你喜欢
玻璃体白蛋白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