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把道理讲透的创新路径

2022-08-24 09:09于红丽
奋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讲道理思政理论

于红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深是讲透的基础,讲透是讲深的升华;讲深是讲活的前提,讲活是讲深、讲透的路径。要将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深刻、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必然。思政课能否讲深刻,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成效。把思政课讲透契合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也可以推动思政课教学守正和创新的双向互动。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政课改革的焦点必须关注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建构。把握思政课改革的正确方向,找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从聚焦学生的“表现力”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力”,实现“表现与思维有机结合,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因此,高校思政课应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把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作为关键。以民主的方式,建构平等交流的课堂平台,以创新型载体摒弃说教模式,避免出现学生“被灌输”“被教育”“被参与”的被动学习局面,营造学生愿意参加、平等交流的主动学习局面。例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个人和集体、民族和世界等方面存在困惑。高校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线上、线下研讨会,在前期阅读红色经典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聘请专家,建立对话课堂,帮助学生建构理论思维,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在激发课堂生命力的同时实现了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结果。平等对话课堂的建立,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避免非互动现象的出现。通过研讨会建立高层次的共享、碰撞、共建型的对话,创新讲道理的方式,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搭建起互动平台,将有效提升课堂品质。

思政课把道理讲“透”,必然要求理论彻底、以理服人,只有解决了学生思维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让马克思主义道理、真理、情理深入人心。翻转课堂强调以成果创造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教师通过讲清道理,让学生既能深刻理解道理,又能体会道理之中的“真理”“情理”以及学会道理背后所透射的方法论。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提前向学生推送课程相关文献、学习资料并设置优质问题;在课堂教学之后,针对课程内容布置必读书目,让学生结合所学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翻转式课堂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式教学中帮助学生顺其自然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培养其高阶思维和逻辑思维,锻造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通过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整理分类得到问题链,教师从学生的一个问题切入,将观点讲透,以点带面辐射其他问题,通过层层剖析、丝丝入扣的讲解,让学生懂道理、明学理、通事理。答疑解惑式讲道理的方式聚焦从“知识输入”到“思维产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并将其呈现出来。教师“照着讲”,确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学生“接着讲”,则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新的问题,输出自己的认识、思考、观点和思维。从“照着讲”到“接着讲”是教学改革理念的创新,由传统的重点关注教师如何讲,到当下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输出,翻转式课堂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受、内化现成的定论性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复演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与预见预判的能力。此外,翻转式课堂衍生的翻转式评价可以引领学习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提供了思政课讲道理的新方式,它主张将嵌入评价与学习同时发生的评价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让评价不再成为学习的终点,而是通过嵌入式评价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学习方式,让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成为历史。此外,通过专家点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学生评价,也实现了评价主体与形式的多样化和过程化,达到了嵌入式评价与学习相伴而生的良好效果。

信息社会、网络时代、数字经济、虚拟技术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同时也为思政课堂带来了新的数字资源。当今世界各种价值体系激烈较量,错误思潮暗流涌动,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塑造期、逻辑思维的培养期,因此数字课堂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避免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切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数字课堂必然要激浊扬清,明晰“国之大者”,透视“世之大势”,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抵御错误思潮,争做时代新人。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作为“互联网+思政”的“最大变量”,必将成为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最大增量”。“互联网+”可以大大弥合地区差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实现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思政课堂建立的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相协同的新平台,既兼顾了互联网技术特点,又叠加了网络属性和教育属性,这种协同联动的数字课堂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优势,体现了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交互共享等思政课教育新特点,创新了思政课讲道理的方式,大大提高思政课讲道理的效果。例如,学生社团充分利用开展“大学生讲中国精神”活动的机会,通过投票等环节,扩大政治影响的辐射面,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参与度”“活跃度”和“满意度”。建立起来的立体数字资源库进一步丰富思政课讲道理的数字资源。录制“大国工匠”“中国精神”等系列微课视频,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库。数字协同课堂的建立,有利于构建思政磁场,释放思政魅力,建立思政辐射影响力,全面创新思政课讲道理的方式。

讲道理首先要营造讲道理氛围,这种氛围的建立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通过夯实理论基础,开拓理论视野,建构起用理论、学理论氛围,积极唤起学生学理论的热情。学生则通过接力朗读红色经典理论、研讨红色理论等形式融入学理论、用理论的氛围中。用创新的理论联系最新的实际讲好思政课,才能充分体现理论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强大阐释力和引领力,让学生真懂、真信。依托各种主题实践基地建立起来的情境课堂,通过真实情景再现向学生讲理论,用事实说话,讲出理论的精、气、神。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融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深、讲透、讲活。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通过讲述红色事迹,培育红色理论氛围,让学生体悟红色印记,厚植爱国情怀。同时,以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馆为媒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重回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等,用鲜活的素材讲道理。可以利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生动的历史素材讲道理。要注重课堂延展的宽度和深度,从多样化素材中拓宽讲道理的视野,从多元文化中建构起讲道理的大格局,以鲜活理论氛围和鲜活素材,创新大思政的育人途径,提升思政课课堂质量。

纵向课堂以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衔接为引领,建立思政共同体理念,遵循育人规律,层层递进讲道理;横向课堂聚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问题,通过建立学情动态研判机制,准确把握学情总体特点及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学生特点,实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探究学生困惑的难点和焦点。根据学情数据,教师深度研磨教材,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强化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等教育,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建构横向立体的思政课堂。立体课堂的建立有利于思政课讲活道理,厘清理论脉络,更好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讲道理思政理论
只会讲道理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讲理的八大戒律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